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888888
网站首页 关于乐橙真人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0-8888888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469号
邮箱: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教师非教学任务繁重:从23岁女教师跳楼事件看教师困境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4-12-17 00:44:08 点击量:

教师用来编写教案的教案书

当看到新闻中“23岁女教师卢从惠从楼顶跳下”的那一刻,江西省某县一所初中语文老师李婷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惊慌失措。 。

参加活动、转班、再次参加活动……与教学无关的活动、比赛接二连三地到来。她试图拒绝,但没有人理会。就像游戏中无尽的支线任务一样,耗费太多精力却对主线任务没有帮助。

这并不是李婷一个人面临的困境。多位不同职级、不同岗位的教师告诉记者,除了教学任务外,还要参加培训会议、填写报告、编辑公众账号、站在街上检查头盔、担任活动现场服务员、检查天然气等。安装和各种其他任务。使用应用程序签到和整理考试材料等非教学任务常常让他们感到身心疲惫。

语文吕老师家庭日常_吕研熙的家庭_上海语文老师环老师

事实上,“李婷”的困境早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中学专任教师工作量现状及标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绝大多数教师工作时间超过54小时一周,但课堂教学时间不到四个小时。一。 2019年12月,《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的若干意见》出台了二十条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的措施。三年来,全国教育部门陆续推出中小学教师“减负模式”。

但教学之外的负担依然沉重。一位从教20多年的小学副校长表示,他能明显感觉到,这十年来,教师的额外负担变得更重了。 “老师们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但用心却无能为力。 ”

向教师发送检查材料的细则

教学以外的任务

11月1日,李婷终于下定决心,给领导发信息,拒绝接下来的比赛安排。

23岁女教师卢从惠自杀的第二天,李婷看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震惊。她没想到,在另一个地方,另一个同样年轻的老师,竟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时她刚刚打完一场比赛。这已经是她这学期以来参加的第四场比赛了。但领导很快就知道了这个消息,让她做好下一场的准备。

2017年,李婷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刚入职时,作为一名新手教师,她对教学的一切充满热情。她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但工作第三年,她发现越来越多的比赛找上了她,甚至开学两个月后,就有四项赛事找上门来。每个学期,她都被要求参加各种优质课程比赛、教师技能比赛、朗诵比赛、合唱比赛……“只要我答应一次,以后每年都会有比赛来找我。”

在李婷工作的学校,在比赛中获胜,在职称评审上是一种加分。有老师会参加职称评审,但李婷暂时没有打算评审职称,主任还是劝她参加。

江苏一所公立小学的老师王楠也觉得,额外的工作占用了他80%的时间和精力,只剩下20%用于教学本身。 11月初,她接到临时通知,去学校上“关系班”(注重展示教学成果的公开课)。这学期她正在教四年级上学期的课,领导却让她去教三年级下学期的课。 ,“学生们正在学第一册,我来教第二册,这不是浪费他们这学期的课吗?”王楠生气了。她觉得这毫无意义。

王楠试图拒绝,但没有成功。 “即使有八万个理由,他们都说‘参与重要’‘排名不重要’。我教语文,综合学习、德育竞赛对我评价职称没有用,他们就是不能找人来参加。”正在寻找像我这样的单身、无子女的新老师。”

2022年,国务院教育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禁止向学校布置“公增”、“评比”、“晋级”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委托任务的通知要求各地遏制形式主义向学校转移,杜绝行政任务向校园转移的做法,但现实情况是,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任务依然层出不穷。 2023年3月2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显示,60.3%的受访教师认为。课后服务工作量增加,70.9%的受访教师认为课后服务工作量增加,教师呼吁减轻非教学负担。

今年3月,宋书文成为河南某县的一名小学英语老师。她带领三个班级,有近 200 名学生,每周上 21 节课。仅仅批改作业和试卷就需要一整个上午的时间。但最让她累的是随时待命,准备参与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宋书文脑海里闪过无数次离职的情景,她想要逃离现在的处境。今年9月底,因当地教育局借用学校场地举办最美教师活动,校长在活动前一天临时通知宋书文,将所有课程改在第二天上午。在选拔活动中,她被要求帮忙计时、举牌、拍照。当天下午,她被迫退下第二堂课,担任少先队活动礼仪小姐。宋淑文瘫坐在座位上,想起领导说过的话:“你们要把教育的辛苦当成占便宜,利用公共时间锻炼一下私下的身体。”她压抑着自己的情绪,联系其他老师调整班级,把今天的课移到明天、后天、后天。

