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哈尔滨食品厂逆势增长秘诀:老字号烘焙产品如何成为网红爆款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经常听到“消费降级”的说法。但对于专门生产烘焙产品、糕点、茶叶的哈尔滨食品厂来说,为何能够逆势增长呢?老字号的商业秘密也许对其他企业有启发。
素材真实,网络点赞频繁
“哈氏”杏排、蝴蝶饼、斑马、杏仁饼、杏饼、登山饼……这些上海哈尔滨食品厂的明星产品,如今也是社交平台上的“网红”产品,时不时就能看到人们纷纷发表评测报告,称赞老字号的产品正宗。
与那些昙花一现的“网红”品牌不同,老字号品牌不仅是“网红”,也是“长盛不衰的网红”,他们不会在社交平台上投放广告,也不索要评论。老字号之所以在社交平台上赢得“自来水”,是因为它们以货真价实、价格合理的方式打动消费者,尤其是越来越有知识、讲求品质的消费者。
上海哈尔滨食品厂总经理陈一峰表示,在烘焙产品中,“哈氏”的定价并不低;不过,“哈氏”产品的用料始终坚持高品质,而且相对于售价来说,还是体现出了非常高的性价比,因此一直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例如,黄油是牛排糕点、蝴蝶糕点等产品的主要原料。 “哈氏”很早就开始使用新西兰进口黄油,因此产品香气浓郁,质量可靠。去年以来,进口黄油批发价大幅上涨,从原来的4.5万元/吨上涨到7万元/吨。此外,巧克力也是很多糕点的原料,但今年进口巧克力的批发价已经是去年的1.5倍。面对这种上涨,一些品牌选择改变原材料,比如用植物黄油代替动物黄油、用可可脂替代巧克力代替纯可可脂巧克力等。不过,“哈氏”坚持不改变原材料,但通过降低分销成本、减少销售利润等方式,尽可能消化上涨的成本。因此,最终只是部分产品的零售价格略有调整,但与原材料涨价相比,还是很合理的。
随着消费观念升级、消费心态成熟,“读标签”、“成分党”成为市场新趋势。凭借“好原料、好价格”的经营理念,“哈氏”产品不仅在老顾客中口碑传播,还被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发现,成为社交平台上的“宝藏单品”。
同时,“常新”也是“哈氏”经久不衰的秘诀。在“哈氏”,每年都会举办技能大赛,所有一线员工都参加,结合对市场趋势的把握和对生产流程的了解,进行技术和产品的创新。经过试制开发出的最终产品还要接受行业内外人士的评价和打分。评分高且被认为具有市场推广潜力的产品将正式进入生产流程并推向市场。
可见,技能大赛不仅是创新技术的练兵场,更是创新产品的“孵化场”,保证了每年“哈氏”柜台上都有新产品。
今年新推出的芝士咸蝴蝶蛋糕是根据消费者需求调查的结果推出的——很多消费者希望吃到低糖甚至咸味的烘焙产品。芝士咸味蝴蝶酥继承了黑斯廷斯蝴蝶酥一贯的酥脆口感,但加入了马苏里拉芝士,拥有咸甜奶香的美妙口感,令人回味无穷。
咖啡杏仁饼和抹茶杏仁饼也是今年很受消费者欢迎的新品。他们的基础是“Ha's”的另一种经典杏仁蛋糕。在烤箱高温的洗礼下,咖啡的香气与杏仁的甜味完美融合,从而诞生了咖啡杏仁蛋糕。咬一口,就会发现浓郁的咖啡香气和杏仁香味,口感柔和细腻。抹茶杏仁蛋糕结合了优质杏仁和绿色抹茶粉,带来了杏仁的甜味和抹茶的新鲜。一口下去,让你仿佛置身于春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与此同时,“哈氏”产品的合作方式也越来越丰富。 “甜品+茶”是经典组合,“哈氏”与其姐妹品牌“旭友”结成黄金搭档,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选择。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哈氏点心+须友茶”很受欢迎。比如“旭友”的“粉彩铁观音礼盒”,以粉色包装为主色调,代表了东方女性的柔美。内部含有代表男性力量的福建铁观音。刚柔相济; “天地皆披毛峰”。 “礼盒”采用中国红作为主色调。中式腰封搭配中国历史名优绿茶黄山毛峰。入口醇厚甘甜,汤汁清澈明亮; “大福中国红礼盒”由福建肉桂、武夷山大红袍、武夷山正山小种三种不同的福建名茶组成。无论“哈氏”还是“须友”,在营销中经常一起出现,传达“中国好零食+中国好茶”的品牌形象。
在销售方面,上海哈尔滨食品厂也多管齐下,线上线下协同发力。例如,在微信视频号平台开设官方视频号“哈氏旗舰店”,并进行直播带货。在扩大品牌影响力的同时,成功激发了市场活力。自今年5月进入微信视频号平台以来,“哈氏旗舰店”的产品销量一直保持着环比100%的增长趋势。
