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工作群职场礼仪:回复‘好’竟成离职导火索,打工人如何避免职场囧事
近日,“因为在群里回复“好”,我辞职了”上了热搜。事情的起因是某网友工作繁忙。当他看到领导发来通知时,立即回复“好的”,结果被领导批评了。 “这种回复很没有情商,一般都是长辈或者领导才会这样回复。”该网友认为这一指控毫无道理,并且加剧了之前的一些矛盾,最终决定辞职。
类似的事情在职场中并不少见。 “顶角”与五名农民工讲述了他们在工作中经历的“尴尬事”。
通过个人经验,他们知道,当下属对领导的通知回复“好”或“好”时,就意味着他们对领导不礼貌、不尊重;下属最好不要用“谢谢”这几个字,而领导者应该用“谢谢”来回应下属。说“哦”和“哈哈”不适合工作组。无脑复制粘贴的回复代表了一种敷衍的工作态度。在工作组里直接质问领导,是职场的大忌。
尽管他们并不完全认同这些“潜规则”,但他们都认为,在工作组中何时回复、如何措辞是一门学问。如果不小心,可能会成为被批评、被排斥甚至被解雇的理由。 。
什么样的回应更符合职场礼仪?工人小结:最基本的就是回复“好的”、“明白”、“收到”。为了避免出错,在回复工作组的消息之前最好先观望一下。最好是表示已收到后再回复。添加执行计划和事情完成的时间点。
不管你喜欢与否,在职场中,职场礼仪都可以算是上班族需要做的一门功课。下面这个故事也许对更多人有参考意义。
我连续三次收到“已收到”的通知。由于“工作态度敷衍”,我没有通过试用期。
郑乐|28岁 互联网行业 北京
在第一份工作中,我因为在工作组中反应不当而没有通过试用期。
我刚刚从学校进入职场,对于工作群里时不时发出的通知,我从心底里感到厌恶。领导没有让大家回复,但总有一个同事带头回复“已收到”,然后跟着一大堆复制粘贴的“已收到”。
最夸张的是,老板总喜欢把自己的工作经历或者周末见客户的照片发到群里,就会有人带头回复“谢谢”,接着就是一连串复制粘贴的“谢谢” ”,这实在是破坏了周末的心情。 。
其实我加入的第一家公司规模并不是很大,所以没想到“跟风回复”的风潮很盛行。我无法独立不回复,所以每次都得跟风。虽然没有直接影响我的工作,但是却让我感觉自己像个提线木偶,心里很不舒服。
我开始安慰自己:“复制粘贴而已,只需要一秒钟。”慢慢地,我不再感到内心消耗,几乎完全适应了这种机械的、无意识的反应。
没想到,bug出现了。
有一次,老板在群里发布了一个客户的新任务,我不得不召开临时会议。午饭时间到了,我正要匆匆出去见客户。我怕自己以后忘记了,所以没有仔细看消息,就条件反射地回复了“已收到”。
当我下楼去网约车时,看到同事在群里回复“已收到”,我就相应回复“已收到”。因为怕晕车,所以回复完后,我就把手机收了起来,闭上了眼睛。
当我到达预约的咖啡店时,客户打电话给我,说我稍后会到达。我拿出电脑去上班,微信就连接到了电脑上。一旦连上网络,微信就会疯狂地弹出消息。看到领导发来消息,同事回复“收到”。 ,我以为我错过了,所以赶紧回复“收到”。
和客户聊完之后,我又看了看手机,同事给我发了一条私信,说有通知。我连答了三遍“收到”。
当时,我正处于试用期,即将成为正式员工,我的顶头上司告诉我,我没办法留下来。我问为什么,她说她认可我的工作能力,但很难改变老板对员工的看法。我们俩都觉得我的“连续三次收货”只是一个“马达哈”的错误,但老板的解释是“工作态度太敷衍了”。
这次职场上的挫折,也让我思考,在职场上,即使是回复群消息,我也要很有精神。
我还是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但是氛围轻松多了。在我的工作组里,我一般有“收到”“好的”“好”三种回复方式,服从程度从低到高。
回复“收到”表示我明白,但不一定会做;回答“好”意味着既然你是上级,我选择服从,事情就会完成,但我不会很主动地推动到什么程度;当我回答“OK”时,就意味着我同意这样做并且将会这样做。
幸运的是,我现在的公司还没有要求我回复“哦”。如果有一天发生这种情况,那就意味着我正在寻找另一份工作。
