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试水新业务:单点突破战略与天使用户策略解析
其次,在这些社区中,这项服务并不适合所有人。亚马逊首先以299美元的年费过滤了一位天使用户。这些天使用户对于购物环节有很大的痛点,因此他们对亚马逊提供的这项服务有很高的需求。即使这部分用户很少,但他们的粘度却很高,亚马逊从这群用户开始了整个验证和测试。
火箭发射商业思维的基本假设是,相信所有变量都是可测量的,并且可以预测未来。因此,商业模式、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都是高度确定的。相应地,精益企业家的基本假设是,它认为基本参数是难以衡量的。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用户痛点及有效解决方案。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火箭发射创业和精益创业不仅仅是方法论或具体实践上的差异。关键是基本思维有很大差异。
资料来源:转自《颠覆创新研究机构,龚彦》。美国生鲜电商Webvan破产启示录:二十年前做O2O,2年烧掉12亿美元》。7月22日。
1.3.2 创业思维
学习和学习创业不一定要创业,但一定要有创业思维,保持强烈的创业精神,并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在社会大量需要社会人才的情况下,创业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13]。
1.创业思维的定义
思维方式按作用范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般思维方法、不同学科通用思维方法、不同学科思维方法。创业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39]。 17世纪的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利恩(Richard Cantilion)首先将创业思维定义为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紧急商业判断。创业思维,作为一种对不确定性的态度,一种解决问题的理念和方法。它强调识别机会,并试图利用机会引导企业家找到一条独特的成功之路。 Eickhoff(2008)认为,创业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由主动性、创造性、从一端性组成的能力。 [40]
2、创业思维的内容
创业思维和行为的不确定性有哪些方式和行为? Saras Sarasvathy邀请了27位美国最成功企业家和美国年度国家创业奖获得者的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了两个小时的实验和采访。要求受试者回答一家想象中的初创公司创业过程中面临的10个决策问题,记录整个过程,科学组织实验和访谈过程。教科书上的标准模式。比如,他们从市场调查中不一定对新企业有清晰的愿景,也可能对新企业没有清晰的愿景。另外,创业高手创办的企业业绩并不一定比新手创业好,甚至那些成功创办公司,成功创办公司的连续连续后果的企业家,成立下一个公司不一定会成功,但总能迅速抓住机会,从手头最容易的资源入手,在没有详细计划的情况下开始行动。在创业的过程中,他们也强调与自己遇到的人和自己遇到的人的互动,并为合作伙伴的承诺而奋斗。合作比竞争更重要。 [13]
所谓创业思维,是指如何利用不确定的环境来创造商业机会。创业思维的主要内容如下[13]:
创业一:利用手头资源快速行动
创业不是从识别和发现机会开始,或者提前设定目标,而是首先分析你是谁(你的身份)、你知道什么(你的知识)、你认识谁(你的社交网络),即了解你手中有什么手段。创业经营应该是手段驱动,而不是目标驱动;企业家应该利用各种现有的手段或手头的资源来创建新的企业,而不是在既定的目标下寻找新的方法。和厨师做的菜不一样。待所有材料准备好后才能打开。更像是一个手中只剩下三件剩余法器的玩家。三残可以用什么音乐?
创业2:根据可承受的损失而不是预期收入采取行动
创业者首先要确定自己能够承受的损失以及愿意承受的损失有多大,然后投资相应的资源,而不是根据创业项目的预期回报来投资资源。毕竟,任何预期的收入都是不确定的,但失败后你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是确定的。创业者在迈出每一步之前,只应该为自己能够承受、愿意承担的投入付出代价,否则就和赌徒差不多了。在考虑投资时,要综合权衡各种成本,包括金钱、时间、职业和个人声誉、心理成本和机会成本。
企业家3:小步骤,多尝试,多尝试
勇敢的步骤可能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好处。然而,除非第一步是正确的,否则你将无法获得这种好处。第一次的概率很小,因为一个想法或计划的成功率与投入的资源数量无关,所以小步行动通常是有意义的。因为如果你能迈出一小步,你就有机会采取多个行动,而更大的步骤会增加我们遇到无法预测的事情的概率。通常,如果你在尝试一种新方法后获得成功,你很快就会被称为该方法的专家。事实上,我们今天之所以说马云是天才,其实就是因为他尝试的次数。操作失败后再次尝试,第二次尝试成功。因此,成功的关键驱动因素就是不断尝试。
创业四:不断吸引更多人加入行动
找到那些愿意投入创业项目实际资源的人,通过谈判协商缔结创业联盟,建立一个自选的利益相关网络,而不是把精力花在机会成本分析上,更不用说很多竞争分析 本质 联盟的形成决定了创业的目标。随着联盟网络的扩大,创业目标也会不断变化。
创业思维5:把行动中的意外视为好事
西方有句谚语,“如果生活给你柠檬,就把它挤成柠檬汁”。这其实需要企业家以积极的心态去主动接受和利用各种意外和偶发事件。创业过程中无法避免、不应该回避、不应对的问题。在创业过程中,你采取的行动很可能不会带来你预期的结果。这个时候你需要被友好对待,否则你会错过一些重要的事情。很多时候,意外也意味着新的机遇。当然,事故也可能意味着问题。如果可能的话,解决这个问题,你的解决方案将成为你的资产。如果这个问题将永久存在并且你无法排除,那么它将成为你采取下一步行动的基础。
创业6:以激情为行动动力
