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888888
网站首页 关于乐橙真人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0-8888888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469号
邮箱: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李佳琦落户上海引发城市抢网红热潮,多地争建直播之城

发布时间:2024-12-18 00:28:26 点击量:

“李佳琦落户上海”的消息让各大城市坐不住了。

6月底,上海市崇明区2020年第一批引进落户特殊人才名单发布。 “直播一哥”李佳琦排名第一,成为新上海人。

一时间,城市战争从“抢人才”升级为“抢网红”,甚至不少城市开始联合打造“直播城市”。

7月2日,石家庄市政府官网发布题为《石家庄市新媒体电商直播示范城市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文件,提出打造“新媒体电商直播示范城市” “3年内。 7月6日,深圳发布20条促消费措施,并提出“直播三年计划”,到2022年底,培育1000名网红主播,打造10个百亿直播基地。

据中国城报记者了解,自今年3月23日广州首次提出打造“直播电商之都”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上海、四川、重庆、菏泽、济南、青岛等地已相继提出建设“直播电商之都”。杭州、余杭、义乌、石家庄、深圳等十多个省市出台了类似的电商直播扶持计划。

似乎一夜之间,电商直播成为各大城市打开新经济大门的一把钥匙。

抢占直播行业是热点还是假热点?如何警惕投资热潮转凉?哪些城市真正有潜力成为“货运城市”?中国城报记者采访了一线主播、MCN组织从业者、直播基地负责人、专家学者等多位相关人士。

在另一个城市,工资上涨了2-5倍。

电视台的老同事都去看直播了

“为什么要从北京去杭州?最重要的原因是工资翻了两番。”

全民创业直播平台资讯栏目_全民节目_全民cctv

去年10月,90后东东辞去了电视台的工作,加入了时下最热门的直播行业。他的身份也从“北漂”变成了“杭漂”。

东东现在的公司位于杭州绿谷直播基地,他的工作是供应商主播——这个新的角色转变对他来说并不困难,因为以前他工作的栏目组属于电视购物频道。

“在杭州,主播月收入轻松突破2万元。”东东直言,高薪是他跳槽的主要原因。

以前,即使是在北京,他电视台的月薪也不足一万元,而且这几年还有下降的趋势。

“去年以来,我的老同事中约有2/3加入了直播电商,基本都成为了全职直播主。有的像他一样直接跳槽,有的自己兼职,他们的工资普遍上涨2-5倍。”东东说道。

谈及选择杭州的原因,他表示,说到电商,第一个想到的城市就是杭州。 “目前领先的标杆公司是淘宝直播,阿里巴巴总部在杭州;蘑菇街等其他主流直播平台总部也在杭州;拼多多总部虽然在上海,但距离杭州也很近。”

目前,杭州的电商体系相对更加完善和规范,比如不少供应链基地、直播基地等。东东表示,这些都有利于直播的发展。

“杭州的直播文化非常浓厚,每个商家都能看到直播间。”他认为,杭州对直播工作类型划分也很仔细,比如主播、运营、策划、场控、中控等。

直播很受欢迎。越来越多像东东这样的后腰者,成为了这个新财富故事的主角。

机构数据也支撑着这个蓬勃发展的蓝海市场。 CNNIC第4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3月,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2.65亿,占我国网民总数的近30%。

艾瑞报告显示,2019年电商直播总交易额约为4500亿元,同比增长200%。但这一规模仅占目前网络购物整体规模的4.5%。报告预计,到2022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0.3%,市场规模逼近3万亿元。

巨大的用户规模和市场前景不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创富故事,也将直播推上了“圣坛”。

图片

7月8日,在江苏连云港消费扶贫创新创业中心直播间,主播正在现场叫卖、品尝蓝莓。人物图片

出现气泡:

流量都是假的,不能指望明星带货。

但现在,对于很多从业者来说,直播已经不再是一个“时髦”的新词。

每天有3个直播平台,每个平台至少2小时——每天至少6小时的直播时间。这是李女士的正常工作。

李女士是上海一家知名国际美容公司的员工。她在英国留学,主修美容。因此,回国后,她和李佳琪一样,首先选择了拥有更多美妆资源的上海。

在李女士看来,李佳琪和薇娅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他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从2018年开始,公司强制他们学习直播,现在直播已经成为卖货的标配。

