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养生咖啡:老字号品牌转型新尝试,打造健康新零售领域
不过,同仁堂对于芝麻健康也有明确的定位。咖啡并不是同仁堂主营业务生态链中的一个环节。而是以咖啡为桥梁,与年轻人建立联系,培养健康、健康的习惯,为这个百年品牌的扩张做好准备。引领健康新零售领域。
从根本上讲,健康咖啡的推出是老字号在当今激烈竞争中寻求转型发展的新尝试。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可以作为国内老字号转型的前车之鉴。
同仁堂养生咖啡店
01面:中药健康咖啡
北京同仁堂,中国最知名的老字号之一,始创于1669年,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发展历程。多年来,同仁堂专注于传统中医药传承领域,现已发展成为集现代医药产业、零售医药业务、医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健康服务集团。
进军咖啡是同仁堂这两年的尝试。其全新“芝麻健康”品牌早在2019年6月就成立,致力于健康保健国潮新主张。 2021年,其首家门店在同仁堂大本营北京开业,产品为养生草本咖啡。
同仁堂养生草本咖啡和普通咖啡有什么区别?既然出自老字号中药品牌,芝麻咖啡当然含有中药成分。
至于味道,会不会像中药一样苦,这个不用担心。据尝试过的消费者反映,芝麻咖啡的味道还是咖啡的味道,甚至还有多种口味可供选择,比如苦一点的罗汉果美式咖啡和奶味更浓的枸杞拿铁。
作为一款养生咖啡,同仁堂的芝麻咖啡确实还原了咖啡产品的诞生过程,同时也具有养生特性。
同仁堂芝麻健康咖啡
据餐饮连锁咨询研究院介绍,为了打造好咖啡饮品,同仁堂高薪引进星巴克的咖啡研发人才,结合自身医师实力,组建了专业的产品研发团队。
首先将罗汉果、益母草、枸杞等养生中药煮成中药浆;然后,按照专业医生规定的比例将中药浆加入到咖啡中;最后添加其他配料调整口味,你就得到了一杯健康的咖啡。花草咖啡就做好了。
同仁堂对产品的口味和原料非常讲究,坚持使用“养生”成分,同时还加入流行口味元素,定期推出新品,增加对消费者的粘性。
在同仁堂芝麻健康的吧台销售区,除了年轻人喜爱的咖啡外,还有肺茶、黑枸杞柚子等非咖啡健康饮品。
毫无疑问,同仁堂在“养生”方面有着深厚的专业积累。甚至在新饮品的推出上,也充分展现了“中医养生”的健康理念。
例如,芝麻健康就推出了二十四节气节气限定饮品。根据二十四节气,店里还会每半个月推出3-5款新品,让消费者根据季节保持健康。得益于同仁堂对中医养生的深入研究,这或许不是噱头。
02 更深层次:健康与保健解决方案
醉汉的目的不是喝酒。同仁堂推出咖啡饮品时,并没有将咖啡作为自己的主业,也没有期望通过制作咖啡来大幅增加收入,也没有偏离自己的“传统中医”轨道。
从中医角度来看,咖啡本身就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同仁堂向消费者推出“淡养”咖啡产品,帮助消费者从味蕾上理解“象、食、补、药”的中医理念。
芝麻健康零店位于北京南六环思庙路附近,将同仁堂的健康养生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整个店面面积近5700平方米,共三层。这种规模的店已经算是“旗舰店”了。
一进门,“龙”字与脸谱相结合的标志映入眼帘。顶层由17000多根药箱形状的方柱组成,气势磅礴,设计感极强。
一楼是卖保健咖啡和其他饮料的地方。这也是一个综合性的零售体验区。除了饮料之外,还有占据整面墙的展示柜,展示着同仁堂的产品,包括西洋参、燕窝、蜂蜜等。 、枸杞等多种养生食材,整个店里交织着中草药和咖啡的味道。
上面二、三层分别是健康治疗区(亚健康管理)和中医馆。除了中医诊所外,甚至还有健身房、卧铺等。
芝麻健康店
据芝麻健康零店工作人员介绍,“店内分为‘饮、食、象、食、美、动、能、药’八个主题单元,具有吃、喝、买、买等功能。和休闲咨询。”消费者在一楼购买饮品后,餐桌指示牌和店内工作人员会提醒消费者前往二楼体验中医中心及亚健康疾病诊疗区提供的服务,如体质检测等、中药调理等。
同仁堂表示,芝麻健康定位为“通过在线下设立超级体验店,为现代年轻人提供亚健康综合解决方案的平台”。可见,同仁堂并不是开咖啡店,而是以咖啡为媒介,向不同年龄段人群推广健康养生理念。零店不仅是一家体验店,更是一个孵化中心。同仁堂芝麻健康团队在这里开发并推出产品和服务,然后结合消费群体的反馈、商圈特色和经验,将场景复制到全国。更多商店。
从大众点评来看,芝麻健康已有门店十余家,同仁堂提供的健康养生解决方案线下体验中心已初具规模。
