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从山东莱州到全球白电第一品牌海尔的创业传奇
海尔是世界大型家电第一品牌。 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经过30年的创业创新,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家电品牌。 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达1509亿元,品牌价值962.8亿元,连续11年位居中国最具价值品牌第一。
张瑞敏的创业历程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值得企业家特别是年轻人学习和参考。
1985年,有用户向海尔反映,该厂生产的冰箱存在质量问题。于是张瑞敏对仓库进行突击检查,发现仓库里还有76台有缺陷的冰箱!当时研究解决方案时,干部们提出,应该把它当作工厂员工的福利待遇。正当很多员工犹豫不决时,张瑞敏做出了一个违背“常理”的决定:召开全体员工现场会议,当众砸毁全部76台冰箱!而且,这些冰箱是制造这些冰箱的员工自己砸的!
不少老工人听后,当场落泪……要知道,那个时候,别说“破坏”东西了,企业连发工资都非常困难!而且,在那个物资还紧缺的年代,别说正品,就是残次品也得凭票购买!这样的“毁”,让所有人都感到“心碎”!当时,连海尔的上级也难以接受。
结果是一声大锤,伴随着巨响,真正唤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从此,在家电行业,海尔人砸掉76台缺陷冰箱的故事就流传开来!至于著名的大锤,则已收藏于国家历史博物馆。张瑞敏对产品质量有着严格的意识。只有严格要求,企业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遇到瓶颈,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保持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是企业发展当之无愧的风向标。
1995年7月,青岛市政府决定将红星电器公司整体划转给海尔集团。红星电器原本是与海尔一样的青岛市重点企业。后来由于经营不善,当海尔成为中国第一家电品牌时,红星电器亏损过亿,资不抵债。
此时,张瑞敏面临着一项艰巨的任务:如何经营?如何发展?那么,张瑞敏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红星电气为什么会失败?是技术问题吗?财务问题?员工问题?他认为:“红星的失败不是没有技术、没有资金、员工不好,关键是管理不够、员工凝聚力不够,缺乏有效结合现有生产要素的灵魂,而海尔的员工和干部所以,我们当前的当务之急就是把海尔文化导入红星,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无形资产可以盘活有形资产。红色明星必然会重生。”
海尔在这次文化合并中经受住了成败的考验。调任第二天,杨绵绵就带领企业文化、资产管理等五大中心管理人员进驻红星,践行“文化第一”的管理理念。随后,张瑞敏到红星全体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上,如实讲述了自己的管理经历。我要求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目标是力争2至3年内成为中国洗衣机第一品牌,最终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三个月后,公司扭亏为盈。现在,海尔洗衣机已成为全球第一的洗衣机品牌和制造商。
1998年3月,“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案例被纳入哈佛商学院案例库。张瑞敏受邀到哈佛讲授这门课,成为第一位登上哈佛讲台的中国企业家。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遇到瓶颈,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保持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是企业发展当之无愧的风向标。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