当然,在职场中,没有一种应对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为每个公司、每个领导都有不同的偏好。我建议,如果你是新来一个公司,尤其是群消息,不要急于回复。你应该先观察、模仿。跟随大团队你不会出错。
如果是和领导私聊,不能只回复“收到”或者“好的”。你一定要抓住这个体现你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态度的环节。如果处理得好,就能让领导觉得你可靠。我的经验是,回复时不仅要表明已收到,还要简明说明执行计划并给出完成时间。如果完成这项工作有困难,此时就应该公开,但也应该表明你对解决问题抱有积极的态度。如果您需要领导协助,这也将为未来的工作铺平道路。
回答“好”被批评无礼,老板让我多注意“职场礼仪”
小宇|广东00后电商产业
当时领导正在交接任务,发来了一个文件夹。我立即回复“好的”,然后她给我发了一条短信,“回复领导的时候不能用OK,一定要回复‘收到’或者‘好的’,这样会更好。”
她还向我解释说,“好”一般意味着知道或认可,这样回复领导是不礼貌的。她提醒我,也许我刚毕业,对这些工作礼仪还不是很清楚,但以后应该注意这些小细节,尤其是那些习惯于“称CEO为文化公司”的人。
刚进入职场以来,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个问题。一开始我很困惑,想知道为什么回答“好”就意味着我没有情商。但我立刻发了两个捂脸表情,回复领导:“好吧好吧。”和领导沟通后,我再也没有用过“好”。
我的老板比较守旧,非常重视这些职场礼仪,而且她的很多做法我都很难理解。
有一次,我下班后就下班了。她告诉我下次下班的时候告诉她。她还问一位老员工,是不是分配给我的工作没完成,不然我怎么这么早就下班了? (没有加班)。当然,她并不是针对我。我有一个同事,每天都准时下班,她问他:“为什么他总是准时下班?”
我们公司规模不小,有200多名员工,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所以同事氛围还是不错的。在工作群体中,领导和下属之间的互动氛围还不错,所以我觉得这方面的职场礼仪更多是由于某个领导自身的习惯而不是整体的公司文化。
后来公司业务调整,我被分配到另一位领导手下工作。新领导并不关心这些职场话语。她不在乎我是否回答“好的”“收到”“1”,但这位领导属于“挑剔型”。
比如,每天他们都说我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但是我的工作获得了奖励,其他领导也让其他同事向我学习,但我就是得不到她的赞美。相反,我被批评为“我还能做好我的工作”。做得更好”。
结果,有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的工作能力很差,心急得失眠。
后来和一些朋友交流后,我才慢慢走出来。我想也许我的性格比较温柔。遇到这种事情,很多同事都会抵制,但我做不到,所以被领导多方面指出。问题。
现在我已经超越了它,找到了一种更适合我的工作方式。比如工作群里的各种消息我想回复就回复,不想回复就忽略,所以工作群里除非必要我就不说话;遇到领导下达的任务,我直接回复;当我接到领导布置的额外任务时,先看看你能不能完成,能完成就接下去。做不到就说做不到,但后一种情况目前并不常见。
我希望工作组是一个高效、自由的空间,员工可以自由地回应他们如何回应。而且,回复“OK、1、已收到、OK”等字样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说明大家都明白任务了。 ,没有必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跟领导说“谢谢你的辛苦”,立马就“教你做好人”
方明 | 28岁 北京营销公司
几年前,我跳槽到了某家公司,一开始对这里的氛围很不适应。
