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见证发展成就梦想,安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完整记录安康市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
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实际上正在谱写一部见证发展、实现梦想的伟大史诗。
回顾30年。我国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雪域高原到南方椰岛,都发生了历史性的波澜壮阔的变化。
30年来,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在共和国关怀下成长起来的安康,无论是从城市到农村,还是从工业到农业,都描绘出了一幅壮丽的尔康画卷。
改革开放30年来,安康市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89.85亿元,比1978年增长8.12倍,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变。
从“摇摇机”、“BB机”到“老大哥”,从泥腿子到自行车、摩托车到私家车,从一寸公路不到到三条公路全面通车……改革开放30年,改革开放以来,安康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胡先生一家的生活变迁可以说是改革开放成就的缩影。改革开放初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虽然勉强能填饱肚子,但胡先生并不愿意死守“一亩三分地”。他收拾好铺盖卷,从家乡三阳镇小富沟村来到安康。艰苦的创业生涯开始了。从建筑工人到托运人,从个体司机到酒类推销员,胡先生在市场经济中成熟起来。 2000年,他投资了一家酒类商店。短短几年,他的房子从小到大,他的车从无到有。谈起生活的巨变,胡先生连续发生了好几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在他的带领下,家乡大批农民“下田”,成为“城市群”。
30年前,当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运动席卷神州大地时,谁也没想到,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思想上的洗礼,还有触手可及的巨大实实在在的利益。
曾经有一段时间,出行和通讯困难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如今,随着西康铁路宁陕段、西汉高速公路的通车,西康、陕川高速公路、施田高速公路、象渝复线的建设,以及机场民用航线的开通,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通车总里程增至6369公里。出租车、私家车从无到有,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互联网、无线寻呼、公共数据传输等通信网络触手可及。
一大批水、电、路、桥、公园等基础设施建成投入运行,城镇整体服务功能增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明显感觉到路更宽了,楼更高了,汽车多了,房子更大了,口袋鼓了,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还可以享受家政服务、社区医疗、体育健身、养老育幼、食品配送、维修服务等社区服务业带来的便利。
统计显示,改革开放初期,全市人均居住面积为5.5平方米,2007年达到26.3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3.8倍。新建廉租住房,解决了住房问题。解决了2600多户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问题。 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51元,比1978年增长46.79倍。城镇职工人均工资收入18266元,比1978年增长35.97倍。
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也在更新。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悄然发生变化:家庭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逐年下降,“恩格尔系数”比1990年下降13.16个百分点,文化、教育、娱乐、旅游、医疗等增长。爱家超市健身器材店刘女士告诉记者,健身器材销量比往年好,投资健康成为市民的“新宠”。
每天早上或晚上出去散步,无论是在安康城市公园、金州广场、滨江大道、还是市委广场。还是石泉北辰森林公园、汉阴龙岗公园、岚皋滨江大道、平里女娲广场、旬阳朱尔康大道、镇坪中心广场,来这里锻炼身体的人越来越多。
30年来,全市体育场馆面积增加17.64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由0.37平方米增加到0.5平方米。中心城建成区面积增加至26.4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达到人均7.9平方米。人均GDP从1978年的195元增加到2007年的7067元,接近1000美元大关。这标志着安康即将从低收入地区迈入中等收入行列。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安康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新阶段。
改革开放30年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市场经济日益繁荣。 2007年,全市固定资产总额达到147.74亿元,是1978年的126.9倍,将成为推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安康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引擎。
2007年7月19日,“十一五”以来安康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石田高速公路安康试验段开工建设。以此为标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纷纷进入高潮。作为改革开放最伟大成就之一,解放思想、创新思想,像“触电”一样触动了安康各级干部的思想和灵魂。比较、赶超、超越的意识明显增强。我们在抓项目上达成了共识,找到了突破发展的好方案。
短短一两年时间,涌现出大地复合肥、瑶白水泥、科达冶炼等一批产值过亿元的企业集群。 30万吨生物柴油、水泥熟料生产线、水电站、污水处理、热电厂、天然气长输管道、西康铁路复制、安康机场改扩建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实施,注入发展动力潜在的。全市固定资产总额达到147.74亿元,是1978年的126.9倍。
在强劲投资拉动下,200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78.03亿元,是1978年的74倍。医药、茶叶、矿产、建材、丝绸等传统产业改变了分散、小、大的局面。虚弱的。截至2007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78亿元,盈亏平衡后利润5.86亿元。从GDP构成看,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低水平向高端的跨越。
