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米粉与地方美食文化:从高中早餐到地方特色
不是吃货,更不是美食家。
但他们喜欢吃而且能做到。这可能是大多数中年男人的共性。
因为上次洪水的时候,一个朋友对豆饼的思念,勾起了我聊聊祁阳吃的欲望。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也不知道从哪里结束。
咱们随便聊聊,先从大家最熟悉的祁阳米粉说起。
说来不好意思,启阳米粉,说实在的,我大概高中的时候每天早上才吃过。
我的家乡是小金洞。
初中毕业之前,早餐基本不是米粉。
我高中就读于祁阳三中。
当时学校还提供早餐。上过高中的人都知道,那时候学校的早餐是多么烦人。
那时没有封闭式管理,所以我们基本上不去食堂吃早餐。
当地一位居民,大概姓文,在学校与无锡公园交界处的墙边搭起了简易帆布帐篷,卖早餐。
那时候只有面汤。
我高中一年级的时候,一碗是10美分。到了我高三的时候,每碗要20美分。
大专时,他在衡阳。
衡阳和祁阳的口味基本没有区别。
早餐也是以米线为主。
只是大学生活并不比高中生活好多少。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仍主要在学校食堂就餐。
衡阳赛区有两个食堂,我们基本都是去第一食堂。
米粉可以吃两三两。
汤汁清澈水润,没有任何油腥味,更没有任何腥味。
更难理解的是,女孩子一两两就饱了,男孩子两三两还饱!
1995年,我参加工作后,祁阳的米粉开始涨到50分钱一份。
当然,这个时候吃米粉比学生时代自由多了。
汤面、红烧面、牛肉面、鱼头面、辣椒炒面、猪脚面、鸭面等等,我都吃了。
如果你认为某件事是理所当然的,你甚至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
我每天早上就这样吃,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也不觉得启阳米粉有什么可爱的地方。
价格逐渐上涨。静静地、微妙地滋润事物。
每碗米粉的价格从一元到一元半,到两元,到两元半。
现在有三块汤面。
直到有一次,一位同学从外地回来。
这位同学已经在那里好几年了。
他回来后,我们去李家坪火车站接他。
从我上车的那一刻起,哥哥的情绪就很低落,不像是很多年没见了。
到了祁阳县城后,哥哥叫我去洛口门吃米线。
好家伙,一坐下,就很客气:红烧粉,两块,加葱,蒜,辣椒灰。
两块上桌后,朋友拿起炒好的瓜子吃了起来:醋黄瓜、腌萝卜、腌豆角、姜丝、海带条。
还有辣椒油!
用力搅拌并用力啜饮。
三分钟后,碗底空了,连汤渣都没有了。
我傻眼了。怎么会有这样的吃法?
我的胃口被吊起来了,我的话匣子也被吊起来了。
同学对我们说,你们不知道你们有多想念外面的祁阳米线。
他们那里也有米粉,不过没有我们祁阳米粉浓烈。
身处福中,不知福,当权者惑。原来,祁阳米粉有这样的说法。
我不知道祁阳米粉的加工过程,也不知道为什么祁阳米粉更有嚼劲(听说加工过的米更有嚼劲)。
但我知道,近年来,祁阳有关部门对祁阳米粉的加工生产进行了很大的管制。
那么,祁阳米粉也算得上是祁阳的一张名片吧?
祁阳米粉价格持续上涨可以理解吗?
曾在桃竹中学工作数年。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和全哥、戴哥、江哥每天早上都开车去县城吃早餐。
我几乎吃遍了县里所有比较大的早餐店:
白马的肉铺面店(一开始不叫这个名字),辣椒炒米线是必点的。味道不错。辣椒炒得半熟,最适合吃瘦肉,嚼着辣椒了。最重要的是食材新鲜,红猪肉、青辣椒很容易勾起你的食欲。
白马村附近还有一家很受欢迎的早餐店。这家店的油条都是现炸的,不用煤炉,用的是电锅。刚出锅的油条金黄金黄,真是诱人。
油条与汤面的搭配,就像北京人的油条与豆浆的搭配一样,完美的组合。
西北农贸市场有一家周记鱼头面店。生意兴隆,去了之后通常要等一段时间。
鱼头煮成面条时,汤色黄而浑浊,还带有豆腐色,这是极品。
不过鱼头粉有刺,吃起来有点麻烦。得费心了。
还有焦山路百胜早餐店、老工会附近的老增早餐店、人民西路贵州老羊肉面店、老神龙宾馆早餐店、财政局门口早餐店、罗口门玻璃晚餐店米粉店,臊子的配制有很多种,米粉有不同的口味,卤水的配制也有自己的秘方(如果记错了,请勿喷)。
新兴路上曾经有一家半边天早餐店,他们的炒面也算不错的。
不干不湿,不咸不淡,煎时不粘,吃时不油腻。
然而,近两年它却消失了。
不知道该搬到哪里。
妻子曾对我感叹:一切生活用品都应该便宜。
对于水和电来说也是如此。
当然,这也包括早餐桌上的一碗米粉。
汤面三块钱一份,红烧面四块钱一份。虽然比几年前贵了一些,但我还是觉得可以理解。
你看,白水到观音潭的公交车从一元涨到了四元。
可以做什么。
以正常的心态去吃早餐。
启阳米粉真的很好吃。
2017/7/8 1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