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餐厅 襄阳 香港翠华22年旗舰店关闭市值蒸发77亿港元,海底捞2019年营收265.56亿元,百胜中国超7000家餐厅关闭
翠华第22家旗舰店关闭
市值蒸发77亿港元
受COVID-19疫情等因素影响,香港餐饮业受到较大影响。
日前,素有“香港茶餐厅传奇”之称的翠华集团宣布,位于中环威灵顿街的翠华旗舰店将于3月23日起暂停营业。
这家翠华旗舰店位于中环威灵顿街15-19号地下至二楼。自1998年9月开业以来,已有近22年的历史。
由于靠近香港中环兰桂坊酒吧街,24小时营业的翠华茶餐厅很受欢迎,成为很多人在兰桂坊过夜后的深夜小吃店。甚至成为很多游客必去的地标之一。
据公司中期报告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翠华在香港及内地分别拥有41家及38家分行,在澳门及新加坡分别拥有3家及2家分行。
作为香港第一股茶餐厅股,翠华自2012年上市以来一直受到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市盈率高达29倍,在香港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香港的餐饮业。最终定价为发行区间上限2.27港元,并获得10倍超额认购。
上市后,翠花加速在内地扩张,仅2013年就在内地新开了5家门店。
然而,随着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内地餐饮市场,创新被激活,人们有太多的餐厅可供选择。此外,随着人们对香港文化的情感过滤淡化,翠华餐厅等茶餐厅等餐厅面临内地同行的直接竞争,逐渐失去优势。
在此过程中,翠花还尝试了更换舵手、成立新品牌等一系列变革,但都收效甚微。
从2014年开始,翠花的年收入逐年减少。最新股价已跌至每股0.33港元,较IPO价暴跌近86%。市值从巅峰时期的81亿港元缩水至4.52亿港元,蒸发。近77亿港元。
2019年下半年以来,香港社会运动的爆发和持续,给翠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截至9月底的2019年中期财报显示,翠华集团实现营收8.38亿港元,同比下降6.4%,亏损4450.2万港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441万港元。这也是翠华集团自2012年在香港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翠花雪上加霜。
2月7日,翠华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成立危机管理委员会,并宣布自2月1日起,全体董事会及公司高管减薪30%,为期三个月。将根据疫情变化进一步调整。
在两轮冲击下,曾经辉煌的翠花酒家如今已不堪重负。中环旗舰店的关闭只是该公司过去六个月危机的一个例子。包括兰桂坊的翠华酒楼在内,翠华在六个月内已连续关闭四家分店。其余两间分店位于铜锣湾,一间位于佐敦白加士街。
正如业内人士所说,翠华餐厅已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但是否能成为餐厅品牌转型的经典案例,就像兰桂坊巨大的翠华餐厅的霓虹灯何时再次亮起一样,目前没有人知道答案。
海底捞发布财报
疫情影响尚无法合理估计
3月25日晚间,海底捞(06862.HK)公布了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告。
△上下滑动查看海底捞财报全文
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海底捞在全球共开设门店768家,2019年全年新开门店308家,足迹遍布中国大陆以外的14个国家或地区。 2019年,海底捞总营收达265.5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6.2%; 2019年利润率为23.5亿元,同比增长42.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海底捞近一年来的业绩表现十分亮眼。然而,疫情以来,海底捞的餐饮业受到的影响最为直接。 1月26日,海底捞宣布关闭中国大陆所有门店,46天后才恢复堂食。停业期间,尽管推出半成品菜品、火锅涮肉线上直播、外卖店提前恢复等自助举措,但对海底捞整体收入的贡献明显是杯水车薪。 。
对于疫情的影响,海底捞表示,公司自3月12日起已重新开放大部分关闭的门店。尽管受到新冠病毒的影响,但上述门店的经营业绩正在逐步好转。鉴于疫情的动态性质,董事认为截至本公告日期尚无法合理估计财务影响,但预期随着改善措施的实施及现有资金来源,本集团将继续经营作为持续经营的企业。
天风证券认为,疫情过后,优质的服务和品牌优势可以帮助海底捞抢先回升的客流,实现业务快速复苏,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受停业影响,彭博社一致预测,海底捞2020年上半年预计营收将达94.20亿元,同比下降19.5%。
百胜餐饮集团关闭全球 7,000 多家餐厅
预计今年第二季度亏损将增加
随着COVID-19疫情在全球各个市场持续蔓延,快餐连锁店百胜餐饮集团(Yum!)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据了解,目前全球有多达7000家餐厅暂时关闭。百胜餐饮集团在全球拥有超过 50,000 家餐厅,这意味着近七分之一的百胜餐饮集团餐厅已关闭。
目前,疫情对百胜的影响仍在持续。
3 月 24 日,百胜!宣布将暂停正在进行的股票回购计划,并贷款5.25亿美元,以维持餐厅运营所需的现金流。
疫情之下,百胜餐饮集团旗下餐厅面临客流量和同店销售额下降的局面。暂停股票回购实际上意味着公司现金流紧张。
百胜还在公告中更新了当前盈利状况和预期:一方面,随着中国等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当地餐厅运营已开始逐步恢复;但另一方面,全球形势却不容乐观,百胜餐饮集团!一季度同店销售亏损由“中个位数”下降调整为“高个位数”下降,百胜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同店销售受到的影响将大于第一季度。
湖北解封
龙虾市场开门红
经过2个月的封城,目前湖北正在有序解封!恩施、黄冈、荆门、神农架、十堰、仙桃、咸宁、襄阳、宜昌等9个城市26个客运站已恢复交通,铁路客运站已开通订票服务。
湖北是小龙虾主产区。 2019年8月30日,农业农村部公布,去年小龙虾总产量达163.87万吨,其中一半来自湖北。受疫情影响,湖北小龙虾销售一度困难。
如今,湖北多个城市的交通已经恢复,这对于小龙虾产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湖北省农业产业中心负责人表示,兄弟省农渔业部门在关键时刻提供了无私帮助,包括广州黄沙市场、上海中心水产批发交易市场、深圳布吉水产批发市场、杭州近江市场、石家庄雨润农贸市场开门迎客,销售来自湖北的小龙虾等水产品。
这些国内知名市场带来的效应不断放大,全国各大城市都开始接受湖北水产品。
截至3月23日,潜江小龙虾中心交易市场已有206家商户、1500余人恢复营业,市场复工率达65%。物流方面,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已恢复46条运输专线,累计向全国运输小龙虾4000吨。
湖北省农业发展中心3月24日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湖北小龙虾已销往全国360多个城市,日销量超650吨。
13省市消费数据出炉
餐饮收入平均下降40.63%
春节假期和2月份,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公民出行受到限制,餐饮零售行业停业,对消费市场特别是餐饮行业造成较大影响。
近日,有媒体整理公布了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月餐饮消费数据:
内蒙古规模以上单位餐食收入同比下降59.6%,2月份同比下降95.4%。餐饮企业停业比例和营业额下降幅度均高于商贸领域其他行业。
湖南省规模以上住宿餐饮法人单位零售额23.6亿元,同比下降37%。其中,餐食下降42.4%,快餐下降22.2%。
1-2月河南省餐饮收入27.49亿元,同比下降43.3%。
福建省餐饮收入245.82亿元,下降27.3%。
安徽省餐饮业营业额下降36.6%,餐食收入下降38.6%。
总体来看,13个地区餐饮业增速明显下滑。统计餐饮业增速的11个地区中,四川、北京、河南、福建、陕西、山西、湖南等地平均降幅达到4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