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投机在期货市场中的重要性及长期发展历史解析
世界上,投资和投机缺一不可。打个通俗的比喻,如果投资是一笔钱,那么投机就是这笔钱的利率。
期货市场上,没有美好的事物,只有美好的时光。从价格行为来看,一切都是涨跌交替波动;从市场能量的角度来看,一切都是因果的转化;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一切都是认知和情感的偏见;从长期发展历史来看,这是一部“长期反转、中期惯性、短期回归”的历史,生生不息、永无休止。
因此,在商品金融期货市场,首先,你只能是投机者。这里没有有“价值”的好东西,只有有“趋势”的好机会;其次,不要为自己是投机者而感到羞耻。投机是投机者的一种。职业不是猜测,也不是赌博,而是工作。其工作内容是“分配社会资本”,而分配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生产。
许多交易理论在回答基本交易概念时,首先不了解不同市场的性质和功能。结果,长期以来,完全不适合商品金融期货市场的方法论被真诚而错误地介绍给了投机者。这是一个巨大的误会。从基本交易理念来看,商品金融期货市场只能是“主动、短线、集中、择时”的投机行为,而不能是“被动、长期、多元化、择材”的投资。所谓基本面、技术面、心理面、财务面、宏观面等只是具体方法论层面的差异。在基本的交易理念上,要遵循基本的投机理念。因此,对于投机者来说,时机就是一切,时机就是投机者交易的东西。
那么,时机是什么?查百度,没有定义,再查一次的机会有多大?它意味着具有暂时性的有利情况。作为商品金融期货的投机者,我对时机有一个定义:时机是高概率和高赔率的动态交集。
概率和赔率哪个更重要?在交易中,坚持做大概率正确的交易就等于100%正确吗?并非如此,交易还取决于赔率。赔率是预期利润与可能损失的比率,通常称为交易的盈亏比。为什么交易取决于赔率?因为决定最终交易表现的是期望值公式:盈利概率*盈利幅度-亏损概率*亏损幅度。如果你赢的少,输的多,那么即使你赢的概率很大,你仍然会输。因此,在交易中,概率必须与赔率一起计算才有意义。问“概率和赔率哪个更重要?”相当于讨论“我和老婆同时落水,应该先救哪一个?”,都是无聊的问题。因为在现实生活和交易中,这是一个非法问题,不能单独提出。
任何期望值为负的投注都是赌博,而不是交易,不值得参与。
人性对概率和风险有简单的考虑,但对几率最敏感。不管概率如何,只要几率低,要么你不愿意做,要么你暂时做不到。对于几率大的事情,人们有很强的内驱力,要么愿意做,要么偷偷做。人类的经验和判断大多来自对现实世界的长期观察。人生有三个家庭:胜利者、养家糊口者和失败者。赢家和输家的比例其实很小,大多数人都是养家糊口的人。从失败者到养家糊口的人,你可以通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量的变化来实现。你的努力总会得到回报,幸福的小祝福也相对容易。然而,从养家糊口到赢家,只能依靠阶段性的质变。大量的积累很难一步登天。
从一个级别跳到另一个级别就像跑车和飞机之间的区别。量的积累【速度】只是必要条件,质的突破【空气动力学】才是充分条件。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人生赢家,因为很难获得气动翅膀,这是不争的事实。
现实世界中的赢家大致有三类,对应三种模式: 大规模复制模式:做得最好的是企业家和互联网大亨。核心垄断模式:最好的是政府和寡头。阶段性暴利模式:做得最好的是广义上的各种投机者。
事实上,赢家的本质是获得某种不对称性:复制利润的核心是规模——规模大小的不对称性;垄断利润的核心是定价——排他性与共享性的不对称;巨额利润的核心是赔率——输与赢之间的不对称性。复制的难点在于一定的核心优势、成长前景、规模化可操作性。垄断的难点在于元规则的制定权、规则的强制力、规则的接受程度;暴利的难度在于耐心等待、敏锐发现和大胆把握高赔率凸机会。因此,普通人必须依靠大规模复制和核心垄断才能成为赢家。如果条件太严格,那么就是小概率事件,但人们不会放弃。谁不想成为人生赢家呢?因此,人们对赔率最敏感,优先考虑赔率。当他们看到高赔率时,总是想赌博,发财。这是合理且可以理解的。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大概率就是能看到明天的小积累。只有高赔率,你才能发财,才有彻底改变命运的可能。