如果继续尝试,却总会遇到挫折。从长远来看,我们可能会感到震惊。我不知道我们要尝试多少次,犯多少次错误才能成功。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动力来度过这些艰辛,那就是激情。研究早已证实“激情是推动创造力的关键要素”。如果你驱动你的动机,比如激情等内部动机,而不是外部因素,那么创造性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高。热情也是消除不确定性的另一个关键。激情与我们追求成功的心态有关,即实际执行各种想法的心态。一个人对创业想法的热情可能是衡量这个想法潜力的最佳标准。它让我们了解一个人为了成功而愿意坚持到底的意愿有多大。
3、如何培养创业思维
处于起步阶段的创业者都想找到一个学习的标杆。比如已经成名的马云、季奇等人,寄希望于模仿他们的创业方法和行动策略,沿着他们走过的轨迹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幸的是,你最终会发现,除非你是马云、季奇,否则你无法创建阿里巴巴、汉庭连锁快捷酒店这样成功的公司。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即使是成功的企业家,他们针对同一个问题所采取的行动计划也大相径庭,这导致潜在的企业家非常困惑,不清楚什么样的行动更可取。虽然每种创业活动都有其不同,但创业本身并不是一门可以直接学习的知识,如何在创业活动中获取信息并加工信息,从而形成新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即创业之道。思考是可能的。总结并传授[39]。
KRUEGER(2007)创立创业学习的研究发现,潜在创业者或新创业者与有经验的创业者之间最大的区别不在于他们拥有多少创业知识或技能,而在于他们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的改变。 [41]。创业管理的“西点军校”——百森商学院的教授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成功的企业家虽然行动各异,但在思维方式上却有着显着的一致性。这是一种与一般管理思维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从高校创业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创业思维训练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9]。
①培养对现实世界的重视,提高大学生发现创业机会的能力。无论是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真实需求,还是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市场渠道发现,企业家都需要用共情去识别。创业创新已经开始换位思考,成为很多企业领袖的共识。
②培养商业价值思维,增强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和创造力。创业不仅强调发现新的商机,而且要知道“用什么方法”、“什么时候”利用这些商机来盈利。创业机会的发现、创业计划的设计、创业资源的寻找、创业市场时机的选择都是基于对商业价值的判断和比较。并创造价值,养成商业价值思维习惯。
③培养协作思维,增强大学生资源整合利用和兴趣意识。创业不是一项可以单独完成的事业,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物力、财力、技术、社会关系等资源来服务创业机会,从而达到创业目标的实现。利益共享是协作的基础。这就要求企业家具有利益共享意识,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整合利用资源,养成协作思维习惯。
④培养灵活思维,提高大学生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和主动采取行动的意愿。弹性思维,又称柔性思维,是相对刚性思维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刚性思维对于处理静态的、模仿的、简单的问题是有效的,但在不确定的环境中,遇到动态的、复杂的、创造性的问题时,思维往往处于空白状态,束手无策。弹性思维对不确定性持开放态度,并提前将不确定性纳入考虑范围。遇到问题,不是扎扎实实地去做。问题的方法就是一种方法不管用,直到问题解决为止。创业是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寻求良好结果的过程,而不确定性是创业的本质属性之一。这就要求企业家首先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创业过程中难免会认识到错误或失败。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失败,制定周密的行动计划是很重要的。一个彻底的使用它的行动计划 为了形成一个彻底的使用它的行动计划。超越偶然和运气才能实现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培养弹性思维对于创业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
⑤培养驱动过程思维,提高大学生及时调整创业计划的能力。创业的不确定性使得创业路径和目标的设定可以灵活,创业是一个发现驱动力的过程。创业活动总是以当前的发现和创新为指导,形成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和目标。在实施下一步计划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发现,驱动下一步的创业运作。当前的发现驱动因素在未来会更大。当前的创新驱动,未来会有更大的创新。创业之初,创业规划总是建立在对未来难得的了解和大量的假设之上。研究发现,驱动过程就是不断将假设转化为知识,逐步将创业规划从构想变为现实。因此,发现驱动过程思维也是企业家必须具备的一种创业思维方式。
蜗牛睡眠网:把梦想变成财富