宋书文越想越生气,“我教学完不了,还有一堆与我无关的事情,随时可以通知我去做。”她所在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宣传和行政人员,所以公众号、视频号、宣传文案等工作全部由老师们共同承担。为了撰写、修改、编辑稿件,他们有时加班到晚上11点。

做完领导布置的“家务”后,宋书文发现自己的课表被打乱了,焦虑感又回来了。当她听课时听到学生们窃窃私语时,她勃然大怒,斥责孩子:“我知道这有点‘踢猫效应’,但我尽量不让自己在课堂上情绪激动。”

山西某重点中学副校长冯传军并不认同这种师资配置的做法。他告诉记者,在他的学校,教学永远是第一位的。 “如果一个老师在上物理课,却被安排参加社会福利,他是没有办法离开的,领导不会放过他。”教师的重点始终是教学,其余的工作应由学校的二线管理部门或后勤保障部门来完成。 “如果能在不惊动老师的情况下进行,我们绝对不会让他们参与。”

不过,冯传军认为,适度的校园活动有利于缓解学业压力,文化活动不能仅仅视为形式。只是开展活动的“度”必须控制好。

语文吕老师家庭日常_吕研熙的家庭_上海语文老师环老师

教师必须手写讲义

语文吕老师家庭日常_上海语文老师环老师_吕研熙的家庭

压力从一层传递到另一层

在冯传军所在的中学里,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专职人员负责编写公账,总务部负责采购设备、采购图书、整理物品、记录归档材料等。

但李婷却没有这样的运气。从入职第一年起,她就被上级指派撰写宣传文章。每当有比赛或者需要宣传的活动,如果没有课,她就得整个下午都待在办公室里写字排版。后来,李婷索性在淘宝上花了80元找人帮她做。她开玩笑说:“学校给了我每篇文章60元的补贴,我自己交了20元,勉强负担得起。”

李婷回忆,六年前刚入校时,每年只有一两次小型比赛,但现在每年都有六七场,而且规模越来越大。 “如果其他学校这样做,而我们学校不这样做,上面的领导可能会对学校有异议,”她说。

浙江某小学副校长李牧阳告诉《神一》,学校创建公众号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宣传。在当地,学校分为两个等级:AB。 A级学校教师的年收入比B级学校教师多500元。这500块钱并不是什么大数目,但领导说:“你们学校是甲级,我们学校是甲级。” “B级”的评价会有压力。评价标准包括学业成绩和所谓的知名度或影响力。

学校中层领导也面临着无形的压力。办公室副主任、语文老师朱珊珊记得,“创文化”期间,“A单位给了我们50个标准,材料很复杂,但我们还是完成了,装进盒子里。后来, B 单元给了我们新的。”要求,标准是100。“检查明细不仅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了,还增加了新的项目,所以她不得不把完整的材料放在一边重新整理。这意味着如果有问题的话各级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重复性工作都增加到学校里,教师难免要重复工作。

通常急需材料。如果不及时准备,上级部门会来检查,学校也会受到批评。有一次,朱珊珊熬夜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还要去上八点钟的早课。 ,然后利用课间休息补觉。

压力层层加大,最后具体任务由一线教师负责。朱珊珊也为老师们感到难过。为了配合安全教育平台工作,班主任每学期至少要讲七节专项安全教育课,并且“必须在工作日上午8点到下午5点授课,如果忘记了,无法弥补”周末做。”朱珊珊坦言,班主任在学校要备课、处理学生问题、与学生交谈。安全教育平台的初衷是好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只是增加了老师的负担。

作为一名中层干部,朱珊珊感到痛苦。她能理解老师们的委屈,但她更像是一块“夹心饼干”。 “我们不仅要考虑到上面的任务,还要向下落实,考虑到老师们的情绪,看看如何分配这个任务,让他们能够接受。”

在一次校园防溺水宣传任务中,政教办要求班主任到学生家中拍照留迹。考虑到挨家挨户走访会给班主任带来太大的压力,政教办领导提议放学后将学生家长就近集合。在一名学生家中,我们一次性向多位家长宣传了该项目,并拍摄了家访照片。

