探秘台湾传统肉粽:新北深坑老街丽芬肉粽的百年传承与南北风味差异
端午节将至,记者走进新北市深坑老街,看到古色古香的街道两旁,刚蒸好的肉粽香气四溢。买粽子的长队蜿蜒而去。王玉龄的“丽粉肉粽”始于1911年,店门口醒目地挂着“清宣统三年创制”的牌子。传承了一百多年的传统口味,现在已经是第四代了。
宝岛吃粽子,有咸、甜之分,也有南北之争。忙着包粽子的王玉玲介绍,北台湾粽子的做法是像“油饭”一样炒米,先腌制肉,用粽叶包起来再蒸;台湾南部的粽子是用生米和生肉制成的。包装后煮熟。 “其实台湾粽子的味道和闽南的差不多,毕竟文化来自中国大陆。”
店外,专程从台北来的孙先生买了南北肉粽各5个。他说:“端午节,全家必须一起吃粽子,味道是次要的,关键是祖辈留下的习俗不能丢。”
在台湾,说到粽子,就不得不提台北南门市场的老字号店。 “南苑”、“上海合兴饼店”、“礼嘉湖州粽子”,每家店门口都排满了人;湖州粽子、客家汽水粽子、广式包子蒸粽子……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粽子,是美食家解馋的必吃之物,让人一看就垂涎欲滴。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坚持传承正宗的江浙风味,家乡的味道从未改变。” “南苑”食品店店员钟小姐告诉记者,湖州粽子起源于浙江,形状较长。还有被誉为“湖州鲜肉粽子”、“湖州豆沙粽子”等老字号粽子口味的粽子,是目前店里最畅销的。
年近七十的台北市民张先生是这家店的常客。 “小时候,端午节吃粽子都是家里长辈包的。现在年纪大了,越来越怀念这种传统的味道。 “这不仅仅是粽子的味道,更是家乡的味道。”张先生说。
距离端午节还有一个月,走在台北街头就已经能闻到端午的味道了。当你走进各大超市或者街头小吃店,你会发现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粽子。
细心留意,你会发现不同风格的新款粽子各具特色:鲍鱼、蚝干等高端食材的“佛跳墙粽子”,榴莲、巧克力的“Q弹冰粽”,咖啡冰淇淋为馅料,绿豆、大麦、紫米代替糯米制成的“健康粽子”。
如果你厌倦了“老式”的粽子,总有适合岛上人民的新式粽子。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的粽子,为传统节日增添了几分新意,更能俘获年轻人的味蕾。
台北故宫博物院日前借势推出新展“馆内清代文物——端阳时节”。陈列精选故宫博物院的端午相关文物,包括《夏日传说》、《崇武故事》、《端午珍藏》、《天中》等。 “欢乐欢乐”、“坤道端午”五大主题揭示了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的传说,带领大众探索传统年节节日的丰富文化内涵。
清朝时期台湾人如何庆祝端午节?台湾知府于文仪,主修乾隆年间,《台湾府志》篇中记载:5月5日,人们凌晨烧一堆稻秆,在门楣间插艾叶、菖蒲。 ,还有“西瓜互奉,肉粽互喂”。
(新华社台北6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