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有礼 文明健康行动启动 提升城市品质与文明意识
河北省廊坊市开展12项市民行动
6月28日,“廊坊礼貌文明健康”活动启动仪式在廊坊市时代广场举行。图为廊坊市卫健委工作人员向市民发放“清洁家园,爱健康”宣传品。通讯员 张太原 摄
河北新闻网6月28日电(通讯员 周宇佳)上午8时许,廊坊市时代广场烟头兑换点,市民在“一米面条”前排起了长队,手里拿着“一米米面条”。烟头奖杯”,等待兑换礼物。 “从早上到现在,我和孙女在路边捡到了60多个烟头,换来了一瓶矿泉水和一盒面膜,还收到了一位年轻志愿者画的画。 ”市民王淑艳说,拿着新兑换的礼物走出人群,她很高兴。 “这次活动增强了我们的文明意识,让我们更加热爱这座城市。”
今天上午,“廊坊文明文明健康”行动启动活动在廊坊市时代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由廊坊市文明委、廊坊市创建指挥部主办。以此活动为起点,廊坊市将开展“廊坊有礼貌”活动。以“文明健康”为主题,紧紧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要求,常态化开展十二项行动。
6月28日,“廊坊礼貌文明健康”活动启动仪式在廊坊市时代广场举行。图为廊坊市卫健委工作人员向市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通讯员 张太原 摄
该行动旨在号召公民从点滴小事、身边小事做起,努力当文明创建的“宣传者”、“示威者”、“说服者”、“监督者”,争当文明创建的排头兵、努力做文明礼貌的廊坊人。把文明礼貌融入公民生活,让文明行为成为公民日常习惯,通过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为决战决胜全国文明城市打下坚实基础,为加快建设文明城市作出贡献。新时代的经济强市、美丽廊坊。
开展“友善礼貌、美丽陪伴”行动,创建“文明礼貌”城市。他们加强文明礼仪普及,制定颁布了《廊坊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细则》,利用公民大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站)、社区公民学校等开展全方位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开展轮次、大规模的学习宣传活动。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培训,开展文明语言普及活动。从说“你好”、“请”、“谢谢”的细节入手,将文明用语推广到机关、学校、学院。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村庄、走进街道。开展“健康理念、文明生活”阅读推广、文明旅游推广、文明网络推广等系列活动。开展“不随地吐痰”宣传教育,从排队、礼貌待人、互助等小事做起,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开展文明公民评选活动,每月推出一批文明公民代表。
6月28日,“廊坊礼貌文明健康”活动启动仪式在廊坊市时代广场举行。图为青年志愿者参加捡垃圾、捡烟头志愿服务活动。通讯员 张太原 摄
开展“烟蒂不落地廊坊更美丽”活动——打造“烟蒂不落地”城市。设立烟蒂交换点,用烟蒂换礼品,动员组织志愿者开展宣传引导活动。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活动,推动服务大厅、室内办公室、公共场所控烟工作,营造自觉抵制吸烟的良好氛围,营造健康的工作环境。各级党政机关以“周六文明行动”为契机,继续开展“烟蒂不落地,廊坊更美丽”活动,在社区、公园、主次干道、街道等场所捡拾烟蒂。其他公共场所。
开展“公勺公筷文明就餐”活动——创建“用公勺公筷”的城市。在单位食堂、宾馆饭店、家庭全面推广“文明公勺公勺就餐”生活方式,重点开展“节俭修身”、“公勺公筷”和“光盘行动”在工作食堂、宾馆、饭店、餐厅等处树立提示牌,倡导文明健康生活理念。
6月28日,“廊坊礼貌文明健康”活动启动仪式在廊坊市时代广场举行。图为廊坊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向市民发放文明养犬宣传材料。通讯员 张太原 摄
开展“让‘一米’面条健康你我他人”活动——打造“自觉排队”城市。在医院、火车站、汽车站、博物馆、图书馆、银行网点、学校等公共场所入口、服务窗口地面设置“一米线”标志,提醒引导群众主动遵守规定。一米距离,保障健康。
开展“礼让斑马线,守安全线”活动,打造“车与人”相聚的城市。在重点区域、路口增设交通科技监控设备,推广使用机动车不让斑马线自动抓拍设备,全天候严格查处不让斑马线等违法行为。在无信号控制的路口,增设减速慢行、“注意行人”、“车辆让行”等警示标志和标线。适当添加立体斑马线和发光斑马线,提高视觉识别度。加大曝光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曝光斑马线不礼让机动车信息,对发现的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车辆进行抄送通报。与此同时,各种媒体也纷纷称赞礼让斑马线的车辆。
6月28日,“廊坊礼貌文明健康”活动启动仪式在廊坊市时代广场举行。图为市民积极参与“公勺公筷文明用餐”宣传展示活动。他们现场扫描二维码领取“文明公勺公筷套装”宣传品。通讯员 张太原 摄
