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育儿经验分享:职场妈妈、全职妈妈、半职妈妈和创业妈妈的心路历程
音频⬇️
照片阅读⬇️
我女儿小米快5岁了。她的到来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我的生命中不再是唯一的,女儿成为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岁的小米,活泼可爱
为了平衡工作和育儿,在“自我实现”和“成为合格妈妈”的路上,我已经投入和探索了近5年,也经历了妈妈的各种状态:职场妈妈、全职妈妈母亲、半职母亲和创业母亲……都经历过。
这五年,可谓是我人生经历最丰富的几年。
现在回想起来,最大的感触就是:没有一个“母亲的状态”是完美的。每一个选择也都意味着某种损失,但探索这个过程本身的过程才是最有意义的。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经验。也希望能给在“工作和陪娃”之间纠结、犹豫的妈妈们一些参考。当然,也非常欢迎您与我交流。
职场妈妈
体力最轻松,心情最无聊
在小米1岁零3个月的时候,我终于做出了辞职的决定。
其实早在产假结束的时候,我就考虑辞职了。当时,看着怀里刚刚4个月大的宝宝,她根本没有勇气走出家门去上班。一整天,她都无法接受与她分离。我认为这不符合自然规律。大多数动物幼崽都与母亲形影不离。相反,人类不得不留下傀儡里的孩子去工作,成为工业社会的一颗螺丝钉。
那段时间,我对与孩子分离充满了焦虑。
但我很爱我当时的工作团队,我的合作伙伴,他们在我怀孕期间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公司的氛围特别好。
一方面是离不开的宝贝,另一方面是爱我的工作团队。当时我心里的纠结是极其激烈的。
小米从出生开始就是母乳喂养,没有用过奶瓶,也不识别奶瓶。刚上班的几天,小米开始尝试用奶瓶喝牛奶,小宝宝固执地拒绝。她哭了,我也哭了。
母乳喂养宝宝,我必须开始接受奶瓶
在各种内外部力量的情况下,我想到了一个折衷的过渡方法——带孩子去上班。
公司的朋友帮我找了房间安顿宝宝。我买了一张可以折叠的小床,然后从家里拿了一些玩具。就这样,小米每天跟着妈妈去上班。
每天等电梯的砖民里多了一个宝宝
陪妈妈干活,在临时的小床上玩耍
小米只有4个多月的时间,但它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却极其敏感。虽然我在办公室准备了一张小床,但她却从来不想睡小床。我睡着了。
只要愿意睡在车里
虽然这个方法可以暂时满足和宝宝分离的欲望,但是看着宝宝跟我一起跑,也不好休息,心里难过。
而如果下班后天已经黑了,小米就可以在车里哭到天黑,只能趁天亮赶回家。这样一来,每天在公司的工作时间很短,但是也非常影响工作。
经过两周的过渡,当小米对奶瓶没那么抗拒的时候,我决定不再带宝宝去上班了,让宝宝老老实实待在家里,我也老老实实出去上班了。
我家装了监控,随时可以看到宝宝。每次挤奶的时候我都会看监控,了解宝宝的动态。
过了一段时间,我渐渐接受了这种状态。虽然每天早上和宝宝分开的时候还是会感觉不舒服,但是当我坐在办公桌前的时候,我似乎又回到了没有宝宝的状态,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小米也接受了这个状态,知道妈妈早上要出去,晚上她会回家。
因为母乳,我推出了所有遥远的生活,那天往返于长三角内的城市。
有一次去上海出差,我背着一个工具,在工作空间里找到了母婴室挤奶。下午开学后,我就坐高铁回家。没时间去母婴室,回程火车上喝奶。
火车上整理采访资料,胸痛升到胸痛。
坚持母乳、晚上陪孩子,是我作为上班族妈妈最后的固执。
不过总有在打工的时候,很多时候工作到深夜,回到小米睡觉的时候,宝宝一整天都没有见到妈妈,心里很失落。
有一天我加班到深夜,走在大雪上,一切都很安静
回去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和孩子的关系没有以前那么亲密了。我错过了她很多时间,我很遗憾。
表面上我似乎很震惊,我接受了这份礼物。但内心依然波涛汹涌。这个时候还没有合适的机会和时间窗口。平静中突然辞职,可能会引起家人的轩然大波。
我妈第一个冲向第一个不同意我意见的人。她认为,如果你不做好工作,我可以带上,我为什么要辞职?爸爸也弱弱地认为我辞职后可能会与社会脱节,不同意我去做全职妈妈。
我不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是当时与孩子那种强烈的母子联系,还有育儿价值观我觉得告诉我现在的状态不是我理想的状态,这是非常痛苦。
在我的育儿价值观中,我认为我的母亲和孩子正在逐渐分离。
0-1岁,妈妈要全心全意;
1-3岁,妈妈的陪伴时间可以减少,但仍是主力;