安康经济由此迎来“拐点”,逐步摆脱“捉襟见肘”的困境,看到了“输血”到“造血”的希望。全市财政总收入从1978年的320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20.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1978年的37.04倍。其动力源泉就在于不遗余力调整经济发展思路。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招商引资,改革开放后“筑巢引凤”。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总体形势虽好,但仍存在工业项目少、投资额小等缺点,特别是缺乏对总体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大产业、大项目。因此,工业发展潜力严重不足,经济自主增长能力不足。强,经济发展基础尚不坚实,与发展较快的城市相比差距逐渐拉大。
为此,必须改变目前过度依赖省级资本和银行信贷的局面,努力克服国家削减财政赤字、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实施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控制新建项目。 。继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吸引大型骨干企业加盟,发展新能源产业,摆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依靠高能耗、高产值的现状增加产业,着力解决经济总量小、结构单一、企业规模小等问题。
经过30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只有发展工业,安康才有出路。只有推进安康新型工业化进程,安康经济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安康有着惨痛的教训。从“先污染,后治理”到“边治理边污染”,再到“从头治理”,工业经济经历了一波三折——
依法关停两家小水泥企业,对全市所有高耗能企业实行差别电价,20家重点用能企业得到有效监管。支持3条水泥生产线结构升级。与20家大型用能企业签订节能降耗责任书,筛选上报节能项目3个,争取国家节能专项资金2000万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超过4.5%。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丹江口上游水土保持、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鹰湖湿地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地综合治理等工程保护流域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地”的生态安全体系逐步建立。成为安康发展生态循环工业经济的“孵化器”。
改革开放30年来,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农村经济日益活跃,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安康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从1978年的161元增加到2007年的2256元,年均增长9.53%。一个城市引领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时代正在到来。
“税改之前,负担很重,现在农业税取消了,种田有补贴,大家都在抢地,我不能只靠国家,这几年我又重新种田了”种桑树的田,靠养蚕,经营农家乐,公路通到家门口,后来盖了新房,开了食堂,参加了农村组织的免费培训,准备扩大规模。农家的生活越来越好……”说起这些变化,汉滨区鹤乡县关沟村八组村民袁守英难掩内心的喜悦。
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小康。从“皇粮国税”、“三提五统”,到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免征,再到对农民的补贴。从城乡划分,到城乡统筹,再到城乡一体化……
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农业产量稳步增长,农村经济日益活跃,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过去,袁寿英所在县鹤乡主导产业建设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鹤乡县发挥区位优势,抢抓新农村机遇。 “一村一品”的乡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一建设、二清理、三管理、四改造”,基础设施和农家设施日趋完善。接收能力低。如今,全乡已建成大小农家乐60多间。从一片荒地到现在的毛坝农村,从“两免一补”到“四取消”、“四补贴”。仙河农民的生活正在从温饱走向小康。统计数据显示,安康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从1978年的161元增长到2007年的2256元。
县城、河流、乡镇的变化可谓城市乡镇发展的一个缩影。 2004年以来,连续五个中央一号文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国家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实现了从“拿”到“给”的裂变。
“昔日水远千米,如今清泉在家。”手捧洁白的自来水,狮泉池河镇谭家湾村党委书记韩文泉感慨地说:“没想到这辈子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喝上自来水了”!白河县玉门村、汉阴县三通村、岚皋县洪达村,电视、电话、冰箱、洗衣机走进千家万户,通村公路已修到农民家门口,自来水流入厨房、卫生间……走平坦的路,喝自来水,用卫生厕所,住干净的房子,看免费的书籍,报销医药费。惠民政策像涓涓细流一样流向广阔的新农村。一代又一代农民渴望在黄土地上生活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真实的。
改革开放30年最大的经验就是解放了思想、解放了生产力。在城市里,她洗礼了我们的思想。她始终善于站在发展和科学的高度,强调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盲目鲁莽,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引领大局,团结一致。人们的心。 ,努力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沿着既定的目标勇敢前进。
就农村而言,她让我们更加关注亿万农民的创业精神。通过解放生产力,广大农村涌现出了一大批敢于带头、有文化、懂技术、善于管理的新型农民。他们正在激活空前繁荣的农村经济,实现从“农民”向“公民”转变的伟大梦想,为减少农民数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火上浇油。迎来“以城引领农村、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新时代。
30年前,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三十年后,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领导下,安康的改革开放再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们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策的深入落实,只要我们艰苦奋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我们一定会把突破发展的宏伟蓝图变成富民强城的美好图景。现实!
扫描打开手机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