线下,新增不少合作伙伴,扩大老字号在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半径。以畅销产品杏仁可可脆片为例。开发商为“哈氏”,制造商为另一老字号“三阳”旗下的“三阳手工”。两大老字号强强联手,将“哈氏”非遗技艺与“三阳”现代化生产管理相融合,提高生产效率。同样的理念还体现在“哈氏”销售渠道的建立上。合作伙伴形式多样,销售渠道不仅遍布上海,还辐射到上海以外的地区,让更多人品尝到“哈氏”独特的上海味道。 “未来,我们的合作方式还会不断拓展,欢迎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同把老字号的口碑做大做优。”陈一峰说。
延续传统,两块金字招牌闪闪发光
今年对于上海哈尔滨食品厂来说无异于“双喜临门”——一举夺得“中华老字号”和“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金字招牌。有了这两个“金字招牌”在身边,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不少消费者就是冲着“金字招牌”而来的。
更重要的是,“金字招牌”也是对“哈市”的鼓励和肯定。能够重新赢回这两个“金字招牌”,离不开几代“哈氏人”的辛勤耕耘,也离不开当下“哈氏人”延续传统、不断创新的良心。
以“中华老字号”为例。此次评审由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本着“优中选优”的工作原则开展,需要经过企业申报、地方推荐、评选等多项考验。和最终选择。上海哈尔滨食品厂凭借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和深厚的品牌文化,荣获“中华老字号”光荣称号。
上海哈尔滨食品厂自1936年建厂以来,一直致力于中西糕点的生产和研发,力求在营养健康食品生产领域打造出自己的特色。虽然已经过了“轰轰烈烈”的岁月,但老品牌并不惧怕“年龄红线”,不“躺下”、“啃老”。反而抓住一切市场机会,处处展现出“不服老”的强劲势头。
在产品方面,面对食材“瘦身”、蛋糕“轻量化”的趋势,哈氏团队对很多老品种的配方进行了改进,让“轻量化”蛋糕融入更多人的健康生活。目前流行的品类不再局限于“情怀品”,而是出现了很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海盐生椰子黄油吐司、黄油曲奇棒蛋糕等产品成为“网红”并轮番亮相。俘获了众多“吃货”的味蕾。
与此同时,上海哈尔滨食品厂坚持创新经营模式,拓展营销推广渠道,展现新活力,取得新成绩。近年来,老品牌不断走出“舒适区”,拓展“朋友圈”。他们与姐妹品牌“续友”以及来自武夷山茶叶核心产区的商家合作,推出“零食+饮品”的新组合,着力打造多品牌消费热点。
营销时,上海哈尔滨食品厂积极打破以“老”为核心的刻板印象,以“N+”“出圈”姿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利用抖音、番茄商城、中华老字号在线博览会等平台与粉丝互动,创造新的消费场景。
更重要的是,在研发、生产、营销的整个过程中,上海哈尔滨食品厂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不仅让老字号后继有人,也为老字号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为老字号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增加活力。
之所以能够获得“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招牌,与上海哈尔滨食品厂的人才队伍建设密不可分。被评为第七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哈氏海派糕点制作技艺”起源于哈尔滨等地的东北地区。历史悠久,已历经七代传承人。
为加强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上海哈尔滨食品厂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组。团队成员包括领导班子、各部门(店)负责人和骨干、区级传承人、糕点技师等,与公司“工匠创新工作室”共同组成,资源重叠、优势互补、经验互学,协同管理,不懈致力于“哈氏上海糕点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同时,以工匠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坚持创新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工匠潜能,释放植绒效应,持续潜心钻研。非遗保护工作组还带领生产部员工向市场学习,与同行互相“把脉”,互相切磋技艺,共同进步。
