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独居的社会趋势与意义:探讨现代生活中的自由与幸福
豆瓣用户@青风老哥/文丨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丨
有朋友问:“有一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我身边有那么多人谈恋爱、结婚,但有什么意义?太假了,真正幸福的人有几个”一旦结婚了,就离婚了,不然就是两个人各做各的了,我想我应该好好的过自己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该多幸福啊。就这样度过余生生活,但我的家人肯定不会同意,我周围的朋友也不会喜欢我这样的状态,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到时候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会给你一个很好的答案。读完之后,你一定会有所启发。
让我从结论开始:你可以永远单身,没问题。这不是你自己的挣扎,而是社会进化的大趋势——单身、独居的时代已经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意外情况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据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埃里克·克林伯格统计,截至2010年,超过50%的美国成年人是单身,有3100万人独居。 1700 万女性和 1400 万男性。
从家庭组织形式来看,美国无子女夫妇家庭数量最多,其次是单人家庭。这两者所占的比例远远超过所有其他家庭组织形式。
日本的单身率也迅速上升,20.14%的男性和10.61%的女性在50岁之前从未结婚。
在世界各地,七分之一的年轻人选择独居。尤其是在北欧,单身比例更高。挪威、芬兰、丹麦,甚至中国和巴西都有大量单身人士独居。其中,瑞典是全球独居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独居人口比例达到60%。
那么,你感觉到了吗?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很幸运。在这个时代,你不再需要像简·奥斯汀或波伏娃那样特立独行。你可以选择单身一辈子。没问题。中国有2亿单身男女。其中“主动单身”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这些误会早已不复存在
正如你所经历的,主流社会价值观对这种新的社会趋势的反应总是非常缓慢。如果你兴奋地告诉你的亲戚朋友你的单身岁月,他们会怀疑你发烧,他们会对你产生怀疑。这种“异端”思想面临着强大的敌人。
但无论社会调查还是我们的个人经历,很多情况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化,但那些传统的误解早已过时:
1.单身就意味着孤独吗?并非如此。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孤独是一种非常主观的体验。一个孤独的人在人海中会更加感到孤独。一个不孤独的人,如果有一个知心的朋友,甚至有几朵花草,就会很幸福。所以一个人是否孤独取决于人际交往的质量,而不是数量。高质量的人际交往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能力。
选择单身的人,如果善于沟通,就不会感到孤独。相反,在婚姻中,糟糕的婚姻会大大放大孤独感。想要出轨的已婚男人和绝望的家庭主妇,都在内心呼喊着孤独。全世界有无数人因为婚姻而被迫与无法交流的人捆绑在一起,守着活死人之墓过着艰苦的生活。哪怕是幸福的婚姻,当伴侣去世后,等待对方的也将是彻底的孤独。
所以,孤独确实不是单身人士应该承受的罪责。
2、单身就意味着与世隔绝?开个玩笑,这都几岁了?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真的存在所谓“孤立”的人吗?即使以日本的书呆子文化来说,他们可以几个月不出门,靠动漫自娱自乐,但这些人的网络社区圈子也热闹而繁荣。这是一个人人都在线、永不离线的时代。怎么可能与世隔绝呢?
而且调查显示,即使是面对面的社交,独居者也更感兴趣。可以看到,单身人士更热衷于与朋友交往,更热衷于加入各种兴趣小组,更喜欢聚集在充满活力的城市。相反,结婚后,却被逼得断骨断筋。不管多大年纪,儿时的异性朋友一定要彻底断绝,最好远离同性。不信,你搜遍你脑子里所有已婚亲友,看看有多少人婚后还有亲密的朋友和独立的社交活动?
两个人就这样与世隔绝。
3. 单身是失败的象征吗?这是歧视。
中国的剩女现象由来已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都市白领女性。你觉得这些人单身是因为失败吗?恐怕恰恰相反。就是因为我比异性优秀,所以我才单身。毕竟,很多男人的自尊心很脆弱,无法接受女人比自己有更高的收入,比自己有更好的品味,比自己有更充实的生活,甚至比自己有更丰富的想法。正是这些有一定社会成就的人,才有足够的信心和安全感保持独立。正是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拥有更加多元化的价值观来选择自己的生活。
这怎么会成为失败的象征呢?
