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家庭孕育趋势:95后全职妈妈比例上升,全职带娃成新常态
《2019中国家庭怀孕方式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年轻家庭中全职带孩子的父母比例明显上升,尤其是1995年以后出生的父母。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1990年代和1995年代以后出生的家庭中全职妈妈的比例有所上升(19.7%、21.8%),明显高于90年代以后出生的家庭70 年代和 80 年代。
可见,现在年轻父母更倾向于自己照顾孩子,而女性成为全职妈妈也大多是权衡多种因素后的“自愿选择”。那么,她们真的准备好成为全职妈妈了吗?
艾琳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生孩子之前,她是一家私营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虽然工作能力不错,但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她仍然选择成为一名全职妈妈。
养育一个孩子并不容易。本以为大宝上幼儿园后,就可以重返职场了。没想到这个时候小宝又来了。同时照顾两个孩子让艾琳有些不知所措,不得不推迟重返职场的时间。
不久前,艾琳终于送小宝去幼儿园了,但当她重写简历时,却发现自己的简历有六年的差距。作为一名前人力资源经理,她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那张职场门票似乎离她越来越远了。
果然,投了上百份简历后,艾琳只收到了两家公司的面试邀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Irene马上就有工作,因为对方的HR经理还必须考虑Irene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能否接受加班,能否适应。当今工作场所的快节奏。节奏等
参加完面试后,艾琳先去幼儿园接小宝,又开车去小学接大宝,三人一起回家。回家的路上,丈夫打电话询问艾琳的面试情况。得知希望渺茫后,丈夫缓缓说道:“我劝你还是在家带娃吧,你这个年纪,除了带娃,什么都做不了,别再胡闹了!” ”
事实上,艾琳今年只有35岁。她不相信自己会被职场抛弃,但在求职遇到障碍时,她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有人问她为什么要找工作。当全职妈妈不是很好吗?艾琳听到这话,总是笑着说:“我已经受够了手掌朝上的日子了,当个全职妈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不想被人称为‘妈妈’”不再了!”
全职妈妈的困境和尴尬不仅仅是被称为“妈妈虫”那么简单
在网络上,所谓的“妈妈虫”是指像寄生虫一样完全依赖家庭支持的无用全职妈妈。但事实上,在大多数中国家庭中,全职妈妈并不像“妈妈虫”那么轻松。
全职妈妈独自承担着养育孩子的艰辛和日常繁琐的家务。然而,他们对家庭的贡献和个人价值大多数时候都被选择性地忽视。
因为他们的伴侣承担了所有的经济压力,所以他们在家庭中拥有最高的发言权。回到家后,他们可以大方地说“累”。当孩子要求陪伴时,他们可以推开并说“去找妈妈!”
但对于全职妈妈来说,这一切都是不允许的。如果全职妈妈抱怨自己很累,就会被嘲笑说:“你整天只顾着孩子”。
当然,除了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家人的认可之外,想要重返职场的全职妈妈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职场门槛逐年变高,简历上的空白期成为人事经理最关心的点。由于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他们必须与精力充沛的新人竞争就业机会。在这场无形的职场竞争中,谁胜谁败一目了然。对于全职妈妈来说,如果晋升,就无法重返职场;如果退,就会被家人困住,进退不得,迷失自我。
作为全职妈妈,你必须有能力随时完美转身
1、选择做全职妈妈之前,先和伴侣明确家庭分工。
与其指望伴侣或家人“找到良心”,全职妈妈不妨提前为自己制定计划。在选择成为一名全职妈妈之前,应该与伴侣进行沟通,尽量让家庭分工尽可能清晰详细。
家务劳动和照顾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职妈妈的价值应该高于月嫂或者保姆。全职妈妈虽然不挣钱,但实际上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这一点需要得到伴侣和家人的认可。
2、始终保持学习态度,努力不被社会抛弃。
全职妈妈的生活充满忙碌,但如果不想被社会、被职场抛弃,全职妈妈就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学习的态度。
无论是默默准备重返职场,还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全职妈妈都要给自己前进的能力和信心。
3.保持自我独立,不依赖家庭
全职妈妈一定不能放弃独立思考的能力。当他们有冷静清晰的自我意识和家庭意识时,他们就不会被动地成为家庭的附属品。
每个家庭成员都为家庭做出贡献,每个成员之间应该存在平等、合作的关系。肯定自我价值、保持精神独立,全职妈妈没有理由在家庭中卑微和妥协。
法国作家波伏娃说,女人的悲剧在于,不要求她们努力工作,却鼓励她们向下寻求安慰。事实上,当女性勇敢选择成为全职妈妈时,必然意味着她们要为家庭付出更多。
然而,这种贡献不应该被低估和忽视。伴侣和社会都应该尊重和认可全职妈妈的贡献。
枕头育儿讯息:
照顾孩子和家庭是一项非常体面且要求很高的工作。请不要让全职妈妈成为每天以爱的名义被剥削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