通过传承人的“传授”、工匠创新工作室的“传授”、年度技能大赛、外包糕点技师培训等,共同努力,让更多员工想当糕点技师、能当糕点技师。 。糕点师和优秀的糕点技师将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使“哈氏上海糕点制作技艺”历久弥新,出类拔萃。
每一件都凝聚着品牌的力量,每一斤、每一两都展现着非遗情怀。一块招牌就是一个传奇。在上海哈尔滨食品厂员工看来,“老”既不是“固步自封”的基础,也不是焦虑的根源,而是成长的动力。对于老品牌来说,应该保持原创性,“成为老品牌”,但“不能成为老企业”。紧跟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关注和投入,稳中求变,都是老字号复兴的机会。
强化社会责任,“海派味道”永垂不朽
不久前,上海哈尔滨食品厂哈尔滨淮海旗舰店收到一封手写的感谢信,赞扬店员金宝祥认真细致的服务,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字号的感谢:“我买了一份那天品种很多,金师傅乐此不疲,我指什么,他就拿什么,而且动作干脆利落,对此我很满意……”读之间。行,写信人是一位老人。他喜欢老字号的味道,也心存感激。老字号的贴心服务。他不知道的是,服务当天恰好是金宝祥大师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金厨师并没有因为即将退休而懈怠工作。相反,在顾客购买的过程中,他就像几十年工作的每一天一样,耐心地讲解各种糕点的特点,并根据顾客的要求精心、周到地准备。包装袋工作。最后,他热情地告诉对方在炎热的夏天如何更好地保存未吃的糕点。
老字号的温暖不仅在于品味,更在于服务和社会责任。在上海哈尔滨食品厂,无论是生产车间的师傅还是店员,都恪尽职守,用自己的力量和光芒传播“上海风味”,体现老字号的责任。
以收到感谢信的哈氏淮海旗舰店为例,13名店员中,有9名是女性。今年妇女节,她们用自己的努力捧回了“2023年上海妇女文明岗”牌匾。很多人认为,如果不只是卖蛋糕,那有什么奇怪的呢?众所周知,三尺柜台是非常有讲究的。
哈氏淮海旗舰店的13名店员每天365天工作,“两班倒”,创造了年均销售额2000万。年度销售业绩的完成有赖于全体店员的热情、周到和努力,更离不开店长顾英华、柜组组长孔亚琼、王艳、早上7点开门,晚上9点收货,全年365天。数小时内,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响应各种消费者需求。有的消费者对产品不熟悉,耐心讲解;一些消费者“想每一件都尝试一下”,不厌其烦地对每件产品进行剥皮、称重,并仔细包装;一些消费者想把它送给亲朋好友或作为礼物。在购买上海纪念品时,我有很多关于选择哪些产品、如何包装、如何运输等问题,他们也耐心解答...
“三英尺高的柜台必须有三英尺温暖。”这是他们的目标。消费者还通过真正的“买买买”购买来奖励他们。数据显示,2023年,13人的销售团队实现单店年销售额2000万元,最高单日销售额达到20万元。
事实上,上海哈尔滨食品厂旗下的“哈氏”店和“许又茶馆”作为一线窗口服务企业,一直注重社会责任,通过不同的形式传播老字号的风采。例如,上海哈尔滨食品厂旭友茶分公司近日荣获上海市茶学会特别颁发的“企业贡献奖”。
“旭友”自1951年创立以来,始终坚持“以茶交友,以茶传情——让每一位消费者喝上好茶”的经营理念,结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不拘一格、不断创新,四季祝福具有“旭友”品牌特色的茶叶礼盒多次入选“上海首选纪念品”。其畅销产品有须有毛尖、须有时雨、须有叶香茶、须有三杯香等。行业推荐的特色茶在评审中得到了众多专家的肯定。另一方面,“许又”以“许又茶馆”空间为载体,打造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和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优秀基地。作为黄浦区社区学院海派文化的体验点,“许又茶馆”连续多年开展市民茶知识培训、“超级茶博士”等特色活动。已举办各类专题活动200余场,接待中小学生约1200人次。 ,不断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茶文化,不断传播上海味道、中国味道。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公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