可当她把自己整理的预检材料提交后,却收到了领导的回复:“材料里家访的背景都是一样的,这样不行,我们必须挨家挨户走访。”朱珊珊无奈,“我们中层领导根据实际情况,想方设法减轻老师的负担,但如果提交的材料不符合要求,受到批评的是中层领导,任务重新分配给中层领导。”

更让她郁闷的是,每逢与教育相关的社会热点事件,各级部门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消防进行消防检查、对校园内准备好的菜肴进行食品安全检查、针对厕所踩踏事件安排应急疏散演练……朱珊珊告诉记者,这种压力是看不见的,因为很多时候相关部门并没有进行现场检查,但核对账目,“有时会有遗漏,要从往年的情况来补。”

作为副校长,冯传军认为,有时候事业单位要参与政府布置的任务。各行各业的人都参与其中,而不仅仅是分配给学校。他可以理解,政府在安排工作时,很难排除教育系统,因为教师面临着教学压力。

老师通常都明白学校布置任务的难度,但肩上的担子却越来越重,没有人能弄清楚问题出在哪里。王楠能明显感觉到,现在老师在办公室谈话时,很少谈论学生的学习,而是更多地谈论“分配给他们做什么工作”。

语文吕老师家庭日常_吕研熙的家庭_上海语文老师环老师

家长签到记录

凡事“留下痕迹”‍‍‍‍

很多工作不是光靠做就能完成的;它还必须在“你能看到的地方”进行。乔英的一天从“创造数据”开始。她在山东省一所公立小学工作。疫情发生以来,到现在,她每天早上和中午都被要求统计学生的体温数据。全班有44人,有44项数据必须填写,如果市、省领导来检查,学校会提前告诉老师,以便没填完的可以赶紧补上。

此外,还有层出不穷的安全教育材料、阳光运动材料、课后服务关怀记录和学生交流材料,因为“凡事都要留下痕迹”。

“留下痕迹”还体现在“手写任务”上,比如讲义、手写教案等。加入公司前三年,乔英被学校要求手写30篇讲义,领导则要求完成50篇笔记。乔英告诉记者,有一次,领导来到办公室,拿走了老师的旧讲稿,撕下封面,当作自己的讲稿。 “原来领导也可以偷懒啊。”乔英心想:“领导也不认真。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

李婷刚进公司时,就了解到学校有“只有具有15年以上教学经验的老师才可以手写教案”的规定。距离检查日期只剩下7天了。她还有四十多门教案要完成,所以她必须晚上加班才能赶上。之后,她会把之前的教案保留下来,在检查时使用。有一次,她的教案书丢了。有几次她因为找不到教案书而崩溃了。新学期她只能抄一份新的。

采访中,不少老师告诉记者,手写教案很浪费时间,和真正备课是两码事。手写教案的目的是为了应对上级的检查,内容写在学校发的讲义上。但实际备课需要花时间整理教学思路、研究教材、补充笔记、制作PPT。乔英说,她宁愿把抄教案的时间花在备课上。

语文吕老师家庭日常_吕研熙的家庭_上海语文老师环老师

此外,收集“防溺水”活动截图、“禁毒知识问答”、督促家长分组接题也是乔英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虽然通知上写着“自愿结业”,但学校会对结业率进行统计,并发布在教师群内进行公示。 “大家都交了,唯独你没有”,这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

海南一所初中的英语老师杨璐记得,10月的一天,他们办公室的灯一直亮到晚上11点。学校要求学生“青少年法制”成绩不低于80分。教育网学习”,但学生不允许带手机进校,只能由家长完成。有的家长用尽了五次答题机会,仍然没有达到80分。杨璐只能和其他班主任一起删除并重新添加学生的回答信息,然后继续回答问题。成绩达到标准后,他才回家。如果家长未能在规定时间内上传截图,老师的成绩将会被扣除。班里有50个学生,十几位家长,她经常要打电话监督。

冯传军认为,“留下痕迹”的问题不应该一概而论。比如,市里给班主任发放特殊津贴,需要根据班主任实际工作的考核结果来发放,比如是否参加过培训、参加过会议、工作手册的完成程度、工作情况等。学生和班级的记录等。教师提交的文件将由其上级审核。抽查是评估的依据,因此一些跟踪工作是必要的。