开展“停车有序文明景观”行动——创建“停车规范有序”城市。加大机动车、非机动车指定停车位力度,确保车位全部指定到位,努力保证供应。引导市民停车、有序停放。开展有序停车劝导活动,制作红丝带、蓝丝带,组织青年志愿者为按规定停放的车辆系红丝带,为违规停放的车辆系蓝丝带,提醒市民有序停车文明举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不遵守停车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开展“文明交通你我同行”活动,创建“文明交通”城市。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引导公民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不闯红灯、不倒车、停车不越线,骑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戴头盔,驾驶机动车时系好安全带。教育与处罚并重,对自行车和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翻越护栏、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开展“文明交通路口”和“文明驾驶员”评选活动,发挥模范示范带动作用。
6月28日,“廊坊礼貌文明健康”活动启动仪式在廊坊市时代广场举行。图为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青年志愿者在城市文化公园内为市民测量血压。通讯员 陈彤 摄
开展“争当好兄弟(好姐妹),装扮风景”行动——打造“流动风景”的城市。分阶段、分批对出租车司机进行文明服务培训,提高出租车司机文明服务水平。加强执法,严厉纠正廊坊高铁站、廊坊北站等重点地点“黑车”、招揽乘客拼车、拒绝绕行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建立健全高效投诉处理机制,开展文明出租车服务“快照”活动,通过群众监督,督促出租车从业人员规范经营、文明服务,创建文明和谐、健康进步的出租车队伍营商环境。
开展“文明养狗、爱护环境”活动——创建“文明养狗”城市。加强养犬登记管理和日常巡查,对遛狗不拴绳、不及时清理犬只粪便等行为进行处理。同时,加大曝光力度,在媒体上揭露不文明养狗行为。
6月28日,“廊坊礼貌文明健康”活动启动仪式在廊坊市时代广场举行。图为建设银行廊坊分行青年志愿者在城市文化公园向市民讲解,在防疫特殊时期,居民要文明出行、文明就餐、文明排队,文明工作、文明生产。通讯员 陈彤 摄
开展“清洁家园、爱护家园”活动,创建“清洁健康”城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季”活动,加强公共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推动爱国卫生运动进机关、企业、社区、乡村、学校、家庭。开展城乡结合部和村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每月对死角、堆积垃圾以及公路、铁路、河道沿线进行集中整治,营造干净整洁的农村人居环境。各级文明单位要发挥表率作用,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公共卫生宣传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注意个人卫生防护,爱护公共环境,使用公筷公勺,拒绝吃野味。 、增强节约意识,珍惜物力财力,养成文明健康的习惯。各级文明校园以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食堂创建为载体,加强校园环境管理,营造干净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
6月28日,“廊坊礼貌文明健康”活动启动仪式在廊坊市时代广场举行。图为市民在市内时代广场烟蒂交换点交换礼物。通讯员 周玉佳 摄
开展“低碳生活、绿色环保”行动——建设“绿色环保”城市。广泛开展节水、节电、节气、节约粮食、低碳环保宣传展示活动。在市区组织开展“文明健康美丽廊坊”主题自行车骑行活动,宣传低碳环保生活理念。
开展“志愿者互助”活动——打造“爱心涌动”之城。建立廊坊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探索“公民下单、平台派单、志愿者组织接单”的智慧志愿服务模式,实现志愿服务精准对接,推动志愿服务走进公民日常生活。继续开展“周六文明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邻里守望、温暖社区”志愿服务。围绕社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每周开展邻里互助、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医疗救助、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上门志愿服务。组织各级党员志愿者以“走进千栋楼宇千家万户,创建文明城市”为主题,入户走访,了解社情民意,广泛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未成年人志愿服务。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小手大手文明同行”志愿服务活动、慈善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生态保护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