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生活方式 菏泽市第三届孝贤之星评选活动启动,百名孝贤之星弘扬孝老爱亲美德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引领文明潮流,有效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现推出第三届孝道明星事迹展示活动,为您讲述真挚感人的人物故事,打造学习榜样并在全社会倡导模范。 ,着力营造典型浓厚的氛围。
下一个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巨野县
孔素珍
菏泽市第三届孝心之星
孔素珍,女,1976年出生,巨野县大邑镇小鸡子村村民。她是村里有名的好儿媳妇。她常年照顾卧床不起的婆婆、体弱多病的公公和五保户的叔叔。婆婆去世前,一直瘫痪在床,起不来。从刷牙、洗脸、洗身、擦背,到吃饭、理发、剪指甲、吃饭、喝水、大小便,一切都得靠别人照顾。由于她长年卧床不起,无法动弹,她每天都会定期给婆婆按摩一个多小时。我的岳父徐文发一直体弱多病。孔素珍对岳父十分照顾。他带着岳父到处求医、求药。一日三餐,他都会到岳父床前问岳父想吃什么。在饮食方面他尽力满足岳父的要求。除了公婆之外,孔素珍还一如既往地照顾五保户的叔叔徐文宇,无论春夏秋冬。孔素珍热心肠,乐于助人。她在照顾家人的同时,还积极参加村里的志愿服务活动。当邻居需要帮助时,总会看到她在人群中忙碌。她从不脸红,与邻居相处得很好。关系。
张秋莲
菏泽市第三届孝心之星
张秋莲,女,1968年出生,中共党员,巨野县大斜集镇欧须新村党支部委员、村妇联主席。她以孝道为先,以奉献为荣。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作为一个女人、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她诠释着艰难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家庭故事,感染着身边的人。每个人的。她的丈夫四年前患了脑溢血。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仍然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从此,张秋莲开始了照顾丈夫的“长征”,到处求医。经过积极康复治疗,丈夫现已能拄拐行走,基本能生活自理。她不仅是一个好妻子,也是一个好儿媳。她还很照顾婆婆,帮她洗衣服、梳头发、做饭,还陪她聊天解解闷。婆婆对她赞不绝口,遇到的每个人都说她有个好儿媳妇。比亲生女儿还要亲,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码头
菏泽市第三届孝心之星
马丽娜,女,199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菏泽市牡丹区人。 2011年从警校毕业后,她考入巨野县公安局,将自己的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了巨野公安事业。 2018年10月起就结婚了。后来,玛丽娜正式成为巨野儿媳妇,从此扎根在巨野。玛丽娜结婚后不久,她的婆婆被诊断出患有卵巢癌。她的病情非常严重,一家人顿时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作为大儿媳妇,玛丽娜此时刚刚怀孕。她不顾身体的不适,尽力安抚老人的恐惧,让老人积极接受手术治疗。在为老人治疗期间,她一直嘱咐丈夫多多照顾老人。她身体状况良好。虽然她怀孕了,但她仍然可以照顾自己。幸运的是,婆婆的手术很顺利,但以后还需要每月定期化疗和随访检查。她经常用不同的方式为老人做饭,尽最大努力保证老人的营养。她还加入了卵巢癌患者交流群,积极搜索转发与疾病控制相关的文章鼓励老人,逐渐让老人变得乐观起来。积极的。
房子漏水,整夜都在下雨。 2021年8月,在外打工的岳父在安徽遭遇车祸。他的腿部受伤严重,被送往当地医院救治。玛丽娜提出让丈夫照顾受伤的老人,而她则承担起照顾家里老人和三个孩子的重担。那段日子,她早起干活,熬夜,整整瘦了10斤。对于家庭的不幸,她从未陷入悲伤和无助。相反,她用实际行动鼓励家人。婚后这几年,她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照顾好父母,努力工作,让老人能安享晚年。
王凤玲
菏泽市第三届孝心之星
