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超市、便利店等线下业务逐步恢复,烟火气回归
街尾、超市、餐饮店……这座大城市的“烟花”正在逐渐恢复。
商业超市:货品齐全 线下模式逐步开放
10时许,记者在农工超市柳州店外看到,十多名戴着口罩的居民以“2米线”的方式有序地排队。 “数字哨兵”系统被放置在商店入口处。居民扫码时,会显示健康码、体温、抗原、核酸情况。
“昨晚接到通知后,我们就准备了一夜,今天一早就恢复了营业。”负责人董晓芳表示,该店的经营模式从线上经营模式转变为“线上+线下”双线经营模式。 '会逐渐回归。 ”
下午1点,位于徐汇区的华永龙湖店也正式启动线下营业。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的散装果蔬、干货、干货均已预先包装、称重、贴上价格标签。 “店里的做法太贴心了,而且产品都是提前包装好的,这里的货品满满当当,感觉很熟悉,有熟悉的感觉。”又回到上海了。”王红老师说谁住在附近。
卖场经理陈伟杰表示,为了满足居民线下购物的需求,超市的备货量是平时的3至5倍。 “从明天开始,我们还将有鲜鱼和其他生鲜运输到超市。”
越来越多的超市“满血复活”,将各种应季新品带到居民餐桌上。 “今天的线下恢复,我们准备了时令蔬菜和水果。”上海大润发南汇店生鲜经理何芳说。
据光明食品集团透露,未来两周,该集团计划恢复约150家门店。届时,1000多家商户和便利店的入市率将达到80%以上。集团旗下超市、便利店将进一步做好预防性消毒、实行人员闭环管理、设置“场所编码”、“数字岗哨”等开业前准备工作,力争把引领返工,有序往复,高效返工。
据联华超市介绍,截至5月15日,联华超市和世纪联华共有1016家直营店和加盟店已完成复市。 17日,市中心多家标杆门店已正式恢复排队。打开它。
餐饮互惠:外卖“线上+线下”
除了超市,还有“线上+线下”的外卖餐饮业。
16日上午,沉寂6天后,港式茶餐厅东方路茶冰室人民广场店重新开业,实行“线上+线下”外卖。餐厅门口,“地点代码”被贴在显着位置。所有外卖人员到达后,需要扫码并留在现场工作人员身边。
位于上海市中心徐家汇的一家星巴克门店也在16日开启了“外卖模式”。记者在这家星巴克门店看到,身穿制服的外卖小哥会到店门口按顺序收货、送单。说罢,几个店员正忙着接单。
在上海的这种咖啡文化中,咖啡店的“回归”是恢复这座城市“烟花”的重要信号之一。这几天,星巴克在金山区、崇明区、徐汇区的多家门店进驻。按照各街道、乡镇疫情防控要求,门店在做好各项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有序恢复营业。
商业综合体“魔都美眼158”相关负责人于中嘉表示,158房主要为有意愿、有条件复市的商户进行培训和指导。目前,这里近一半的餐饮企业已实现线上业务。
协同恢复:观看帮助实现“1+1>2”
产业链上的制造企业需要协调。在再商的过程中,商家与平台“聚沙成塔”也是密不可分的。
发业是受疫情影响较严重的服务业之一。 15日开始,饿了么应用程序在“社区Bagia”频道正式上线。首批7个区32个小区的市民可预约理发。提供“社区理发”服务的社区位于预防区。住户可以下楼搬家。社区公共区域也将开展发际线服务。发型师和居民一定要做好防护和消毒工作。
“社区大哈伯”项目负责人王璐表示,根据市民的需求以及相关防疫政策的更新,后续服务覆盖的社区数量预计将进一步扩大。
上海环球港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环球港务公司正在积极为复工做准备。企业严格执行工人每日一次抗原检测和一次核酸检测。司机和发件人的防护需要每天检测一次,每天进行两次抗原检测。负责社区防控和复工复产。 ”
近日,淘宝天猫推出“农好上海”20项举措,通过补贴、贷款、豁免、畅通供应链循环等方式,帮助上海商家缓解现金流压力、降低运营成本。淘宝表示,该系列措施将从上海向全国推广。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相信我们能够很快恢复上海熟悉的节奏。”
新华社上海5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