全民创业直播平台资讯栏目_全民cctv_全民节目

很多从业者都有和李女士类似的经历,通过直播实现销售的比例确实在增加。

比如,李女士所在的门店,直播间销售额可以占到当天总销售额的30%;刘力是北京某MCN机构负责人,其公司负责某领先电子产品公司的直播代理业务。他告诉记者,今年“6·18”促销实际销售额的10%来自于直播。

趋势之下,直播似乎已经成为全民狂欢。 KOL、网红、名人、各路明星带着资本排队进入直播间,带来他们的销售神话。

然而,近期,流量诈骗、“请明星带货,血本无归”的故事层出不穷。

例如,小沈阳通过直播卖酒,下单20余单,退货16单;叶一茜通过直播卖茶具,在线观看人数近90万,但销售额不到2000元;某乳液公司向吴晓波支付了60万元的坑费。 ,实际成交额仅5万元,某型号奶粉仅售出15罐……

“对于水分含量极高的,比如淘宝直播,显示的是累计观看人数。”刘莉告诉记者,直播中注水的现象确实很常见。

他回忆,今年“6·18”促销期间,23:00,一家供应商的直播间里实际人数不到100人,但显示的观看人数却达到了25万人。

“这些数据是给品牌商看的,以吸引坑费。”刘莉表示,吸引粉丝和支付坑位费是目前企业寻找直播达人合作的两种主流方式。还可以吸引粉丝+坑费。地方费合并。

追求“全网最低价”仍然是消费者愿意通过直播下单的主要原因。品牌商以为通过支付槽位费,销量就会出现奇迹,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3年培养1万名网红

城市也“抄作业”吗?

在直播行业被指泡沫严重的同时,不少城市千亿的直播扶持计划也引人关注。

记者注意到,目前已出台鼓励直播行业政策的十多个省市中,大部分都是由地方商务部门牵头。除上海、深圳外,其他省市均专门下发文件,明确提出三年期限。日程。

对于直播城市的打造,不同地方的表述略有不同。例如,重庆提出打造“直播应用之都”、济南打造“直播经济总部基地”、青岛打造“北方直播电商龙头城市”、菏泽打造“长江之城” 。 “是北方知名的直播电商发展高地”,而义乌则是“全国知名的网红产品营销中心”。

直播也被视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比如,不少城市都提到,希望直播能够赋能传统批发市场转型,帮助农民长期脱贫,推动城市“夜经济”发展。

为了吸引人才,一些城市还在土地、产业基地建设方面明确了免租、减费等措施。例如,济南提到引导基地(集群)采取减租、减费等政策吸引企业落户;义乌表示,各产业平台和国有企业可通过减免租金等方式加快“网红楼”建设,实施直播电商项目,优先保障土地等资源。

不过,通过对比,记者发现,目前部分城市虽然特色产业、GDP总量存在差异,但直播发展任务却十分相似。

以石家庄为例,其目标是三年内培育1000个以上网红经济品牌产品和服务、10000名以上网红配送专家。这与广州、重庆、义乌、四川是同一个目标。

此外,石家庄还提到,要构建市、县(市、区)、企业三级直播体系,在各县建设(新建或升级)特色产业直播基地(市、区)。

目前,石家庄辖8个区、13个县(市),这意味着未来三年,石家庄将新建或改造至少21个特色产业直播基地。在重庆,直播基地建设目标也是20个。

城市扎堆打造“直播之都”是否会导致资源过剩、重复建设?

接受记者采访的从业者和专家均表示,每个城市的经济总量、执行能力、资源都不同,直播经济发展政策无法复制。

MCN机构魔凡合伙人李卓认为,直播只是一种新的销售形式。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就不适合盲目跟风。 “未来不一定有100个李佳琦,这个城市的重点应该是把本地传统企业带入直播行业。”

图片

哪些城市将成为真正的赢家?

在各地直播新政的鼓励下,人才和机构都跃跃欲试。

“现在很多城市都邀请我们作为基地,请我们来教授培训班。”刘志武是辉煌星光的CEO,这是一家电商直播基地运营公司,目前在全国拥有北京、南京、佛山三个基地。

在谈到落地城市的选择标准时,他提到了三点:产业、人才、政策。

“没有这三点的人我们不会去。”刘志武透露,直播并不能真正“赚钱”。事实上,直播领域能够盈利的公司不超过10%。

他建议,在未来的基地建设中,我们还可以考虑采用地方国企与民企合作经营的创新模式。 “地方国企有资源协调能力,民企有电商直播能力,可以优势互补。”

一个城市想要成为“直播之都”,需要满足哪些具体条件?