王凤玲,女,1967年出生,中共党员,巨野县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孝道为先,孝敬老人不能等。王凤玲一直相信这句话。她尊重自己的公公婆婆,就像尊重自己的父母一样。丈夫是独生女,公公婆婆年纪大了,王凤玲就将公公婆婆从农村搬到城里住在一起,照顾老人的衣食住行。起初,她发现婆婆有几颗坏牙,不能咀嚼、不能咬合,很多食物也吃不了。她多次带她去医院拔牙、镶新牙。她可以吃各种食物。她的婆婆非常高兴。见众人都称赞儿媳妇孝顺。后来我婆婆摔断了股骨头。为了让这位80多岁的老人安度晚年,更换了股骨头。出院后,婆婆已经可以拄着拐杖走路了。两年后,婆婆得了脑梗塞,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照顾好老人,又不耽误工作,父亲和继母就搬到这里住在一起,互相照顾。王凤玲在悉心照顾婆婆的同时,也照顾着单亲父亲。她的母亲于1995年8月去世,她去世后,她的父亲产生了再婚的想法。作为儿女,王凤玲理解并支持老人的想法。就这样,我父亲再婚了。王凤玲对继母也非常照顾。她曾经坐火车来回一周,从贵州的一个小山村回家。公公婆婆去世后,父亲和继母一直跟着她生活,和隋相处,一家人生活幸福。
王香梅
菏泽市第三届孝心之星
王香梅,女,1976年出生,巨野县金山中学教师。王香梅是巨野县金山中学的语文老师。她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负责。与同事相处时,她热情、友善、乐于助人。她是一个孝敬家里老人的好女儿。
2014年春天,王香梅的母亲突然晕倒。尽管经过积极治疗,她仍无法行走、精神恍惚、记忆力出现问题。此时,王香梅虽然担任初三班主任和语文教研组组长,工作量大、压力大,但她还是把母亲照顾得很好。工作休息期间不能照顾自己。其中的艰辛你可想而知。王香梅的母亲不仅生活不能自理,还需要像孩子一样被喂养。她不想戴假牙,所以只能吃软的或者炖的食物。每次做好后,我都会喂妈妈一口。她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给妈妈蒸蛋羹,喂妈妈吃饭,然后给全家人做饭菜。老人卧床不起,排便困难。他经常需要用手挤压肛门。就这样,七年来,王香梅从未抱怨过。不管工作多忙,她一日三餐都给老太太喂,一口喂她一口,总是给妈妈做更多好吃的。她总是给老太太的被褥清洗、晾干,让老爷子舒舒服服的。王香梅把尊重老人视为一种责任。同事们提起她,都会竖起大拇指。街坊们的儿媳们在生活中也受到影响,都争先恐后地服务、尊敬老人。
白清梅
菏泽市第三届孝心之星
白清梅,女,1976年出生,中共党员,巨野县柳林镇徐塘村妇联主席。 20年来,她精心照顾生病的公公婆婆,用柔弱的肩膀承担起重任,用实际行动诠释孝爱亲人的人生。孝顺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白清梅的初衷。白清梅的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公公婆婆都患有股骨头坏死和食道癌。她独自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照顾好两位老人,把国内外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白清梅的岳父说:“吃饭从来没有被要求端碗,都是我把饭端到我面前。大家都说我过得好,儿媳妇好!大家都说我过得好,儿媳妇也好!”我们村里都知道她比我女儿亲!”我老了,人也老了。白清梅不仅担任村妇联主席,还兼任村网格员、会计。她身兼数职,时刻为村民着想。她经常组织和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看望村里的老人,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擦洗厨房和卫生间。 、收拾庭院,从小事、不起眼的事情做起,做好村班子工作,发挥带头作用。白清梅的邻居说:“清梅几乎每天都会来看望她,询问是否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如果她需要帮助,她就会帮忙。”白清梅的“孝心”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感染着身边的人。每个人的。
田秀云
菏泽市第三届孝心之星
田秀云,女,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巨野县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认证科副科长。多年来,田秀云始终坚持诚实的家风,继承了“孝为先”的中华民族美德。她能够做到民主平等、和谐宽容、理解信任、家人之间深厚的亲情、夫妻之间的友爱、忠诚和爱情。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信任,分担责任,与子女互相尊重,沟通顺畅,尊老爱幼,与亲戚邻居友善和谐,互相帮助。生活中,田秀云是一个好妻子、好儿媳、好女儿。她不仅要照顾80多岁的公公婆婆,还经常照顾年迈的父母和丈夫的姑姑。当老人生病住院时,她总是亲力亲为穿衣、洗澡、喂食、按摩、烫脚、清洁等日常护理工作,任劳任怨。为了调节老人的胃口,她总是尽量迎合老人的口味,用各种方式给老人做饭,让老人吃得好。她的公婆、亲戚、邻居见到她总是夸奖她,而不是她自己的女儿。
