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定终身:父母语言如何影响孩子大脑发育与学习兴趣
最近,孩子们在家上网课。因为我在教育机构工作,所以经常收到家长的疑问:为什么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了?为什么这孩子的阅读能力这么差?孩子为什么不能停止玩游戏?等待提问。
根据家长提出的问题以及对孩子情况的了解,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学习成绩出现问题时,无论是小学、初中甚至是高中,有时都会感到无能为力。孩子之间为什么会有差距?这么大?
我想起以前读过的一本书。这本书被5000本学术书籍重印,引起了美国白宫的关注。是一本家长语言教育启蒙书。这本书的名字是《父母的语言》。
这本书的作者达纳·苏斯金德 (Dana Suskind) 是芝加哥大学的医学教授。她和她的团队发现,父母在孩子三岁之前对他们说的话直接影响他们的大脑发育。所谓的婴儿什么都不懂。他们会说这些只是症状,他们的大脑正在快速发育。
那么,家长如何在与孩子的日常对话中用语言帮助孩子构建强大的学习大脑,让孩子不再“输在起跑线上”呢?本书提供了科学易操作的亲子沟通3T原理方法,优化儿童大脑发育。
1、家长要了解早期语言环境对孩子大脑发育的重要性。
这本书分享了认知社会学家贝蒂·哈特和托德·里斯利进行的一项为期三年的研究的数据:
高SES家庭的孩子在一小时内平均听到2000个单词。贫困家庭的孩子只能听到600个单词。此外,父母对孩子的反应也有很大差异。在高SES家庭中,父母每小时回应孩子250次,但在低SES家庭中,父母每小时回应孩子不到50次。
孩子最初的语言环境决定了孩子的学习轨迹。哈特和里斯利的理论认为,早期的语言环境是学业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但他们仍然需要用准确可靠的数据来支持这一理论。在美国,成绩优异的学生与成绩不佳甚至辍学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巨大。
父母与孩子交流时所使用的词汇和方法,不仅影响孩子未来的数学、空间推理和识字能力,还会影响孩子克制自己行为、应对压力的能力。对孩子的影响超乎想象。
书中提到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教授对44名14个月至30个月的儿童进行了跟踪研究。在一些 90 分钟的家庭谈话中,一些孩子听到了 4 个与数字相关的单词,而另一些孩子则听到了 250 个与数学相关的单词。一周内,有的孩子总共只听到了 8 个数学单词,有的孩子则听到了 1,799 个数学单词。这样来看,一年之内,有的孩子只听到了1500个与数学相关的单词,有的孩子则听到了10万个。研究发现,到了4岁时,这些孩子的数学能力就出现了差异。
早期的语言环境对于孩子的大脑发育极其重要。为了让孩子的大脑得到充分的发育,早期语言环境的重要性也应该被大多数家长所接受。
2、家长首先需要了解婴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
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是什么时候?
语言发展敏感期是指婴幼儿语言学习能力特别强的特定时期。这也是婴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如果父母在这个时期给宝宝提供良好的语言训练和刺激,对学习和语言都有好处。对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抓住孩子语言的敏感期很重要。
宝宝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大致在1岁到3岁之间。这个时期是宝宝语言发展和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期。科学研究证明,婴儿的脑细胞会根据成长环境中看到、听到和获得的各种刺激产生重要的印象。正是因为这些刺激,宝宝的脑细胞才能生长。
3岁之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前语言期(0至1岁),二是语言期(1至3岁)。
1、关于早期语言(0-1岁):孩子正处于感知和理解语言的阶段。这是他们学习语言的准备阶段,也是他们掌握语言的基础阶段。作为父母,在孩子一岁之前,我们会发现孩子在不同阶段对语言的感知是不同的。例如,刚出生的婴儿可以区分外界的不同声音,并且更喜欢母亲的声音。
2-3个月的时候,当宝宝吃饱喝足后,他会发出“哼哼”的满足声。宝宝6个月左右的时候,就会开始发出“啊啊啊”的声音。家长可以和宝宝互动,用重复的词语进行交流,不仅培养了亲子关系,还可以让宝宝发出更多的声音。
当宝宝长到6到12个月时,父母会发现宝宝开始能听懂大人说的一些话,开始模仿大人做的一些手势,比如再见、握手等,也知道“不”是什么意思。还学会了叫“爸爸、妈妈”,不同意就摇头,开始喜欢模仿声音。
2、关于语言期(1至3岁):在语言期,孩子的“主要任务”是练习发音,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当宝宝1-2岁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开始跳词,都是单个词。例如,如果她想吃一个苹果,她会指着苹果说“吃”。这个时候,就意味着孩子开始简单地使用语言了。 。
当然,家长也不能错过孩子学习语言的时期。他们可以指着苹果引导孩子说:“你想吃苹果吗?如果是,告诉妈妈我想吃苹果。”这个过程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一起使用。通过更多的练习和交流,孩子会逐渐学会从跳词到跳词,再一步步过渡到说句子。
我记得我们家宝宝此时对看到的很多东西都非常好奇。我们每天带她出去的时候,当她看到绿叶时,她就会指着她说:“绿叶”,让她用手去摸。她还会问:“这是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认识了许多植物,并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蒙特梭利认为,孩子2岁以后进入“语言爆发期”,他们不仅会自言自语,还会模仿大人的言语。这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读绘本,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入阅读的世界。
作为家长,如果了解孩子的语言敏感期,了解大脑发育的最佳阶段,就需要多与孩子沟通,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氛围。
3、家长在与孩子的日常对话中如何利用语言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的学习大脑?
