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滨海湾新区花苑里咖啡店:面朝大海的独特休闲体验
车辆穿过沙角半岛大街小巷,向南行驶至滨海湾新区沙角半岛西南侧沙角社区。面向太平水道出口,一栋三层的棕色建筑略显“低调”。这里是海景咖啡厅“花园里”。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家咖啡店开业近一年,已成为东莞热门“打卡地”。
无独有偶,在威远岛南社区,业主敏姐也有一家经营了十年的“花园里”咖啡店。是附近居民聚会休闲的最佳选择。 “我希望每个人,无论年龄、性别,都能在这里舒适的环境中放松身心,享受生活。”敏姐以她独特的眼光,将自己的心血和梦想倾注在那些无人问津的乡村老房子里,把它们改造成彰显乡村特色的乡村建筑。一家环境优势、风格独特的综合性咖啡店。
这两家带有老房子“改造”基因的咖啡店一直持续有“流量”,表现出现代人对安静、轻松、自然、原生态的乡村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近年来,越来越多像敏姐一样的年轻人把目光投向了农村创业发展。威远岛周边的路边,涌现出许多别具特色的咖啡店、饮料店。游客可以坐在店里喝茶吹海风,或者带上饮料悠闲地散步,都可以缓解压力和烦恼。改造后的“美丽庭院”、特色“乡村咖啡馆”纷纷涌现,正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叮铃铃铃铃……”伴随着清脆的铃声,裸露的水泥梁、略带质感的胡桃木色桌椅映入眼帘,温暖的黄色灯光与白色、棕色、灰色、原木色的内饰相配。装饰。黑色的格子钢窗上满是绿意……海边“花园里”咖啡厅古色古香的设计,仿佛把人带回到了上世纪的老房子。
最“出格”的是二楼面向大海的大玻璃窗,将蔚蓝的大海、蓝天、夕阳、晚霞、过往的船只像画框一样捕捉下来。画面中的景色随着四个季节、早晚——夏夜的流动而变化。这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是雨季朦胧的中国风水墨画,是晴天舒缓明快的“新海诚”漫画风格。
你可能不会想到,眼前这家时尚的咖啡馆是一栋空置已久的老房子。
我想在东莞开一家海景咖啡店。 2022年,敏姐带着这个想法走遍了东莞沿海,爱上了这座位于沙角半岛西南部的独栋自建住宅。
“刚来的时候,我就被沿海的风景吸引了,没想到东莞还有这么美的海景。”敏姐说,虽然眼前的大楼年久失修,地处偏僻,但海景一览无余。海岸线是其他咖啡店无法复制的。她相信,这样美丽的风景如果利用起来,可以吸引很多顾客。
看着看着,她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了她梦想中的海边咖啡馆。
2023年,敏姐正式租下了房子,并开始绘制咖啡厅的楼层设计。作为一名非专业人士,她找到了参与建筑的朋友来帮助她。她亲自挑选材料,与现场监理沟通,将设计图纸上的美好想法一步步变成现实。
手绘平面设计图
——拆掉面向大海的楼梯,剪掉墙面,安装大玻璃窗,将海景带入室内;将大榕树一侧的走廊封起来,安装从上海采购的黑色复古做旧钢窗,让阳光透过绿植洒落下来。地下室改造成书吧,房子旁边的废弃区域改造成河边的露营小花园,屋顶改造成露天用餐区……珉姐充分利用生态充分利用海滨、河畔资源,将咖啡厅与自然、美景融为一体。和谐。
投资超过80万人民币,历时四个多月,咖啡厅的改造可谓“大刀阔斧”、充满想象力。房子除了主梁、主板结构外,内部结构几乎被“改造”了,在内部装修和布局上也花了不少心思。
架子上摆放着敏姐从各地买来的瓷杯和公仔摆件,尽显她的童趣;屋内随处可见绿色植物,点缀生活;桌上花瓶里的每一束鲜花都是敏姐亲自挑选并定期更换,保证新鲜。
经过敏姐独具慧眼的巧手设计,老房子成功“翻新”,并于去年7月正式开业。它已成为滨海湾海景的“网红咖啡店”,在社交媒体上吸引了众多粉丝。
开业以来,除了东莞本地的顾客外,门口还停着不少来自广州、深圳、惠州、中山、清远等地的车辆。也有来自上海、杭州的游客前来出差,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这里后特意来这里。报到。
在珉姐看来,开店不仅仅是卖咖啡和甜品,而是把它经营成一个休闲放松的综合空间。 “来我们店的不仅是年轻人,其实还有很多家庭,有老有少,甚至还有五十多岁的叔叔阿姨来店里聚会聊天,喝下午茶,吃点零食。”她说,最困难的还是做好团队管理和运维工作,才能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做出可口的饭菜。