由于只有高赔率才能改变你的人生,而赔率必须与概率结合起来考虑,所以我们的选择就只剩下两种情况:高赔率*高概率和高赔率*小概率。毫无疑问,第一类高赔率和高概率之间的交叉机会被定性为机会。这些机会大多是典型的趋势交易机会,可以称为凸机会。凸机会的本质是顺势而为,获得趋势发展红利。第二类高赔率和低概率的交叉机会被定性为机会,而这种机会往往会被否定,因为这样的机会大多是典型的逆势抄底交易。然而,在某些条件下,这个机会是微笑的机会。它的秘密就在于概率的转化——小概率转化为高概率,形成微笑曲线。微笑机会的本质是创业,你得到的是潮流创造的红利。
机遇是时机带来的,机遇就是机遇。概率和赔率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时机的关键要么是高赔率要求下的高概率变换,要么是高概率要求下的高赔率变换。
成功的交易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普通人不同。就机会而言,我认为区别在于成功的交易者都是从逆向思维开始的。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把问题说清楚真的那么容易吗?例如:什么是逆向思维?为什么要逆向思维呢?如何逆向思维?如何将逆向思维转化为有效行动?
市场上的大多数时间,概率和赔率分布是均匀的。更准确地说,它们是模糊的。想要得到理想的机会是很难的。原因很简单,没有人是傻子。我们进行最简单的概率和赔率的极端定性组合,可以分为四个象限:
1.高概率*高赔率; 2.高概率*低赔率; 3.小概率*高胜算; 4.小概率*低胜算。你选择哪一个?
我当然选1。恭喜你,你的智力水平正常。之所以说一般,不算优秀,是因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判断能力。如果你认为你知道概率和赔率这两个词,并且感觉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好,那么它确实是一种知识。幻觉。许多交易理论和专家经常指出,交易者不应该考虑赔率和概率问题。在我没有深入思考人性问题的时候,这个建议显得非常有道理。然而,当我后来逐渐了解人性时,我觉得这种建议是有道理的。指导无法摆脱居高临下的傲慢和泛化偏见。其实,即使是一个正常的普通人,在考虑机会问题时,也会考虑:一是价值是否高[赔率],二是风险是否高[风险],三是可能性是否高[概率]。 】】。在正常人的评价和决策体系中,第一个组合叫理想、梦想、努力;第二个组合叫理想、梦想、努力;第二个组合是事业,别无选择,只能忍受;第三个组合是梦想,如果实现了,就暗自努力;第四种组合是有病,没有前途,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做。他们会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因此,在机会领域,试图时刻比别人聪明往往是行不通的。
天下生意受两条铁律:一是一切生意都建立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钱财不能偷;二是一切生意都建立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第二,所有生意都需要低买高卖,不能亏本做生意。可见,赚取高额利润或购买廉价商品等良好机会是由对手决定的。只要对手不犯“定价错误”,我其实就没有机会,除非我能强行买入和卖出。从投资角度来看,“错误定价”意味着当前价格偏离内在价值,但从投机角度来看,“错误定价”意味着对当前价格未来走势的认知出现错误。那么,什么情况下对方会对当前价格的未来走势产生误解呢?这是投机者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逻辑上讲,正常情况下的正常判断是很难犯“定价错误”的——没有人是傻的;异常情况下的正常判断很容易构成“定价错误”——人都会犯错误;异常情况下 异常的判断很容易发现“错误定价”的机会——对手的错误就是机会。这是基于人性弱点信念的逻辑推论,违背常识。
