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创业凭8分钱利润年入30亿,打造商业帝国的传奇故事
花财经原创
不融资、不上市、不贷款。
他的生意和老干妈很相似,但又不同。
因为他60岁时才开始创业,仅用8分钱的利润,就建立了一个年收入30亿的商业帝国。
年收入过亿,利润仅8毛钱
他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勇敢先锋。
1980年初,国务院颁布了《城镇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的若干规定》。但由于当时实施细则尚未公布,个体经济又被视为禁区,地方政府仍不敢轻举妄动。
据统计,1980年,仅温州市就有无证商贩2588个。当时他们被统称为“投机者”,经常受到攻击。
直到1980年12月11日,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放了改革开放后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私营经济才开始蓬勃发展。
就在这时,一位60多岁的老人也开始了他的冒险。
1984年,60岁的王守义与儿子们商量后,拿出100元积蓄,踏上了河南经商之路。他重操旧业,卖掉了调味料“十三香”。
据说,十三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据说,当时王家的祖先有一位既精通医术,又擅长烹饪的官员。辞职后,他开了一家药店,名叫兴隆堂,专营药材和香料。
后来,兴隆堂发明了一种秘制复合调味料,甚至被带入宫中供皇室享用。这就是十三香的前身。
早在20世纪20年代和1950年代,兴隆堂的继承人王守义就从祖父那里继承了这个秘方。后来,通过完善和改进这个秘方,十三香重新回到市场。
可惜的是,从1959年改进配方并开始销售开始,到1969年左右,由于当时经济政策的影响,十三香的生意很快就被迫停止了。
至于未来的回归,那就要等到改革开放之后了,而此时王守义已经60岁了。
不过,尽管王守义已经60多岁了,但这并不影响十三香的受欢迎程度。
十三香以其价格低廉、质量上乘、口味浓郁的特点,迅速走红大街小巷。
1998年,十三香调味品集团成立。创业14年的王守义十三香,现已发展成为注册资金8000万、年销售额4亿的大公司。
然而,尽管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一包调味料的利润却只有八美分。
基于此,十三香年年持续成长。
发展至今,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集团已成为注册资本4亿元、员工近2000人、年销售额近30亿元、纳税4亿多元的企业。
在“2021贵州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老干妈以54.03亿元营收排名第6位。以此推算,王守义十三香的年销量已经超过了老干妈的一半。
“南有老干妈,北有十三香”。这变得流行起来。
努力工作并善待他人
然而,要俘获消费者的心,低廉的价格和历史底蕴显然是不够的。
“做实实在在的人,踏实做事”是十三香为人之道的根本。
为了达到良好的产品品质,王守义十三香制定了严格的工艺流程。从原材料到生产,十三香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
在原料来源上,十三香的每一种原料选材都经过严格的检验和试用,取自全国各地,甚至从海外进口。
例如山东产花椒、浙江产白芷、海南产胡椒、广东产砂仁、印度尼西亚产丁香等。
在生产工艺和技术上,“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进入工厂、车间;不合格的产品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更不允许流入市场”。这是每个十三香车间工人必须牢记的要求。 。
以亲情待人,将十三乡人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形成了向上的氛围。也是十三香不断壮大的基础。
“进了十三香的门,你们就是一家人了。”
据传,十三香视员工为兄弟姐妹,在生活、工作等各方面都特别照顾员工。例如,免费为员工提供食宿、理发、淋浴、香皂、卫生纸、牙膏等生活必需品。
此外,十三香还非常关心来公司再就业的下岗员工和困难员工。
对于社会上来厂的下岗职工,十三香会解决他们的住房、子女教育、日托等困难,鼓励他们走出下岗阴影,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再次。
这期间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相传原彩印车间主任孙保国下岗后来到公司。当他病重时,公司不仅支付他的治疗费用,在他去世后,公司还承担了他的全部医疗费和丧葬费,并将他送往医院。他领取了慰问金,同时及时安排下岗的妻子去工厂上班,并决定将儿子抚养到十八岁。
王守义曾对公众说过:“公司的发展是每一位员工辛勤劳动和汗水的结果,赚来的钱不花在员工身上,哪里去花呢?员工一定要吃好、穿好、穿好”。休息好了,不会造成任何损失。”
另一方面,十三香始终坚持“思考财富源泉,造福社会”的宗旨。
比如修路、建幼儿园,包括抗洪救灾的背后,王守义十三香集团捐款捐物的行为立马可见一斑。
由于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王守义十三香集团几十年来累计捐款超过2亿元。公司因此先后被评为“爱心企业”、“精准扶贫行动优秀企业”、“全国扶贫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
十三香的成功策略显然值得所有企业学习。
“山寨”猖獗,果断行动
当然,十三香也有误入歧途的时候。
那是在2003年王守义去世之后。
据说,王守义曾留下遗言:“公司不许多元化,不许上市,不许从事资本运作,不许他的家人从事商业活动。”房地产业务。”
然而,他的后代并没有遵守老人的遗言。
第一个越境者是王守义的孙子王太白,被外界称为第三代“接班人”。
王守义去世后,有过英国留学经历的王太白一段时间积累了数十处房产。但他实际上并没有死。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房价暴跌,他损失惨重。最后在家人的帮助下,他才得以逃脱。
不过,这之后,王太白的斗志依然很高。后来,他建议将十三香投放市场。
只是最终此事因家族长辈的坚决反对而未能成功。
此外,王氏家族第二代掌门人王引良也试图改变公司的单一化。
2009年6月8日,王守义新斗捞店在郑州市金水区试营业。
毫无疑问,此前一直从事餐饮调味料的十三香在餐饮市场拥有天然优势。当时,十三香也对新业务充满信心,并承诺在全国开设500家门店。
但事与愿违的是,新店开业后,最终却仓促关门。
值得注意的是,在那段时期,除了火锅店,十三香还进行了许多跨界尝试,比如房地产项目、广告公司、纸箱公司、贸易公司等。
但这些行动最终都没有结果。
“不听老夫的话,后果自负。”经历了多元化的惨败后,十三香的跨界脚步终于停了下来。
但当十三香打算专攻主业时,万万没想到市场早已发生了变化。此时,十三香开始被各种“山寨”产品包围。例如,“十五香”、“十八香”等山寨产品层出不穷。
为了对付这些山寨货,十三香下了很大的功夫。它甚至为许多香或独特的字符注册了商标,包括十三香。
为了恢复昔日的辉煌,王氏第二代掌门人王引良还发起了“去家族改革”。在此期间,王家的大部分人,包括他的妻子,都被赶出了局,取而代之的是能力出众的人。
为了适应信息化市场,十三香集团也开始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企业ERP、生产自动化控制DCS、质量检测等系统和电子商务的建设和连接,紧跟现代化管理。
2016年5月,王守义十三香集团新生产车间正式投产。据悉,新车间由专业制药设计院按照制药行业洁净厂房和GMP标准设计。这无疑大大提升了王守义十三香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几十年来,王守义十三香还荣获“中国国际调味品食品配料博览会金奖”、“中国调味品行业领军品牌”、“中华老字号”等多项荣誉。
2020年10月,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吸引了大家的关注,随后一条微博帖子“十二不如十三香”让“王守义十三香”随着iPhone 12的发布登上了微博热搜。
当天,王守义十三香官方微博立即回应:“不知道十二香香不香,王守义十三香绝对香,你值得拥有。”
众所周知,王守义的《十三香》至今仍是那一包香气四溢的《十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