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888888
网站首页 关于乐橙真人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0-8888888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469号
邮箱: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如何将传统客家文化融入幼儿园主题教学:策略与实践分析

发布时间:2025-01-24 00:20:03 点击量: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教学;传统客家文化;元素;一体化

一、幼儿园开展传统客家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一)我县地处客家地区,民风淳朴,自然资源丰富,有难得的客家文教资源。然而,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也大大削弱了客家人对自己本土文化的认知。有的孩子甚至不会说自己的当地方言“客家话”。幼儿期是儿童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将客家文化融入到幼儿园主题教学中,孩子们从小就能受到客家文化的感染和影响,让客家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充分利用客家文化的优秀元素还可以影响孩子的成长,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2)当前,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县各类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何在众多幼儿园中打造品牌,打造幼儿园特色,是我们幼儿园面临的问题。目前,我们幼儿园的课程形式比较单一。传统客家文化课程的渗透,可以极大地弥补目前我园教育资源的不足,拓展幼儿园课程内容,形成幼儿园基础特色课程,为我园幼儿教育带来新鲜血液。和活力。

2、如何将客家文化元素融入幼儿园主题活动

生活技能小班客家美食_幼儿园小班特色美食课教案_小班客家美食技能生活教案

(一)深入研究挖掘优秀客家文化资源

六合县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纯客家地区之一,拥有不可多得的客家文教资源。教师在选择客家文化元素作为教学内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贴近儿童生活

“生活就是教育”,这是陶行知先生在教育实践中倡导的教育理念。因此,要选择能够融入幼儿园主题教学的客家文化,首先要选择贴近孩子生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内容。这不仅能快速让孩子们对客家文化产生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对客家文化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比如客家菜有擂茶、酿豆腐、酱菜、年糕、年糕、八宝米、红薯面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家庭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这些内容融入了“美味客家美食”的主题,孩子们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也会产生学习的兴趣。

(2) 有趣

生活技能小班客家美食_小班客家美食技能生活教案_幼儿园小班特色美食课教案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具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受到客家文化的感染和影响。例如,传统节日庆典中的戏剧表演、舞龙狮、踩高跷、山歌对唱等; “跳格子”、“中奖贴纸”、“西瓜爆炸”、“跳绳”、“扔手帕”等民间游戏对幼儿来说极具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些节日活动和民俗游戏结合起来,设计相关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体验客家文化,受到客家文化的影响。

(三)内容的适当改编

传统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精髓与糟粕并存。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还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做出适当的设计改变。例如,清明节期间,当地客家人有烧香祭祀的古老习俗。这不仅带有封建迷信思想,还可能带来火灾隐患。结合当前政府大力提倡转变风俗的指导思想,教师可以设计以“清明节”为主题的教学内容,设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鲜花扫墓”和“扫墓”的优缺点。烧香”,并向孩子们深入讲解。意思是,我们鼓励孩子和他们的家人用鲜花、纸花等来祭拜祖先,缅怀祖先。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向孩子们讲解有关爱国英雄的系列故事。这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传统清明节的认识,弘扬英雄精神,也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加强环境营造,营造浓厚的客家文化氛围

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习和发展。环境作为一门隐性教育课程,对幼儿个体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环境营造的重要性,因地制宜,巧妙地将客家文化元素融入到幼儿园环境中。例如,可以在幼儿园公共大厅设置具有客家龙屋建筑特色的“客家风情园”。里面可以展示一些客家劳动工具。在风情园里,孩子们可以用砖砌“土灶”,使用铁犁。体验用锄头耕作、戴上斗笠、模仿采茶姑娘采茶、尝试自己磨茶、玩滚铁环游戏等。随着经验的积累,孩子们可以玩的游戏也越来越多。 “客家风情园”,如开设“养鸡场”、“剧院”、“客家农家菜馆”、“土特产店”等等,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各种客家文化,听到了客家声音,并真实感受到孩子们对客家文化的认可和喜爱。

(三)巧妙设计主题和地域活动,丰富客家文化课程内容

(一)主题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的发展”。遵循这一原则,教师在设定客家文化主题时,应分析其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多领域的经验,以满足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例如,教师通过早期观察和研究,开展以“花、泉、林、悠然江河”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教师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预设小班“舌尖上的兰德和”主题教学活动,设置“客家油茶香”、“美”等替代课程内容。小吃街》、《客家酿三宝》、《水果宝贝》;中班预置以旅游为线索的“故乡美”主题教学活动,设置“客家外龙坞”、“南南京”、“万红追林”、“巍巍霍山峰”等替代课程内容;大班中,我们根据民俗风情预置了“不一样的客家风情”,设置了“大头娃娃过春节”、“面波节”(2月8日)、“浓浓端午情怀”(5月) 5)、《暖暖重阳》等“爱”另类课程内容(9月9日);这些主题分别涉及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健康五大领域的内容,通过集体教学、郊游、亲子活动等方式实施,引导孩子学习美、感受美、体验美。感受家乡的广阔,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热爱家乡的兴趣。

(2) 区域活动

生活技能小班客家美食_幼儿园小班特色美食课教案_小班客家美食技能生活教案

教师进行区域教学活动时,可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在班级内设置1至2个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区域,如剪纸区、彩土区、建筑区、美食区、民俗表演区等。 、对象显示区域等等。结合开展的主题教学活动,孩子们自主选择、制作地域素材,与素材和环境充分互动,充分体验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幼儿园还可以举办特色社团活动,如“木偶团”、“客家美食团”、“剪纸班”、“客家班”等,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前报名。期间参加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客家文化的无限魅力。

(四)细化园本课程内容,促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课程是教育最基本的载体。因此,在将客家文化融入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积极寻找教材,挖掘客家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专家指导、个人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索值得推广的教育内容,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提炼出适合幼儿园实际的园本课程教育内容,形成客家特色课程。文化数据库。例如,教师可以用文字和照片记录课堂上开展的客家文化主题,为今后的主题活动提供参考。教师在借鉴相关材料时,还应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生活经历等。在借鉴原有课程的同时,还应进行设计和创新,使活动更加丰富,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幼儿园是文化传承的第一场所,肩负着弘扬和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任务。通过深入探索教育内容、优化教育环境、设置教育主题等形式,让广大家长、教师和孩子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教育中受益。体验传承优秀客家文化,让优秀客家传统文化精神滋养师生心灵,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促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幼儿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这时,对孩子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培养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这也是提高孩子人格、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在幼儿园客家文化主题教育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幼儿发展需要,拓宽思路,挖掘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丰富活动形式,构建幼儿园本位课程体系,积极引导幼儿参与经验,促进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的发展。全面发展。

【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大纲(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严以珍.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本土文化的有机融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3)。

[3] 周美芳.客家文化元素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13-14。

Copyright © 2002-2024 乐橙真人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07016787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