机会确实是有的。首先,需要耐心等待,其次,需要被发现。任何市场危机都是人性反应过度的产物。没有过剩,就不会有危机,也不会有泡沫。这是常识。疯狂的起起落落,既幸福又心碎。事后回想,他们常常给人一种强烈的被操纵的感觉。在期货市场上,大资金或大机构操纵正常人性,用“价值、供求、宏观、趋势、事件”等强有力的解释和刺激性语言来说服公众,包装“新价格”,并给出“价格”。新的概率和赔率”创造“新的成功故事”,让公众踊跃参与,形成惯性的“正常判断”。最终,反应过度的“正常判断”成功把大众培养成了韭菜。
然而,在真正的投机者眼中,趋势越强,趋势方向内生的脆弱性就越大,潜在的盈利和损失会变得越来越不对称,即反应过度会导致方向性概率和获胜和损失损失。概率同时变化:一是概率变换——当大多数人看涨做多或看跌做空时,方向概率会相应改变。由于力量逐渐耗尽而开始转变为多头多头(空头多头),即原来大概率的方向会出现拐点,向低概率的方向移动;第二,赔率不断恶化——由于大多数人对价格方向的追求,对市场风险溢价的要求越来越低,必然导致原有价格方向的赔率越来越低、恶化。投机者是那些敏锐地发现“机会”的人,在普通人反应过度的“危机”中,普通人的正常判断给出了错误的定价。
常识是一种平面的描述生活的语言,而知识是一种具有逻辑结构的事实语言。因此,常识往往存在“不一定正确”的危险。比如:“买底挑顶”一直为常识所诟病,但如何解释巴菲特“烟头”和索罗斯“堵”的成功事实呢?与常理相反,在危机和泡沫时期“买底挑顶”在大概率、高胜算的定性判断上是绝对正确的,也正是因为有很多“不买”的建议和教育。抄底挑顶”,投机者才能从容地抄底抄顶(这是另一种人为操纵)。
那么公众在过度反应过程中的决策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正常人的错误是:一是随波逐流,不了解概率和赔率动态变换带来的危险,变镰刀为韭菜;二是抄底找顶,没有耐心等到概率大、胜算大的时候。随着变换交集的出现,概率变换的时机被遗忘,陷入了尾部风险。
反应不足的“机会”是短期和长期认知和情感偏见的“危险”。历史很清楚,为什么现在就这么困难呢?因为历史是人为的解释和重构,现在是条件约束下的冒险选择。说明重建需要智慧和理性,而冒险的选择则需要勇气、责任和决心。
人类的认知和情感总是以现实为第一参照系。只要当前的价格随着预测的未来走势出现异常波动,人们总会屈服于眼前的强大关系,暂时明智地放弃未来。计划。人类的短视和现实主义是进化的成果。因为当前的现实比未来的期望重要得多。当大多数人遵循这一进化思维法则时,机会就开始萌芽。
在反直觉人士看来,在趋势环境下,面对短期的逆势调整时,大多数人的认知和情绪都会对未来趋势的走向产生偏差和错误。正是这种偏差提供了大概率和高赔率的交集。那么为什么那些违背常识的人会认为自己站在未来趋势的正确一边呢?他的信念从何而来?事实上,反常识者的真正自信来自于两件事:一是对人性弱点的“偏见信念”。人们认为,在趋势环境下,大多数人会出于进化本能而对短期不利波动做出系统性反应。对未来趋势“反应不足”的决策和行为。二是对趋势的“概率信念”。从趋势和波动的概率来看,未来价格向趋势方向发展的概率很大。当然,短期反向波动只会提供高赔率。至于未来的方向是否一定是走向趋势,这其实是一个非法的问题。违背常理的人和正常人的区别,不在于未来的绝对确定性,而在于对当前趋势方向和波动方向的不同概率和赔率判断的相对性。
事实上,所谓潮流,就是一段“从普通人对潮流变化反应不足开始,不断被教育,同时通过教育了解潮流,影响、强化潮流,直到对潮流反应过度,而不断被教育”的历史。最终会被逆转。”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正常人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对于信息的基础材料采取了眼见为实的原则,而对于信息的基础材料则采取了当下有利于生存的原则。来反馈信息。因此,在不利的当下,选择相信未来的不确定性,采取保守的思维和行为;在有利的当下,选择相信未来是确定的,并采取乐观的思维和行为。正是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反应不足-过度反应”的钟摆偏差,导致机会在高概率与高胜算的动态交汇处出现。
逆向思维不是与大众相反的思维,而是反映大众思维的一种思维。
因此,当我向学生解释交易中的常识和逻辑时,我告诉他,常识是,当天气显示你提到的信息时,大多数人都会回去取衣服,但确定性逻辑是,当天气出现你提到的信息时,大多数人都会回去取衣服。雨不下来的时候,你要勇敢地把衣服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