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集团第四次冲击港交所IPO,2023年营收增长51.1%,门店遍布27个省份
绿茶于2008年在杭州西湖畔开设了第一家店,定位休闲中餐厅,是江浙菜的代表品牌之一。截至2024年6月11日,绿茶门店382家,分布27个省份。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绿茶集团营收分别为22.93亿元、23.75亿元、35.89亿元,2023年同比增长51.1%。
第四对IPO的影响
绿茶餐厅于2021年3月提交首次上市申请,计划在香港主板上市。但由于材料错误,招股说明书在6个月后失效。
2021年10月,绿茶餐厅再次提交上市申请,并披露了2022年3月7日通过上市听证会的招股说明书,但申请材料再次失效。
2022年4月8日,绿茶餐厅第三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此后一直没有进一步进展。
时隔两年,绿茶餐厅重启香港IPO,第四次登陆港交所。
绿茶集团开办绿茶餐厅的想法源于联合创始人王勤松先生和陆长梅女士2004年开设绿茶青年旅舍时的经历。
彼时,“绿茶”尚未成为网络热词。王钦松和卢燕在杭州西湖畔和龙井茶园开设了绿茶青年旅舍,同时为来来往往的背包客提供优质低价的融合菜肴。
久而久之,绿茶青年旅舍的融合菜品就成为了营业的最大亮点。结果,餐厅里的客人已经超过了客人的数量,还吸引了马云、丁磊等名人前来打卡。
嗅到商机后,王钦松和卢燕顺势而为,于2008年正式开设了第一家绿茶餐厅,立即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古色古香的木结构建筑、西湖边汹涌的人潮、每人40至50元就能享用到的中式融合菜品,让绿茶餐厅迅速“出圈”,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餐厅网络,成为第一家一代“网红”。
截至目前,创始人王钦松、陆昌梅夫妇及其各自的实际控制信托为绿茶餐厅的控股股东。两人合计控制绿茶餐厅65.8%的股份。
绿茶餐厅唯一外部机构股东为2017年入股的全球私募市场投资管理公司Partners Group Holding AG(以下简称“Partners Group”),持股28.2%。
年收入近36亿元
2008年至2017年,绿茶餐厅陆续开设了73家餐厅,从此走上了一条快速扩张之路。
2018年和2019年,绿茶餐厅分别新开34家和60家餐厅。 2020年逆势新开23家门店。
最新招股书披露,2021年至2023年,绿茶餐厅总数从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236家增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360家,复合年增长率为23.5%。其中,2023年将新开业89家餐厅。
与此同时,三线及以下的绿茶餐厅门店数量逐年增加,占比也逐年增加,从2021年的35家(14.8%)增加到2023年的89家(24.7%)根据规划,绿茶餐厅2024年至2027年将分别新开112家、150家、200家和213家餐厅,开店重点也将集中在三线及以下城市。
业绩方面,2021年至2023年,绿茶集团营收分别为22.93亿元、23.75亿元、35.89亿元,2023年同比增长51.1%。2021年至2023年,调整后净利润绿茶集团利润分别为1.38亿元、2500万元、3.03亿元调整后净利润率分别为6.0%、1.1%和8.5%。
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休闲中餐厅品牌中,绿茶集团按餐厅数量排名第三,按收入排名第四;在专注于提供融合美食的休闲中餐厅品牌中,绿茶集团的收入排名第三。是最大的餐饮品牌。 2023年绿茶餐厅将占据0.7%的市场份额,较2020年的0.5%有所增长,人均消费在50元至100元之间。
对于餐饮行业来说,餐桌周转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代表着餐桌的重复利用率,关系到餐厅的营业销售额和利润增长。 2021年至2023年,绿茶集团客单价分别为60.5元、62.9元、61.8元;翻台率分别为3.23次/天、2.81次/天、3.30次/天。
餐馆市场
从行业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餐饮市场。中国餐饮市场总收入将从2019年的4.7万亿元增至2023年的5.3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1%。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中式餐饮市场总收入将达到2.93万亿元。预计2023年至2028年中式餐饮市场将以6.9%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稳定增长,2028年达到4.1万亿元,保持其作为中国最受欢迎菜品类别的主导地位。
随着众多餐饮品牌的加入,休闲中餐厅市场也高度分散。 2023年,前五名品牌将占休闲中餐厅市场总收入的约4.0%。 2023年,公司绿茶品牌餐厅实现总收入近36亿元,在中国休闲中餐厅市场的市场份额为0.7%。
绿茶集团本次IPO募集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扩张餐厅网络;建立中央食品加工设施;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和相关基础设施;并用于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四创”IPO的第一代网红餐厅能否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我们拭目以待。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