张仁才
菏泽市第三届孝心之星
张仁才,男,1968年出生,中共党员,巨野县水务局水资源管理科科长。工作中,张仁才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在生活中,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孝爱亲人的优良品质。张仁才家有兄弟四人。当时,农村家庭普遍面临经济困难。他深知父母的辛苦,也始终心存感激。他关心父母的衣食住行,尽力履行自己的责任,让父母温饱安享晚年。从2005年开始的七八年里,他的家人遭遇了不幸。先是大哥在盛年时因重病去世。丧偶的嫂子有两个年幼的孩子,经济困难。年迈的父亲患有多种疾病,手术后病情恶化,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年事已高。他年老体弱,身体不好,弟弟家也不富裕。张仁才同志体恤兄弟姐妹的困难。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承担了父亲的全部医疗费用,承担了照顾、照顾父亲的大部分责任。
父亲走后,张同志每年冬天都会带着老母亲回自己家。由于妻子生病,照顾母亲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张仁才同志身上。每天一结束工作,他就匆匆回家。赶路、洗漱、做饭、打扫家务,给老母亲揉背、肩膀,陪老人做日常家务,让老人摆脱孤独和寂寞。张仁才的事迹感动了亲友邻居。他用平凡的故事诠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王海鹏
菏泽市第三届孝心之星
王海鹏,男,1969年出生,中共党员,巨野县卫生局安全生产办公室主任。孝道重于心、恒心;人才重在奉献、牢记使命。王海鹏几十年来一直孝顺父母双方,照顾老人的起居,把家庭关系处理得非常融洽、幸福。他用真挚的爱谱写了一曲孝顺的赞歌。他的父母和王海鹏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他的母亲患有严重的腰部和腿部问题,行走困难。每天早上,夫妻俩早早起床,给老人打扫卫生,准备好美味的早餐,然后赶去上班。晚上下班后,他们给老人做饭。吃饭、按摩,还经常守在床边,直到老人入睡。为了平衡照顾老人和工作,他安排好作息时间,为老人洗衣服、收拾屋子、洗澡、洗脚、剪指甲。他还自学了按摩和理发。一有空闲,他就坐着轮椅带着老人去医院。楼下社区的散步、聊天,给老人带来了健康快乐的生活。多年来,他们默默承担着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在家人的精心照顾下,现在发现双方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依然健康,生活幸福。在尽职尽责、尽孝的同时,他也不忘尊重、关心老人,帮助孤寡老人。他定期到王福祥老人家中慰问,了解家庭困难,帮助办理残疾证和购买残疾用品,处理一些家庭纠纷,过年过节。送去慰问。
彭文
菏泽市第三届孝心之星
彭文,男,1973年出生,中共党员,巨野县张旧镇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协会理事。彭文多年来照顾孤寡老人的故事,已成为当地的一段传奇。他的三爷爷是个孤独的老人,没有人照顾,所以彭文主动照顾他的三爷爷。三爷爷住的房子年久失修。 2017年8月,他用多年来的积蓄,加上危房改造资金,为三爷爷盖了一栋宽敞明亮的瓦房。每到周日和节假日,他都会带着老婆孩子去看望老人,给老人带去生活用品,帮老人打扫卫生,做家务,和老人聊聊生活起居。 2019年9月,三爷爷遭遇车祸,初步诊断为脑出血。经过脑部CT扫描,发现脑部大面积出血。彭文花了5万到6万元给老人做了手术。出院后,他找人照顾三爷爷。经过细心照顾,三爷爷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由于脑部手术留下的后遗症,三爷爷经常患有癫痫病,所以他到处求医。后来,实在太忙了,没办法,我就把三爷爷送到了大邑镇的一家敬老院,一有时间就去看望他。 2020年10月,三爷爷的健康状况恶化。他将老人送往医院,并找了专业护士照顾。除了照顾三爷爷,他年幼时就失去了母亲,继母也一直生病。他和两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毫无怨言地肩负起照顾老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