全民创业直播平台资讯栏目_全民节目_全民cctv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在直播电商比价格、比供应链、比人才的阶段,“特色”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播电商的发展,影响着全市电商绩效。商业直播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一个“直播之都”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电商基因,还要在培养和吸引直播人才方面具备优势。

“我们必须注重特色。”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院执行院长崔丽丽也表示赞同。她认为,直播人才、稀缺品牌、好产品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地理位置在哪个园区或基地,这些都不是最独特的竞争因素。

因此,她建议每个城市结合自己的优势产品、品牌或产业做文章。它不可能是一个综合性的直播城市,但可以是一个细分领域小而美的直播基地。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崔丽丽表示,最重要的是职能角色的转变,从“管理者”到“服务者”,了解产业生态的构成,结合自身城市特点考虑在哪里发力,产业特色和产品优势。无论是抢人还是抢产品、抢产业,不同角度需要出台的政策可能侧重点不同,需要认真调研、严格论证。

“此外,地方政府在选择引进服务机构时也要擦亮眼睛,只有服务能力强、赋能功能强的服务商才值得政策支持。”崔丽丽说。

电商产业园建设陷入停滞

“直播城”的未来在哪里?

“一个客户在杭州附近的一个小镇拥有5万平方米的土地,他想建一个直播基地,问我怎么做,我一听就震惊了。经过三年的筹划,这个模式已经实现了。”变冷了。”百联咨询创始人、民营电商研究中心主任庄帅说。

庄帅认为,必须考虑互联网经济的“快”与城市直播基地建设的“慢”之间的平衡。

“互联网的发展非常快,很快就会成为常态。我们现在看到周期基本在3-5年左右。”庄帅认为,直播带货的商业周期可能更短,大约2年。赛马时代已经过去,市场泡沫消失,投入产出比下降。

他认为,未来直播将会像人们谈论互联网、电子商务一样成为一种常态。尤其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直播也将成为商品交易的基础设施。

当直播没有坑费,主播、商家、机构的收入没有那么高的时候,市场就会回落到正常水平。

“与直播基地类似,以前高科技园区、电商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但后来很多城市都停了下来。原因可能是投入产出比越来越低”。庄帅说道。

目前,我国有多少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尚无准确数字。大约六七年前,京东、阿里巴巴相继上市,电子商务成为产业园区最受青睐的主题。

媒体报道的一组数据就能体现当年的火爆程度:2012年初,全国电商产业园只有30多个,而到2013年底,已经超过200个。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一些电商产业园区在给各地带来产业升级红利的同时,也被指出陷入了借电商之名圈地逐利、盲目上马项目、重复建设的恶性循环。

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周平表示,全国至少有一半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存在运营和维护困难。

打造“直播之都”,庄帅建议,除了充分前期调研,不要过度规划盈利能力,还要小步快跑,建立灵活应对机制,做好转型准备。

“直播基地能否规划得更轻一些?比如采用更灵活的建设方式,即使未来试水失败,也能快速转型。”庄帅说道。

目前,疯狂增长的直播流量开始被挤出。 “直播城”火热建设的背后,是否还需要更多冷思考?对此,记者将持续关注。

主题延伸:

专家意见: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院执行院长崔丽丽:

直播带货赋能当地特色产业

现在涌入直播行业的人太多了。一些产业基地根据以往其他性质的园区进行改造,不失为疫情期间求变的一种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抓住当地特色产业,才能打开消费市场。

要成为“直播电商之都”,最重要的是要吸引大量愿意加入直播行业的人。产业园必须有MCN机构愿意入驻,也必须能让他们赚钱。如果不能引进人才,就必须准备好自己培养人才。对此,重要的是提供必要的、高质量、低成本的专业培训、稳定且有吸引力的商品供应以及各种有利于网络直播人才创造就业的政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潘和林:

完善行业生态链,建立直播电商行业智库

加强政策支持,科学制定电商直播管理标准,颁布或调整相关管理规定,可以更好地推动电商直播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此外,还将引进高端专业人才,建立以行业商协会、联盟为主体,科研机构、直播电商企业专家学者为补充的直播电商行业智库。 。打破传统零售理念,构建“互联网+实体”新消费模式,同时探索多元化支付方式,构建区域物流网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供应链,可提高消费质量和运输效率,培育直播用户粘性。

■记者:张阿强 刁晶艳

Copyright © 2002-2024 乐橙真人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07016787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