科学研究表明,人脑的营养来源来自于良好的早期教育语言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孩子的大脑会吸收父母温暖的话语和反应。
因此,父母应该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与孩子沟通,时刻回应孩子,肯定孩子,多表扬孩子。
另外,你所说的内容也很重要。苏斯金德教授在书中建议与婴幼儿交谈时要注意三个原则(3T原则):同理心关注、充分沟通和轮流。
1、同理心和关注:这意味着你和你的孩子应该处于同一情境中,你应该关注他所关注的事情。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明白,换位思考的关键是克服自我中心思维,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孩子进行密切的沟通,帮助他们创造更好的语言环境。
例如,如果父母想给孩子一本图画书,但孩子想玩积木,那么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积木,告诉孩子积木的形状、如何搭积木。放置它们等,等孩子玩够了积木后再问孩子。你想听图画书吗?
当然,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看电视、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他们觉得看动画片也能学到东西。对于这种现象,书中特别提到,数字设备是共情和关心的天敌,让孩子很容易上瘾,很难戒掉,而看电视是一个单一项目的接受过程。这种相互作用的消失将限制大脑学习和存储知识的能力。
2、充分交流:让孩子掌握更多更好的词汇。这种充分的沟通不仅仅是父母随便对孩子说几句话。这种充分交流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掌握各种词汇并学会如何使用它们。
注意,沟通的原则还是应该是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和话题,而不是家长感兴趣的内容和话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良好、有效的沟通。沟通时少用代词。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妈妈做家务的时候,无论是洗衣服、做饭的方法还是打扫卫生,如果孩子很感兴趣,并且在妈妈身边帮忙,那么妈妈就可以一边做家务一边和孩子交流。 。
“现在我们开始洗衣服了,这些是我们刚换的脏衣服,我们要把所有的脏衣服都洗掉。第一步就是把脏衣服弄湿,加肥皂打出泡沫,然后把脏衣服揉搓起来。”衣服上的地方……”妈妈边做动作边说着所有的步骤。
这些家务活对于大人来说似乎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通过父母在过程中的描述,孩子听到了很多单词,他们的大脑也吸收了这些单词,这对孩子来说是有帮助的。大脑发育和亲子关系。
当然,在沟通过程中,家长也可以对孩子所说的话进行拓展和拓展指导,鼓励孩子探索更复杂的沟通方式。
3.轮流说话:轮流参与聊天。这是亲子沟通3T原则中最重要的环节,对孩子大脑的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种轮流对话,说白了就是父母和孩子的聊天。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聊天的形式和内容也会发生变化,需要根据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而定。
这里最有趣的是使用开放式聊天主题。我们家老二现在最喜欢这种聊天方式了。他可以说任何他想说的话,比如: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蓝色气球?如果小兔子想要过河,她该怎么想办法过河呢?下雨了,你却没有带伞。你应该做什么?你在超市和妈妈走散了,你该怎么办?
对于这种问题,解决办法就扔给孩子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小脑袋。有时候,在和孩子聊天的过程中,家长会发现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慢慢地去思考、解决问题。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与孩子交谈的三T原则: 1、换位思考、关注,关注孩子的兴趣; 2.充分沟通,随时随地做事时,可以告诉孩子步骤,让孩子掌握。丰富文字; 3、轮流说话和开放式讨论话题,培养孩子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结论
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父母的语言塑造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每一次互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很多家长需要注意,不要把孩子交给电视或者其他电子设备,让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学习或者消磨时间,通过互动交流来塑造孩子的大脑发育。父母花时间与孩子交谈。虽然花费不多,但却是非常重要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