相反,对于收入相对较低的人群来说,适龄男女应该结婚生子。他们不会想那么多,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意识冲突。整个过程就顺利很多。
4.你单身是因为你想要吗?错误的!我们也喜欢它。
事实上,单身人士并不是缺乏情感能力。相反,很多经历过婚姻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单身。在中国一线城市,每五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离婚。只有一小部分人会选择再婚。没有人相信婚姻和真爱可以拯救人这一废话。 。
很多人只有经历了婚姻之后,才明白单身生活的可贵。没有了婚姻的束缚,没有了烦人的生孩子,没有了经济压力,没有了婆媳关系,男人和女人都可以更加自由,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个人成长上。
很多时候,责任和梦想确实不能兼得,而家庭首先就意味着责任。
5.如果你不结婚,你老了会做什么? !老顽固们,睁开眼睛看看这个世界吧!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对养老的执着已经到了固执的地步。以前人们都说养孩子可以防老,结果却是亲生儿子把颤抖的父母推进了养老院。后来人们说,只有结婚了,老了才会有人照顾你。是的,当老人生病的时候,老太太就会照顾他。老人走了,谁来照顾老太太呢?于是他一次又一次被照顾,孩子们把他推进了疗养院。
这只是过去的情况。当今时代是人类历史上变革最剧烈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日新月异。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相结合,一方面有效提高了人类的平均寿命和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也发生了变形。像钻石一样飞来飞去、离地而去、覆盖从脚趾到牙齿的服务业,很快将彻底改善独居人群的生活质量,并期望特定的人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这是怎样的刀耕火种? !
如今,天空布满了谷歌热气球,无人驾驶汽车也全部连接到了五环路。那些仍然保留着旧的家庭观念和农耕时代的不安全感的人们确实落后了几个世纪。
一种趋势正在悄然来临
单身成为社会变革的趋势,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简单来说,至少有以下五点:
1、互联网时代通讯技术有了质的提升,人与人之间的主要沟通方式从线下转变为线上。在以前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取决于物理距离的距离。事实上,接触的机会越多,人们就越有可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现在社交软件如此发达,人们在网上形成社区,结识陌生人的方式越来越多,完全摆脱了物理距离的限制,使得单身和独居的玩家也可以极大地参与与他人的互动。
2、妇女地位的提高,使妇女独立生活的能力显着增强,从独立到意识。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实现生活的一切需求,不再需要依赖男性,成为家庭的顶梁柱。附庸。这一方面是由于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社会本身进步的标志。
3、城镇化进程使服务业特别是细分领域的服务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可以用手机随时叫外卖,还可以聘请厨师、医生、律师、心理咨询师……;网购,从生鲜蔬菜到家电,同城快递几小时内送达;还有各种新兴的家政服务……这些变化使个人能够达到一定的只有家庭才能保证的生活质量。客观上,他们为单身、独居创造了条件。
4、从时代演变的角度来看,这是个人崛起的必由之路。过去,我们80后被认为是张扬个性的一代,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中国移动根据周杰伦的《我》推出了动感地带。 “领土”是主题。孩子们渴望与众不同,很受这些元素的欢迎。但在当时,这种思想遭到了主流价值观的反对。十年后,几乎没有人再提“个性”这个词了,因为它已经成为主流。技术变革带来的社会扁平化正在不断消解所有组织。雇佣关系正在瓦解,家庭关系也在瓦解。个人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和承担自己的生活。
5、人们寿命的大幅延长将改变公众的生活观。过去,二十几岁结婚的人要共同生活四十年、五十年。然而,这一代人的平均寿命很可能接近一百岁。如果这样结婚之后,他们可能会共同生活七十多年……那么他们肯定要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人们也会开始思考更多的可能性。
如何选择
我们这篇文章讲了这么多,从各个角度论证单一时代的到来以及相应的变化,只是为了说明一件事: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那就独自生活。这是一个严肃的人生选择,也恰好符合时代潮流。
毕竟客观上,无论是环境还是社会功能都已经开始支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真正的障碍只是在于人们的观念。只有摆脱旧观念的束缚,才能勇敢地迈出这一步。 。
当你从内心接受了这种可能性之后,你将有无数的方法让你的生活变得更自由、更充实、更精彩,而你将面临的障碍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话虽如此,婚姻作为延续了数千年的模式和传统,仍将作为主流选择长期存在。单身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绝不是解放自我、独立的唯一途径。可能性。
无论已婚还是单身,都是一种外在的生活方式。归根结底,今生的幸福还是取决于人的内心。一个拥有独立人格并不断成长的人,迟早会在另一面绽放。
参考:
埃里克·克林伯格 (2012)。独行:独居的非凡崛起和令人惊讶的吸引力。企鹅。 ISBN 978-1-101-55980-2。
点击以下关键词可查看往期内容
失踪通知|汶川那段时光|房思琪|北京的夏天|短命诗人|被遗弃在图书馆|我爱你|聊斋门丨陀思妥耶夫斯基 |孙悟空的情欲 |周云鹏 |中国婚姻|蓝鲸丨红尘丨爱情丨卑微的力量丨杀人成语接龙丨汪曾祺丨先生杨绛丨菜市场丨陪伴女儿高考丨世界经典的开始丨爱情60年丨凝练四大经典60句丨读书与双业丨认真读书的消失丨上半年高分2017年图书清单丨
<结束>
”“”据说世界上只有1%的人会向左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