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888888
网站首页 关于乐橙真人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0-8888888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469号
邮箱: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幼儿园小班阶段如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策略

发布时间:2024-12-19 00:07:13 点击量:

我们关注孩子的自理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对食物不挑食,能使用餐具,主动洗手,自己穿脱鞋子,能在帮助下穿脱衣服。第二,辨别正反面、里外等。第三,其他能力,比如会穿珠子、叉水果吃等等。

笔者通过观察和访谈,了解了幼儿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结果显示,部分小班幼儿存在饮食习惯不良(挑食、用手抓饭、等大人喂饭等)、卫生习惯不良(早晚不刷牙、把脏东西放进去等)。随意张口等),生活自理能力弱。

营造真实的居住区环境

我们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通过巧妙利用生活区域,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之所以选择从生活区入手,是因为生活区是一个狭小的“生活空间”,材料是幼儿最熟悉的;而且生活区的活动更多是自助式的,生活区的物资收集对于孩子的自理能力非常重要。能力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作为“日常生活”的缩影,幼儿可以在生活区练习各种生活技能、技巧和各种实践活动。

一是根据儿童自理能力的发展,有针对性地营造生活区环境。生活区强调真实性和清晰性,操作简单明了,方便孩子归纳、挑选和放置。在生活区,需要给孩子提供真实的、现实生活中的材料供他们操作;生活区的布局应温馨、可操作,并应靠近水源,方便儿童操作;应提供儿童可以操作的围裙、手套等。生活辅助用品;必须提供适当的安全提示,并且电器必须放置在距离幼儿安全距离的地方。

幼儿园穿袜子教学_幼儿穿袜子的目标_幼儿生活穿袜技能

其次,充分发挥图标标志的引导作用。针对小班幼儿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为他们营造一个带有图标、符号的生活区环境,提示他们的自理行为,让他们了解活动流程并组织储存按顺序和数量排列。

其次,要注意物资的运送。注重材料的逼真、有趣。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熟悉的生活经历和游戏形式最能激发他们自助服务的兴趣。例如“我给娃娃穿衣服”——提供娃娃和不同款式的衣服,如扣子的、拉链的、套头衫等,供孩子自由使用。 “喂娃娃”——提供娃娃图案的瓶子、勺子、碗,以及不同材质的食物,让孩子在喂娃娃的同时感受到长大的感觉,培养自己吃饭的习惯。

注意材料的安全性。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健康放在第一位。因此,生活区角落放置的材料必须安全、无毒、清洁。

比如一些布娃娃需要经常清洗,筷子、夹子也要光滑,避免划伤幼儿。串珠活动深受幼儿欢迎,但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多加注意。

注意材料的层次感。孩子的个体差异很大。教师不得提供“一刀切”的材料。

幼儿生活穿袜技能_幼儿穿袜子的目标_幼儿园穿袜子教学

例如,为了训练孩子精细动作技能的发展,我们创造了不同难度的捞方珠和捞圆珠的活动。孩子可以从易到难进行选择,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

在选择和放置材料时,我们可以考虑“精细运动技能”和“自我照顾”等方面,以提高孩子照顾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跟进材料,及时调整指导

生活区物资的摆放并不需要一次性投入,而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例如,为了发展孩子的精细动作技能,我们放入了舀珠子和拿珠子的材料。然而老师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经常把球珠撒在桌子和地上。因此,老师在保留原有材料的基础上,添加了方形珠子,这样可以增加珠子与勺子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任务难度,让部分孩子更容易完成,从而继续挑战舀圆珠的活动。

在生活区孩子们用叉子吃水果的活动中,老师发现有1/4的孩子在吃之前经常把叉子上的水果滑到地上。因此,老师放入了不同形状和厚度的泡沫材料,以方便孩子们练习叉子动作。

后来老师发现孩子们分叉的能力有所提高,但主动吃水果的孩子却不多。于是,老师在生活区的墙上贴了一张“小鱼吹泡泡”的材料(每条小鱼都有一张孩子的照片)。当孩子吃完水果后,他在属于他的小鱼上贴了一张蓝色的贴纸。彩色气泡。有趣的气泡吸引孩子主动吃水果、喝水。当孩子们离开公园时,他们会高兴地数数看谁的泡泡更多。

当孩子们开始自己吃水果时,老师发现有些孩子不洗手就吃水果。因此,如何让孩子独立洗手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老师在卫生间展示了洗手流程图,并创作了洗手童谣,帮助孩子们理解并记住洗手的要点。 “挽起小袖子,洗小手,搓手心,搓手背,搓手指缝……”生动的儿歌游戏中的动作,孩子们很容易记住。更愿意洗手。

在培养穿脱衣服的技能时,老师发现小班的孩子一开始不会穿脱衣服,主要依靠老师的帮助。我们首先在生活区放置叠衣服的材料和流程图,培养孩子的叠衣服能力。在后续的发展中,我们陆续推出了“娃娃穿衣”材料,并在操作过程中帮助孩子练习穿脱套头衫的技巧。

幼儿园穿袜子教学_幼儿穿袜子的目标_幼儿生活穿袜技能

将生活区与其他活动融为一体

生活区的材料和活动都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经历。生活区发现的问题也可以融入日常生活、小组教学等活动中。

与其他区域活动相结合。幼儿园教育具有整体性和渗透性,同一个活动或材料往往可以满足多种学习需求。生活区的很多内容可以而且需要与其他区域的活动结合起来,给幼儿更多的生活体验。例如,娃娃屋使用的装饰项链可以共用生活区的串珠活动作品,生活区的纸条可以采用艺术区的剪纸作品。这样,可以整合各个领域,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与教学活动相呼应。教学活动的开展也离不开幼儿生活经历的支持。在生活区,孩子们轻松、自主、自由的状态最能真实地呈现他们的直接体验。生活区域和教学活动的优化整合让孩子们能够更有效地学习。因此,可以根据孩子在该领域的兴趣和需求来捕捉集体教学的价值。

在生活区的活动中,我们发现有的孩子经常不能按照图解打包材料。因此,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孩子们建立一对一的任务意识。同时,他们与孩子们讨论如何解决发现的问题。有的孩子要求仔细观察图片,然后找到图片上的材料;有的孩子打扫完后要求检查;还有孩子要求查看值班的学生。最后,孩子们商定了具体规则。慢慢地,生活区的物资变得整齐起来。

全天整合幼儿体验。陈鹤琴指出,会给孩子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刺激、什么样的印象。因此,我们坚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孩子舀珠子的经验与自己的吃饭能力结合起来,食物散落的越来越少;有图表参考班级物品的包装,可以进一步巩固孩子的一一对应和组织能力。

巧妙利用生活区域,营造人文情境环境,让孩子从细节中体验生活,可以不断提高孩子在特定情境下的自理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青秀幼儿园)

《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01日第3页

Copyright © 2002-2024 乐橙真人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07016787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