距离咖啡店不远的海岸,就是滨海湾新区规划建设的景园大桥所在地。敏姐也期待这座连接沙角半岛和威远岛的大桥早日竣工。不仅方便了两大板块之间的交通,独特的桥梁风景也将为咖啡厅增添新的风景。
靖远桥效果图
敏姐笑道:“不会设计装修的咖啡经理不是好老板。”事实上,这家海边咖啡店并不是她第一次亲自“改造”老房子。
十年前,怀着开一家“带花园的咖啡店”的梦想,珉姐在威远岛南部的一个小区里找到了一个堆满废旧金属的老院子和房子,把它改造成了威远岛的第一家店。 《花园里》系列。咖啡馆。
店内环境安静清新,原木桌椅装饰复古风格;院子里的紫荆树焕然一新,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当时的威远岛主要是农田和村庄。这家独特的带有自己花园的咖啡店成为岛上的新事物,吸引了很多人。
由于缺乏经验,敏姐在第一次装修设计时只对原有的墙体结构进行了改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房子的渗水、潮湿、通风不良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2019年,敏姐又投入一笔资金进行了第二次装修。通过打通墙隔断,开窗采光,抬高院子里的铁棚,加固和完善房屋基础设施,换上新鲜的设计,一家更温馨、更明亮、更舒适的咖啡店运营至今。
多年来,“花园里”咖啡店不仅积累了许多熟客,也承载了许多人的青春记忆和故事。 “今年3月份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她说她的男朋友在威远岛的这家店里向她求婚了,这个巧合真是命中注定。”打开敏姐的公众号和小红书,可以看到不少网友留言回忆起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和旧时光。
从工作了12年的银行辞职,独立设计经营一家咖啡店并坚持十年,并不是敏姐的突发奇想。她原本喜欢室内设计,在申请大学时无意中学习了经济学。虽然工作很忙,但她总是喜欢阅读有关园林装饰、设计、摄影、旅游、美学的杂志和书籍。
一次出差,敏姐无意中读到了《我想开一家小咖啡馆》这本书。书中咖啡店老板的生活状态深深吸引了她。
“如果你想开一家咖啡店,就要做一些无法复制的东西,并精心雕琢成你喜欢的样子。”在家人的支持下,她花费多年的积蓄,自己设计装修店铺,学习烘焙和运营管理,拥有了独特的“花园咖啡馆”和“海边咖啡馆”。
为了降低成本和保证口味,店里的零食和主食都是根据自己的配方新鲜制作的,蛋糕和糕点是蛋糕房聘请的蛋糕师制作的,不同口味的咖啡豆是由烘焙师烘焙的。我们自己,花茶饮料也是用我们自己购买的原料调制的。 。
这些年来,敏姐养成了“逛店”的习惯。每次去不同的城市,她都会拜访不同类型的咖啡店,了解装修、食物口味、摆盘等,从而激发灵感,准备新的饮品和餐点。
室内不准吸烟、打牌,未经预约不得进行室内商业拍卖……这些要求都清楚地列在“花园里”咖啡店门口的小黑板上。也许对于一些顾客来说,这家咖啡店的要求似乎有点过高,但这就是Min始终坚持的原则。
“这些‘限制’是为了照顾大多数人的体验,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不可能每个人都喜欢,如果能吸引到同样想法的顾客就太好了。”她坦言,这十年的开店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也变得更加通透、豁达。我用心做好每一个环节,我的发展就会水到渠成、水到渠成。
当现代潮流文化与乡村文化、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时,迎合了当代人“为情感体验付费”的消费动机,也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新景象。
【撰稿】吴必同、郭文俊
【摄影】黄胜、黄荣杰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单位】: 吴必通;郭文俊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