不过,冯传军认为,各个学校的行政任务与教师绩效考核捆绑的制度各有不同。 “如果家长没有正确回答问题,班主任的奖金就会被扣除,这从逻辑上讲不通。”

教学之外的任务也让家长疲惫不堪。林慧是一名二年级小学生的母亲。她每天下班回家。检查完孩子的作业后,她开始观看学校布置的学习视频,然后签到、截图、发到群里。家长还没说完,老师就在群里催促。 “安全教育平台每学期打卡八九次,‘红领巾’(打卡)每月打一次。”林辉也想合作,但“他们都是打工的,不可能时刻关注新闻”。

江念的孩子已经上初中了。她可以理解布置打卡任务并不是老师的本意,但家长对此非常反感。只要有三天以上的假期,学校就会为孩子安排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家长带孩子到户外拍摄视频、照片。回来后,他们必须编辑视频并发布到朋友圈以收集点赞。江念觉得这些行为太刻意了。

小学生家长王同宇直言,“没有人发声,并不代表制度本身合理,只是家长怕孩子受到排斥,就忍了。”林辉甚至觉得有些活动并没有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反而成为了老师的负担。素质教育也成为了对家长的教育。平日里,林辉会积极参加涉及老师考核的手工、绘画活动。当教室的角落需要装饰时,她也会购买配件来帮忙装饰。 “其实,我希望老师少花点零食的时间,多花点时间在课堂上。”

吕研熙的家庭_上海语文老师环老师_语文吕老师家庭日常

卢老师跳楼自杀后,部分地区开展教师心理健康调查

“不乏有可做的事情”

连续参加四场比赛后,李婷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她发消息拒绝了导演安排她参加下一场比赛的要求,但导演却以“你的上级仍然会让你参加”为由驳回了她的抵制。

丈夫不理解她的苦恼,“你累什么?干脆去上班,拿着书聊聊天吧。”他曾经对李婷说过。在我丈夫看来,如果教师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尊重,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就应该无忧无虑。

但当卢从辉从屋顶跳下时,李挺也感受到了同样的尴尬和绝望。 “她或许想继续前进,但前方的压力让她无法做到;她或许想过后退,但责任感让她无法放弃一切。”李婷说。

无形的压力让年轻教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当王楠向父母抱怨自己周末没有休息,感觉很累时,父母会说:“年纪小,干活多也没关系。”当乔英谈到压力时,她的父母只会说她无知。他们意识到,倒出“苦水”不但于事无补,甚至还会造成二次伤害。它只会流回老师们的心里,淹没他们。

乔英希望父母多原谅她。 “我理解他们过去的困难,希望孩子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他们实在无法理解我们的工作内容以及各种压力带来的心理影响。”她想和父母好好谈谈。关于辞职,我只得到一句话:“你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差”。

“与其他琐碎的事情相比,教学对于老师来说是最舒服的事情。”这是采访中大多数老师的感受。每当李婷看到孩子们在周记本上写下“因为XX老师,我爱上了学习”,她就能体会到幸福。从教16年,朱珊珊认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不在班主任的时候。 “和孩子们一起谈论中文、上中文课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学校总说爱学生,但学校真的关心老师吗?我们感受不到爱,如何将爱传递给学生?”王楠觉得,只有感受到爱的老师才能将这份爱传递下去。长此以往,现在一整天都充满了琐事和烦躁,这些情绪都会反馈给学生。

但辞职显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李婷告诉记者,如果她不去当老师,亲戚们会认为她浪费生命,“无知”。除了外界家人和朋友的抵制,她自己也不愿意接受。

“老师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花了很多培训费才通过考试。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通过考试后,我们会面临今天的生活。到了我们想辞职的时候,我们已经相当老了,可能还有家庭责任要承担,而大多数人只能顶着压力和负担继续前行。

23岁女教师去世后的第五天,幼儿园老师陈悦琪接到通知,周末将返回幼儿园举办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班。会议没有邀请专职心理专家。仍然是园区领导指导如何调节情绪压力、解决工作问题。陈悦琪坐在观众席上,为千字训练的经历发愁。领导要求他们在培训结束后将心得发表在郑州教育博客上。据官网介绍,这是一个“谈论教育理念、记录现实生活”的平台。

陈悦琪叹了口气,“该做的就得做,没有什么可以少做的。”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采访的老师和家长均使用化名)

Copyright © 2002-2024 乐橙真人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07016787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