“白天,我们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但当夜晚来临,意识在梦中徘徊,你不会对现实世界感到好奇吗?我会打呼噜,会说什么样的梦呢?”好奇的是,2015年1月,高松成立了“蜗牛睡眠”。该软件具有梦境录音机、原创催眠音乐、睡眠报告、闹钟等功能。上线后,一名17岁女孩试用该软件,通过用户微信群找到高颂,假装疯狂地说:“天哪,我以为我睡觉的时候不打呼噜,结果我用了《蜗牛眠》寻找自我,发现自我。鼾声与猪一样。我才17岁。你怎么让我结婚? ”高松依然笑道。
事实上,早期做智能硬件对于蜗牛睡眠的创始团队来说是更有利的地方。然而,2016年1月3日,网红申科在微博上推荐“蜗牛睡眠”,称“蜗牛睡眠”很猛。顶部。下载量达到6.9万,“过去五个月的总下载量”。这也成为“蜗牛睡眠”的转折点。此后,该软件日下载量稳定在2万次。随后,高松对公司的战略规划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既然软件APP的开发这么好,那么在公司财产、物力有限的情况下,就应该开发软件。如今,蜗牛睡眠已成立2年多,积累400万+用户,并完成两轮700万元融资。
来源:摘自《指点微信公众号》。他融700万捕捉350万用户的梦想和原创音乐来调整骶骨以缩短睡眠时间”,2016年10月14日”。
1.3.3 创业导向 1、创业导向的内涵
创业导向源于战略选择的视角。 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创业导向进行研究和讨论[42]。关于创业导向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但创业导向的概念被明确提出,1996年Lumpkin和DESS提出的创业导向指的是公司的战略导向。等等[43]。创业导向可能是企业组织方法的重要衡量标准,因为创业导向可以通过利用知识型资源来发现和利用机会来提高绩效[44]。因此,创业导向可以解释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有利的管理过程,因为创业导向可以通过来自企业早期和外部的信息来促进企业行为[43]。创业导向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有利于创业活动的组织决策倾向[43]。创业导向不仅描述了企业追求新事业、应对环境变化的特定心理模式,而且为分析企业整体精神氛围提供了有用的框架[45]。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使用了许多不同的术语来描述创业活动的取向,包括创业取向、实力、风格、趋势、趋势等[46]。
创业导向作为一种企业战略,有一个共性:它强调企业的创新行为,核心是新进入。主要表现为对市场机会的追求。扩张并创造价值[47]。
尽管如此,目前学者们在研究中提出的三维“创业导向”建构仍然是三维“创业导向”建构[48,49,50]。它还显示出高度相关性[51]。
2、创业导向维度
对于创业导向共识,理论界尚未形成共识,不同时期的学者提供了多种不同的理解。独立的改变一直存在争议。
美国学者米勒(Miller,1983)因其最早的创新、进步和风险承担三个构成维度而被视为创业导向研究的先驱。他指出,创业活动可以被视为创新、风险责任、前提三个关键决定性要素的组合,并认为这三个维度是一种共同的关系[52]。随后,Covin和Slevin(1989)提出,战略态势可以粗略地定义为企业的整体竞争定位。创业的战略形势对于机会较少、竞争更加激烈的恶劣环境中的小公司来说可能特别有利。针对先入为主(积极主动,积极寻求机会,如关注未来需求)、创新(创造力和实验驱动力,如创造新产品)和风险承担(如进入未知领域、创业精神的三个维度),而制定的用于衡量创业战略状况的九个问题数量表[53],在创业研究中被广泛引用[51]。
Lumpkin和DESS(1996)在三维导向的三维基础上,发展了创业导向的概念,增加了两个维度:自主性(Autonomy,追求行动的独立性)和竞争攻击性,它比冲动的冲动更好。首次提出创业导向的五维构成,并且五个构成维度随环境和组织环境独立变化。
3 创业导向研究进展
目前,创业导向研究在学术界获得了较多共识,并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知识积累的研究领域。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战略[54]、企业资源[55,56]、企业能力[57]、组织文化[58]、创新行为[59]和外部环境因素等方面。两个类别:前因研究和后果。其中,创业导向的“后果”研究已进入成熟阶段,形成了多元化、内容系统、主题明确的研究成果。学者们采用案例研究、实证研究等丰富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创业导向对企业成长的边界条件、如何影响、影响等问题。能力[60,61]、资源获取[61]、组织学习[62]以及市场导向[63]等要素在创业导向过程中转化为企业绩效、社会资本[64]过程中的中介效应。 ]、环境动态[65 65 ]企业战略[66]过程及该过程中其他因素的调节作用,以及创业导向和企业资源[67,44]、企业战略[68]、法制化组织监管[69]、创业团队特征[70 70]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着企业绩效/创新行为。这些有价值的研究不仅回答了创业导向(What)的结果,而且揭示了这些结果是如何发生的,极大地推动了创业导向及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
随着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采取哪些措施营造容易产生创业导向的环境,以及哪种机制更有利于促进创业导向的产生。创业“前因”研究日益成为该领域的热点问题[71,72]。在研究中,少数学者强调外部环境对创业倾向的直接影响,并在创业倾向出现之前将环境因素作为因变量的原因纳入到实证模型中。 [73]较多学者认为组织内部因素是影响创业导向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外部环境因素是影响创业导向形成的重要条件/调节变量[74]。 v5vwjqsjeu+gqvx3mr69fwzf/O48WMK1HRABP5OGDAKBVEQDLA1B6NGXO/H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