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餐厅集团第四次冲刺港股IPO:20年发展历程与未来扩张计划解析
这家被贴上第一“网红”标签的绿茶餐厅,今年已经发展了20年。从最新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2021年至2023年,绿茶集团三年净利润超过4亿元。 2023年新开餐厅数量达到89家,今年计划新开112家门店。
虽然业绩“好看”,但当越来越多的新竞争对手出现时,营业额和客流量的下降可能意味着绿茶餐厅不再被消费者“看好”。业内人士认为,如今的餐饮日益呈现细分化特色,绿茶餐厅“吃”的是融合菜品,却因“没有特色”而被诟病。尽管招股书显示,这几年绿茶餐厅在菜品上不断创新,但仍无法摆脱“快20年了,大量面包诱惑”的调侃。缺乏特色、社交属性不强是他们陷入尴尬境地的痛点。如何重新找回绿茶餐厅的定位至关重要。
近3年新开门店180家
绿茶餐厅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2021年3月,首次提交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上市。但由于材料错误,包括财务单位之间的矛盾、将“负债总额”写成“流动资产总额”等,招股说明书在6个月后失效。 2021年10月,绿茶餐厅再次提交上市申请,并于2022年3月7日通过上市听证会披露招股说明书,但申请材料再次失效。 2022年4月8日,绿茶餐厅第三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随后进一步推进。
时隔两年,绿茶餐厅重启香港IPO、港交所第四战。根据最新招股书显示,绿茶餐厅的营收规模有所扩大。 2021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为22.93亿元、23.75亿元、35.89亿元。 1亿元。同时,这三年来,绿茶餐厅还积极拓展门店。 2021年至2023年,净门店数量分别为56家、40家、84家,3年合计净增180家。招股说明书还显示,募集资金的用途包括扩大餐厅网络、建立中央食材加工设施、升级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以及用于运营资金。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绿茶餐厅寻求上市可谓是“执着”。一直期待并热衷上市的餐饮企业中,做日料的上京集团已于2022年9月撤回上市申请,老乡鸡也于2023年8月终止IPO。
有业内人士分析,绿茶餐厅崛起,一定程度上给国内购物中心带来了大规模红利。当时,绿茶餐厅的聚集能力很受商业地产的青睐。但十一一一,当商场里的餐饮越来越多的时候,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绿茶餐厅的客流量和进驻都被分化了。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持续录得净负债,分别为1.17亿元、8800万元和3.01亿元。对此,绿茶餐厅解释为“主要是扩大餐厅网络,主要使用公司现金”。而2021年至2023年,绿茶餐厅平均接待人数小幅增长0.31%。也就是说,收入的增加和客流的增长关系不大,而是取决于开店。
菜品缺乏特色,陷入菜品争议
公开资料显示,2004年,王其农、陆长梅在杭州开设了一家青年旅社“绿茶”,为背包客提供餐饮、住宿。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王启农无意间发现,来到旅舍的客人比住宿的客人还要多。两人开发的火焰烤鸡和火焰虾尤其受到顾客的青睐。 2008年,第一家绿茶餐厅在杭州西子湖畔开业。绿茶餐厅定位为高性价比的“新中式融合餐饮”,餐厅人均消费在50元-80元。
新京报记者在大众点评APP上注意到,时至今日,绿茶火焰烤鸡、铁板火焰虾和“面包诱惑”仍然是网友们关注的最前列。这些爆款产品火了绿茶餐厅的同时,也成为了消费者的“刻板印象”。一位北京消费者告诉新京报记者,大约10年前,他和朋友确实为了吃到绿茶餐厅的“面包诱惑”,在商场门店排队一个多小时。 “但现在我觉得这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可供选择的餐厅和菜系太多了。”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绿茶餐厅分别推出178款、172款、168款新品。但从消费者评价来看,反响一般。有人调侃,“绿茶开了近20年了,一个面包诱惑就火了”。
在咨询合作伙伴及连锁经营负责人亨智看来,时代在发展,但绿茶餐厅自身的定位却没有跟上发展。 “10年前,绿茶通过快时尚、轻时尚、高性价比的定位开始流行,但现在的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样的定位没有改变。”
业内人士认为,主打“融合菜品”、“中国风”的餐饮品牌太多。 “消费者对于之前用来聚集人气的高性价比菜品已经失去了兴趣,新爆款”绿茶餐厅主打的融合菜品,在现代餐饮进入细分品类竞争阶段的当下,也被认为已经没有了。特征。
在食品安全方面,绿茶餐厅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2021年12月16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42批次食品不合格公告。埃西菌不符合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同年12月,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查信息公告显示,西藏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景地路分公司(即绿茶餐厅银泰百货店)杭州庆春店)加工自制酸辣汁头铝残留量检测值为724mg/kg,标准规定标准不大于500毫克/公斤。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预制菜品也成为近期绿茶餐厅的一大争议问题。今年3月,有媒体报道称,杭州绿茶餐厅内发现38元的“佛跳墙”,且采用的是预制菜品,且菜单中未标注“预制”二字,也不会他们主动告知顾客他们是预制菜。大众点评APP上,不少消费者对绿茶餐厅的制作感到失望:“粉丝虾面糊那层真腻,招牌菜也能做出这样的。”我也忍了,不过是温热的,连解冻都没有。 ”
翻手率下降,开店集中在三线以下城市
新京报记者还注意到,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绿茶餐厅人均价格分别为60.5元、62.9元、61.8元,与年初的人均消费变化不大。其成立。但随着当下各大餐饮品牌纷纷降低客单价,绿茶餐厅的低价优势已经不再明显。根据规划,绿茶餐厅2024年至2027年将新开112家、150家、200家和213家餐厅。开店虽然可以带动总营业额,但也意味着增加成本,甚至摊薄单店利润。这对于品牌运营和资金都带来不少考验。
从翻手率来看,2021年至2023年,绿茶餐厅的翻手率分别为3.23、2.81和3.30,输给了2018年的3.48、2019年的3.34。根据创始人王钦松早期的说法,绿茶餐厅的翻手率是2018年的3.48、2019年的3.34。 “餐厅”的下限为4次,如果达不到,就要考虑是否有 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75.28%的绿茶餐厅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其最新招股书显示,未来开设绿茶餐厅的重点将放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文志红告诉新京报记者,10年前,绿茶餐厅通过高性价比获得高营业额,但现在随着“网红”的流行,再加上房租、人力、物力等成本,正在蔓延。材料。如果还坚持这种所谓的“高性价比”定位,挑战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连锁扩张方面,压力会更大。在文志宏看来,在优化产品结构、门店选址、提高一线城市经营效率的同时,考虑到下沉市场,应该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有业内人士认为,绿茶餐厅可以把关注点放在交通枢纽、旅游景点。 “只要能开通,客流就有保障。”
新京报记者 王平
编辑王琳
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