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888888
网站首页 关于乐橙真人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0-8888888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469号
邮箱: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幼儿园新学期课程:从压岁钱话题引导儿童认识货币与支付方式

发布时间:2025-01-24 00:18:26 点击量:

硬币是怎么生活的_生活常识硬币_硬币的奇妙用途

班级

程序

上升

来源

源于儿童,遵循童心

新学期开始了,孩子们都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幼儿园。许久不见的孩子们再次相聚,寒假里总是有说不完的有趣故事。 “过年的时候,我收到了很多压岁钱。” “我也收到了,是我妈妈给我保存的。” “我用压岁钱买玩具了。”压岁钱的话题在孩子们的交流中展开。悦悦说:“我也有压岁钱,但我从来没有用过这些钱,我都是用手机。”孩子们的讨论让我意识到钱对于孩子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幼儿园教育引导大纲》规定:“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和事物,包括偶然事件中隐藏的教育价值,并抓住时机积极引导。”金钱作为货币,在我们的生活中用于流通、支付。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电子支付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而孩子们却很少见到和使用现金,对金钱的概念既熟悉又陌生。人民币的使用和兑换可以帮助孩子们体验到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乐趣,对上层阶级的孩子们数学经验的积累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决定以这次交流为契机进行工作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硬币的大奥秘。

班级

程序

现实

孩子在心,课程跟着你

1. 钱币的秘密

1、钱从哪里来?

货币是远古时期人类发明的。

钱应该是很多人一起努力才能赚到的。

钱是印在纸上的。

钱应该从机器中打印出来,然后再制作。

钱币的产生及演变过程

随着压岁钱这个话题越来越流行,孩子们对“钱”的疑问也越来越多。 “谁发明了钱?” “过去用的钱和现在用的钱一样吗?”带着疑问和好奇,我们的老师和孩子们在网上寻找问题的答案。查阅资料后得知,原来古人有“钱”是为了方便物品的交换,固定物品的价值。

货币的演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拥有五千年的使用货币历史。中国古代货币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重大演变。

2.了解人民币

硬币的演变使人民币成为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流通货币之一。如今,网络支付盛行,人民币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为了让孩子们更真实地感受人民币的外观和特点,我们开展了“认识人民币”活动。

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吧

第一次发现

面额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不仅有1元纸币,还有硬币。

不同号码的纸币背面的花朵和图案也不同。

孩子通过直接感知获得初步经验,例如不同面额的钱有不同的风景、不同的花卉图案等。

第二个发现

孩子们通过看、摸、比来近距离接触人民币。他们进一步观察和比较了不同面额的钱币,并以图表和绘画的形式记录了它们的异同。 。

相似之处

差异

孩子通过直接感知获得初步经验,例如不同面额的钱有不同的风景、不同的花卉图案等。

老师有话要说:

硬币的奇妙用途_生活常识硬币_硬币是怎么生活的

通过查阅资料,老师和孩子们对钱币的起源及其所蕴含的文化进行探索、讨论、交流,让孩子们了解钱币的起源和发展,拓展孩子们对钱币知识的广度。对于幼儿来说,最好的学习动机往往是对所学材料的内在兴趣。以人民币作为操作材料,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欣赏,了解了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特点,也领略了祖国壮丽的风景。还在人民币上发现了一个又一个隐藏的细节设计,用文字和符号记录了人民币的异同。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文字符号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他们预写的兴趣。

2.金币游戏之旅

了解了钱币的历史,认识了人民币之后,我们将相关资料放入专区,一起来看看“钱币”的快乐游戏之旅吧~

1.设计专属“硬币”

在了解了人民币的特点和结构后,孩子们也想画钱币,设计自己的钱币,于是艺术区“专属钱币”的艺术创作开始了……

专属金币已出炉,快来享受吧!

2.我的“回”转化

孩子们设计的专属硬币虽然不能去超市购买实物,但他们认为可以在人物区的“百货商店”模拟购物,尝试将钱与物品的价格进行匹配,并体验硬币的转换。

“钱怎么花?”

“1块钱能变成5块钱多少?”

我知道,5块钱就是1块钱五张卡。

10元也可以等于两个5元。

如果这样算的话,1块5元加5块1元就等于10元。

人民币兑换的方式有很多种。

在游戏中,孩子们了解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可以购买不同价值的东西。他们在开心地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人民币。

老师有话要说:

孩子们通过自由创作设计人民币,不仅加深了对钱币的认识,也体验到了自由表达、创作的乐趣。孩子们自发地选择在人物区域进行游戏,用自己的购物生活经验感受游戏中事物的数量关系。他们愉快地掌握了计数、数字的比较、数字的换算以及数字与物体的对应等数学知识,体会到了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乐趣。

3.我心中的银行

“如果将来我们有这么多钱,我们应该把它放在哪里呢?”