因为我是部门里唯一的新人,而我的领导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对我的要求就会比较高,他会在工作组里反复告诉我如何应对。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说“谢谢先生,”而不是从下到上讲。其实我仔细想了想,也有道理。不过,我之前工作单位的作风很开放,我有一段时间甚至想不到这个水平。
类似于“被教导如何做一个好人”,也是当领导在集体中发言时,我必须保持句型与第一个回复的人保持一致,形成“点赞回复盖大楼” ;当小组里的领导委派任务时,我不能简单地回复“好的”,而必须严格按照“接收+执行内容+交付时间”的格式回复。
还有一次,我和老板约了上午10点开会,我9点56分到了,他却9点50分到了。我一走进去,他立刻批评我,认为我不能比他晚到,让他等我。即使我没有迟到,这也是对他的不尊重。
如果如何回应工作信息、如何对待他人是可以通过实践习得的职场礼仪,那么办公室关系就更难驾驭了。后来我发现,部门里的人大多都有自己的背景,领导之间也存在竞争。我不仅说话要小心,做事也更要小心。这种压抑的气氛弥漫在工作过程的每一分每一秒。 ,我无能为力,所以我选择了离开。
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几个人的小团队,做一些营销和广告工作。以我之前的经验,我不会要求大家都回应提纲。对我来说,工作组只有一个目的——我传达我的要求,对方清楚地接收并完成工作。因为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处于高人一等的位置,也不是任何人的老板。我和大家都是平等的关系,所以我没有这样的期望。
后来我还遇到了一位新实习生,他在群里回复1表示接受。我感觉现在的年轻人对于群聊比较抗拒,也不太在意所谓的“自卑感”。
据我观察,本质上,成长可以掩盖一切问题。当公司业绩好的时候,老板其实不太关心这些事情。但增长放缓或停滞后,问题开始暴露,纪律成为老板发脾气的一个出口。近两年来,我时常听到这样的故事。
为工作群体制定规则,是权力的体现,是儒家文明强调的秩序。对我来说,现在职场上更高效的工作方式就是以结果为导向。我更关心他们交付的成品的质量,或者他们是否真正明白我的意思。我不要求工作组的气氛一定要活跃。只要个人对自己负责,团队就不会太差。
工作组回答“好的”,领导进办公室也没有站起来。我被训斥了。
李青| 33岁,山西金融从业者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没有意识到在工作群里说话需要深思熟虑,对领导有尊重和礼貌,而且回复信息时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有一次我们的上级领导通报了工作组的工作情况,我回答“好的”。我的直属上司看到后,私下来看我。他说:“当你回复‘好’的时候,感觉你就是领导,会让领导不舒服。下次我会收到或理解回复。”
我们领导对职场礼仪的要求从工作组延伸到了办公室。我也被训斥过一次,因为公司在投标,我正在准备投标文件,时间极其紧急。但老板正好来到我们办公室。我在工作站忙着写信息,没有积极回复老板。
过了一会儿,领导骂我,说我不尊重他,因为他进来时我没有站起来,我也没有停下手头的事听他讲话。他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按照电视剧里的方式去做。领导进来时,应起立示意。领导讲话时,不要做其他事情,认真听。
在我看来,我们天天见面,工作又忙,根本没有时间做这些华而不实的事情。我和他吵架了。反正我已经决定不在这家公司工作了。
后来我辞职的时候,尽管我已经提前提交了书面报告,但老板却不给我批准,并说未经批准我不能走。我又跟他吵了一架,直接去找公司领导签字。他气得快要爆炸了。走的那天早上我刚刚办完辞职手续,中午他就把我踢出了公司的工作群。后来同事私下告诉我,这个领导记仇心很强,在我离开公司后骂了我很多次。