到2022年,健康养生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而逐渐成为全面共识。 90后也已步入30多岁,到了开始关注养生保健的年龄;与此同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中医药的保健价值仍在释放。同仁堂的“健康咖啡”和健康养生解决方案顺应了新时代消费者对健康养生的新需求,也更适合年轻人的消费特点。
芝麻健康咖啡口号
03 根本:同仁堂的新尝试
餐饮连锁咨询研究院认为,选择进入咖啡赛道的主要原因是咖啡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渗透率增长迅速,且话题性强,可以帮助同仁堂更快获得他们的认可。 ,进而推广其他保健品。
说白了,这是老字号同仁堂品牌升级、布局新零售的一次新尝试。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一家综合性医疗服务集团,同仁堂的营收主要包括医药产业和医药业务。但近年来,同仁堂的日子并不好过。 2021年,同仁堂药业、医药业务营收分别为37.88亿元、33.49亿元,同比下降12.74%、13.10%。
此外,同仁堂的业务增长困难还体现在门店扩张上。截至2021年上半年,同仁堂旗下零售门店数量为855家,半年内仅新增3家门店。在业绩增速放缓、净利润下滑的情况下,同仁堂不可避免地需要寻找新的营收增长点,尝试新的业务领域也是可以理解的。
国潮与新饮品的结合确实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式。中药与咖啡的结合是一种新颖的产品,备受关注,也给同仁堂这个老品牌赋予了新的活力。然而,仅仅依靠一杯咖啡显然是不够的。
拯救老字号,不能让品牌降价,而应该深挖品牌资产,与消费市场接轨,创造新的价值。从目前来看,同仁堂在这条道路上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
芝麻健康店内景
04 参考:老字号的转型之路
同仁堂的转型,正是众多中国老字号自救、转型升级的缩影。
许多老字号品牌正在进行跨界转型。除了同仁堂卖咖啡,中国邮政也推出了自己的咖啡、马应龙出口红色、大白兔推出口红、泸州老窖卖香水、狗不理卖面膜……这些意想不到的“跨界”其实都是老品牌的尝试转型升级。
事实上,老字号的跨界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尤其是在品牌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跨界往往是最后的手段。
老字号虽然“高级”,但往往给人一种“固化”的形象:比如说起同仁堂,他们卖中药;说起老字号,他们卖中药;说起老字号,他们卖中药;说起老字号,他们卖中药;说起老字号,他们卖中药。说起大白兔,就会想到太妃糖;说起六神,就会想到花露水……对于一个品牌来说,给消费者足够的印象固然是好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形象固化也可能反映出该品牌产品单一、营销薄弱的缺点。
这并非危言耸听。上海交通大学品牌研究所所长于明阳曾表示,“建国初期,中国有15000多个老品牌,现在还活着的有1500个, 150人还活着,但只有10人可以说还活着。”可见,老字号要想继续保持活力,实属不易。
老字号要保持品牌竞争力,不仅要保持自身的品牌价值,还要迎合当下的消费趋势,努力变得年轻化、时尚化。
较早尝试跨界的云南白药就是一个成功的标杆。将传统云南白药的活性成分应用到牙膏产品中,“云南白药牙膏”的推出,在竞争激烈的牙膏市场中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云南白药牙膏仍然是国产牙膏的高端品牌。在原有品牌高价值的基础上,实现了品牌的有效延伸。云南白药成功的关键在于,品牌本身在主业领先、优势显着的同时,还以其独特的配方和自有品牌为起点,打造出能够触动消费者的跨界新产品。痛点”,赢得市场。形成独特的产品优势。
芝麻健康店医师
云南白药的成功或许可以成为老字号转型、跨境供应的良好模板。但同仁堂试图在原有业务版图内丰富产品线,然后以此为突破口,并不是一个值得尝试的策略。
未来,一定会有更多老字号品牌进行新的跨界尝试。还有哪些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品牌溢价,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