“如果你不能花光所有的钱,那就存起来吧。”

“保存在哪里?”

“保存到手机里。”

“不是,爸爸妈妈手机里的钱都是银行卡里的钱,应该存到银行里。”

“是啊,我妈把我的压岁钱都存到银行了。”

“那就把我们设计的钱存入银行吧。”

在建筑工地,孩子们开始搭建银行。施工活动开始前,大家互相讨论,共同绘制了“我心中的银行”的设计图,表达了拥有自己的银行的愿望。小建筑师们拿出图纸,看了看,讨论了一下,决定选择最好的方案。开始建造!一栋大楼需要很多人来建造。 “建筑师”都有自己的工作。有的负责看图纸、指挥,有的负责运输材料,有的负责控制楼层高度……他们分工合作,共同贡献。

4. 硬币漂浮

老师,快来看看,我的硬币为什么沉了?

科学区的硬币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硬币很重,肯定会沉到底。”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硬币浮起来吗?

孩子们决定帮忙提供一些道具。于是他们在各个游戏区域寻找合适的材料,有的找到了瓶盖、报纸、粘土盒、泡沫网、超轻粘土等。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孩子们自己进行实验,将硬币依次放在不同的材质上,然后放入水中,仔细观察,在独立探索的过程中不断验证探索结果。

1.瓶盖可以帮助硬币漂浮。

2.纸不能帮助硬币浮在水中。

3. 木块可以帮助硬币漂浮在水中。

生活常识硬币_硬币是怎么生活的_硬币的奇妙用途

4. 起初,当硬币放入纸船时,它们会浮在水面上。水浸湿了纸船,硬币沉入水中。

老师有话要说:

《幼儿园预备教育指导要点》指出:“教师要及时分析幼儿在探究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材料支持幼儿持续深入的探究。”无论是在漂浮硬币的探索游戏中,还是在搭建银行之旅的过程中,老师更多地倾听孩子们的交流,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收获,发现他们的需求,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应对。让孩子在开放的游戏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计划零用钱

从孩子们的分享中,我们发现他们大多都有自己的零花钱。

我把零用钱存进我自己的存钱罐里。

为什么我的零用钱都被妈妈保管了?

对于零用钱是自己留还是父母留,孩子们意见不一。

那么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1.儿童辩论

曹正芳

“零花钱我可以自己留着,存钱罐里可以买一些我需要的学习用品。”

“我同意交给我父母保管,如果我自己保管的话,我就会失去它。而且,未经我的允许,我父母不会使用我的钱。”

对手刘明赞

正方尹凡谦

“我觉得自己保管它很安全。我有一个大存钱罐,可以存很多钱。”

“我也同意爸爸妈妈留着,如果我们去逛街付错了怎么办?”

对手李颖嘉

正张勋卓

“我们可以识别这些钱,这样我们就不会弄错。”

“我想我其实可以自己留着,但我得自己安排一下如何使用这些钱。”

对手赵淑艳

观众王旭庆

“这些钱还是可以存在银行的,我们的钱还可以用来给父母买礼物。”

老师有话要说:

《幼儿园教育指南》规定:“幼儿园应当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通过辩论比赛,老师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让孩子们敢说、敢说的环境。让孩子们说话、喜欢说话、有机会说话并得到积极回应的环境,鼓励他们大胆、清晰地表达。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仅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孩子思维的敏捷性。

2.我的计划

经过辩论,孩子们对于“钱”的保管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并决定制定一份零用钱的使用方案。

老师有话要说: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要求孩子在学习准备中“做事有一定的计划性,加强自我管理,提高学习质量”。学会制定计划是学习质量的一部分。正确引导孩子合理规划和使用压岁钱,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是教育孩子树立正确金钱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班级

程序

延长

持续

深入挖掘,共同成长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数学学习不仅是学习的准备,更是生活的准备,为美好生活提供储备。因此,在孩子认识硬币的过程中,我们探索他们对硬币的认知兴趣和盲点。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孩子了解钱币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了解钱币在生活中的存在方式及其使用价值。 ,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增长他们的生活知识。通过货币兑换,孩子在支付、找钱的实践中,学习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孩子接触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与硬币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学习质量的提高、生活经验的积累还在继续……

文|崔凌君陈凯卢云峰

编辑|卢云峰

评述|教务处

Copyright © 2002-2024 乐橙真人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07016787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