3岁以后,孩子的生活中应该有更多的人物。爸爸、伙伴、祖先等等,这些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可或缺的。妈妈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的撤退;
之后,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逐渐分开,直到完全独立,彻底放手。
所以在小米工作1年期间,是我心里最烦的时期。由于需要考虑和平衡各方面,他还没有下定决心辞职。
小米1年多的时候,公司突然发生变动,我所在的部门被整体取缔,我被安排到另一个岗位工作。
新的职位不是我喜欢的工作,所以此时辞职的机会窗口来了。
最后,我决定辞职。除了孩子的怀念之外,还有一半的原因是新的岗位不符合我的发展预期。我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我认为没有成长和价值的工作上,我也不想花时间。
于是他辞了半天,才恍然大悟。
全职妈妈
内心的快乐与焦虑
辞职后,除了一些零星的事情,大部分时间都是陪着宝宝,早上陪宝宝去户外,下午陪宝宝游戏、看书。
玩滑梯、捡树叶、通常白天在户外散步
天气好的时候就走得更远,全天来户外活动
我也会带宝宝去看展览、参观书展
我和宝宝一起读字画,我的绘画生涯从女士的绘画生涯开始
当你全职带宝宝的时候,你每天都会变换花样来给宝宝做食物。
海苔芝麻燕麦片、土豆丝包、西兰花蘑菇沙拉
黑芝麻红枣、豆浆、香菇鱼蛋、蒸山药
小米粥、南瓜饼配小菜
鳕鱼蔬菜粥南瓜蒸饺
三色虾面
每天和宝宝在一起真的很幸福。我可能生来就有喜欢孩子的孩子,或者他们对人类幼崽感到好奇。我想知道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奥秘。我喜欢观察和研究他们,所以和孩子们在一起充满了乐趣。
然而,在陪伴宝宝的过程中,会有淡淡的焦虑,因为我知道,陪伴宝宝只是人生的一段旅程。毕竟,我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成为我自己。
于是在陪着宝宝的同时,我就在思考我的路应该怎么走。
半职妈妈
身心劳累,累并快乐着
在小米出生之前的那些年,我因为身体原因经常去医院。那些年我看过很多医生,但是医生惜字如金,我也不明白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所以我要自己去学习,去看看自己。
当时我看了一些中医入门的书。后来,正儿八一学了营养学,考了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认真学习的见证,工整的笔记
因为有这次经历,我想在这条路上继续挖掘。
我们村每年的村民节都会组织村民集市。我还带着自己的“不利食品研究成果”长期去摆摊。我没想到那天我所做的一切。
不公平研究的结果之一:无糖饼干
不公平研究结果之二:混合果汁
结果第三个:无糖酸奶和糖酱
摊主出现,几乎就在这条路上,不醉不归
这个摊位也迎来了一些铁杆粉丝。我觉得我的饼干非常好。她非常喜欢,还问我在微信上买过多少次了。
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想继续研究。但此时又有一个机会来到了我的面前。
主编之前在上海工作,她拿出了几本书,希望我能帮她写和整理稿件。我这样做没有任何障碍。因为我一直致力于文字,所以我对《无极》很耳目一新。
在承诺之前,我认为这将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我用左手工作,用右手工作。不料在家里,会被家里的宝宝打扰,无法专心写作。
妈妈在家,宝宝不会找别人,只要妈妈在玩就行,所以醒了就别想工作了。晚上睡觉两个小时后才能写东西。
这段时间,我每天晚上10点左右开始工作,凌晨2-3点睡觉。
有时候哄宝宝睡觉,特别累,但是脑子里记着事情,只好爬起来继续完成今天需要做的事情。
现在回想起这段时间,最大的印象就是“累”“困”,每天都疲惫不堪。
白天陪着宝宝,在家努力工作
但我该怎么办,我必须跪下。
我做全职妈妈已经有大约5个月了。接到主编后,我就开始了这份工作的半途而废。大约1年半的时间,我们写了三本书,总共30万字。
遗憾的是,这几年,鉴于当时的情况,这些书暂时无法出版。所以我们的“曲线救国”,准备做一个公众号,通过网络发表一些文章。
开始做公众号后,对时间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像以前写文章那样自由。需要定期更新、排版、学校配对。一定要注意时效性。
所以我想花更多的时间去工作,同时宝宝也想让妈妈玩。所以,那段时间,我有点不耐烦,脾气不太好,对宝宝简单粗暴。
这时,状态又开始恶化,我想是时候重新考虑了。
当工作和陪伴宝宝发生矛盾时,我总是把陪伴宝宝放在第一位。因为现在还是最宝贵的时间,宝宝的成长已经过去了,工作可以慢慢来。
于是我就暂停了工作,交给了其他人。等宝宝上幼儿园之后再考虑吧。