如今,我们基本上无法将工作和生活完全分开。我认为理想的情况是,工作群体和生活社交工具应该分开,除非有特殊情况,工作事宜都应该在工作时间进行沟通。说到工作群体中的说话技巧,虽然我不太认同过于官僚化、等级森严的职场礼仪,但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我也学会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例如,你应该时刻关注自己在工作小组中的表现。礼貌和尊重要体现出来,但又不能太谦虚。受到批评后,我尽量不在工作群里第一个回复消息。我一般都是等大家都恢复过来之后,才回复同样的信息。在工作群里回复消息时,常用的词语有“好的”、“已收到”、“了解”、“好的”。
而且,在工作群里,很多事情也不方便太过公开地谈论。我一般都是先简单回复一下,然后私聊或者打电话解释。有问题可以私下交流,不要在群里质疑领导。另外,尽量不要在工作群里逐句发消息。最好在一段话中简洁、完整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不要使用诸如“好吧”、“呵呵”、“哦”、“嗯”之类的词语,这可能会让人感觉有点冷漠或不积极。
在工作组“整顿职场”后,老板不让我转正。
小白| 23岁 江西 互联网行业
两个月前我加入了一家小公司。同事们都还不错,就是两位领导老是惹麻烦。
有一天,人力资源总监突然通知工作组,从第二天开始,所有员工上下班必须爬楼梯。结果发现,乘坐电梯一次需要做50个俯卧撑,两次需要做100个俯卧撑,以此类推。
我们公司在四楼,群里给出的解释是:“聚集能量,激发大家的斗志”。人事部长还提醒大家,不要因为爬楼梯而迟到。没有特殊情况。
当时已经是晚上了,我就在群里吵了起来,因为我怕如果不及时告诉他,明天我真的要爬楼梯上班了。我在群里发了一条180字的长信息批评这个规定。我认为电梯是为了方便而发明的,没有必要进行这种合规性测试。同时,我表示自己会坚持乘坐电梯上下班。
这个规则很奇怪。投诉后我想,最坏的情况就是被解雇,然后我再去找一家更适合我的公司。
我的消息发出去后,过了一会儿,群里就有同事表示支持,大家手动“+1”表示不想爬楼梯。晚上近十点,人事部长艾特表示,为期一个月的登山计划明天将正常进行。
人事总监只执行领导的指示。第二天,我和几个不想爬楼梯的同事去找运营总监表达了我们的态度。双方之间有很多来回,运营总监威胁说如果我们不爬楼梯就让我们转移。我只是说了下一句话:“我不会主动离职,也不会主动调岗”。因为工作调动需要双方同意,所以这是法律要求。
这件事让运营总监记住了我,后来他就成为了公司的总经理,名义上的二把手。他通过自己的关系找了人来代替我,但是那个人的工作能力不达标,所以没能代替我,然后就自己离开了。
我的直接上司对我非常保护。电梯事件时他也在群里表达了反对,但没过两天就辞职了。
我的试用期是两个月,这样就待了一个多月。有一天,公司领导在办公室抽烟,烟味很浓。我工作本来就很忙,那段时间流感也很严重。我心里不舒服,就跑过去关上了大领导办公室的门。
大老板很生气,过来跟我说话,说我不说话就关门是不礼貌的,我先不关门就抽烟是不礼貌的。我能做的就是下次关上门说:“烟味太浓了,我把门关上。”
也许这两位领导从来没有见过我这样的员工,我就是他们的眼中钉。他们坚决不同意我成为全职员工,并想解雇我。最后他们以“我没有达到公司用人要求”为由解雇了我。
公司并没有打算补偿我,我加入公司时也没有签署任何考核文件。在我看来,这是一次非法解雇。现在我正在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我会去仲裁,拿回赔偿金。
我是2000后,这次整顿职场,确实是在推诚实人。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工作确实很难找。如果遇到公司奇怪的规定,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我一样,但我一定会争取的。
*文中标题图及附图均来自Unsplash。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郑乐、小宇、方明、李青、小白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