创业妈妈
人生开启新篇章
事实上,没过多久,小米就上幼儿园了。小米3岁后,我们决定提前让她进园熟悉环境,于是小米于2020年6月入园。
小米入园,里程碑式的一天
宝宝进园后,白天我就有了大段属于自己的时间。这个时候我才真正开始考虑我该去哪里。
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又开始做内容,被拉回出版行业。只是早年的杂志编辑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喜欢的工作。
在全职和半职的那段时间里,这本书对我带娃的过程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我一般带宝宝出去,我们的包里都会装上口袋书,或者游戏书之类的东西。我很少给宝宝使用电子产品。
当时环顾良渚文化村,没有一个做绘本、童书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于是我开始考虑在村里开一本绘本。
当时我提出这个想法后,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是我当时的态度非常坚定。首先,我非常喜欢绘本和儿童教育。其次,村里的绘本馆是一片空白。我相信还有发挥的空间。
于是经过半年的准备,我就按照自己的意愿翻开了一本绘本,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2020年12月,在他的热情下,人们并不看好博物馆的开馆。
创业之后,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工作和陪娃永远是一对矛盾,但此时我觉得处理矛盾的方法也必须进化,而不是简单地牺牲一方来成全另一方。
我开始尝试动态平衡。当你特别忙的时候,暂时放下宝宝,投入到工作中。经过这段时间,我会自觉地放下工作,多花点时间陪伴宝宝。
送妈妈去学习培训后,我陪了两天,就和爸爸、叔叔一起回家了。后来妈妈又继续学习。这也是第一次在晚上与小米分开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认为动态平衡策略是非常可行的。妈妈需要和宝宝一起成长,宝宝也需要和妈妈一起成长。
我很高兴看到这一年,小米成长了很多。虽然妈妈不能时时陪着她玩,但她却一直陪在妈妈身边。本质
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娃上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想这也是我最想传达给她的:我为了自己的热爱而工作,投入去做我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当然,我还在探索中,我的创业距离成功还很远。
但我和小米目前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状态。牛排,互相信任,互相理解,非常融洽。
昨天,有一个幼儿园的晨圈分享。你觉得你妈妈什么时候最酷?
小米的回答:
老母亲看到这颗心,心里很是欣慰,放学后,她兴奋地去买了玩具盲盒。小米带走了她最喜欢的天使。
这实在是太符合我的心了。没有什么比这个盲盒更能表达我内心的感受了。小米是天使般的存在。
在最后
今天母亲节,跟大家聊聊我这几年的经历。
从婆婆的妈妈到现在我选择创业。这次经历让我觉得没有一个角色是非常完美的母亲身份。
上班族也有优势。如果家里有一个育儿理念相同的育婴员,上班是最轻松的。还可以赚更多的钱陪宝宝去看更大的世界。
全职妈妈也有缺点,自我价值感比较低,她对未来有淡淡的担忧。经济压力完全压在爸爸一个人身上,家庭防线也比较脆弱。
半职和创业都累。他左手工作,右手工作,干两份工作。他需要良好的体力和意志力。
所以,选择什么身份,就是要结合自己的主观意愿和目前的家庭情况,找到适合自己、内心阻力较小的方式。
我也算是比较折腾。我一直在改变,为了寻找更理想的生活方式。没有孩子的时候,把我的家人(我和我爸爸)从上海带到杭州。
那时,我们已经在上海工作了6年。我们有良好的基础。工作很顺利,就买了。搬到杭州后,我又得开始租房子了。之前的工作和交往的关系都被扔掉了。一切归零,开始新一轮的努力。但当时我觉得我们必须为未来的一家三口做好准备,想要寻找更理想的生活。
成为母亲后,这几年的探索也是如此,也是在寻找我认为理想的生活。
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和孩子一起走过这一刻,没有什么比这更酷的了。
回望这些年来折腾得干裂的身躯,空空的口袋,我也可以拍着胸脯说:无怨无悔。
感谢我的孩子,让我有勇气做出选择。
母亲是女人最神圣的地位。母亲的身份,本身就是无敌的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