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非共和国传统舞蹈: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样
【中非共和国的传统舞蹈:跟我们的文化交流活动其实还蛮多的】
前言
这里的中非不是指非洲中部地区,而是指中非共和国。
中非总面积约62.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们四川加上安徽的面积),总人口约580万(人口我们无能为力,总常住人口我们四川、安徽大概是1.45亿)。该共和国是非洲大陆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东与苏丹和南苏丹接壤,南与刚果(布)和刚果(金)接壤,西与喀麦隆接壤,北与乍得接壤。它的首都是班吉。
[中部非洲位置指示]
中非大陆国家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与法国的历史渊源——实际上就是法国的殖民历史。以中非为例。从1891年成为法国殖民地到1960年8月宣布独立,已有近70年的时间。当然,熟悉非洲近代史的朋友都知道,独立就是独立,但并不意味着就能实现独立。这些国家在彻底脱离殖民历史后,在政治、外交特别是军事、经济方面仍将与法国等欧洲国家保持脱节关系。
这里我们只选取咖啡、木材、棉花、矿产等有代表性的东西来和大家聊聊中非这个大家都不是很熟悉的国家。
【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
1.喝不完的咖啡
咖啡是中非共和国可以持续出口创汇的农产品之一。作为外来作物,没必要想太多。大概率是法国带来的。 1910年左右,中非共和国和其他几个中非国家被划入法属赤道非洲。一些法国特许公司开始在中非大规模开发种植园,将三种作物种植在中非。非试种:咖啡、天然橡胶、棉花。
[中非:正在种植咖啡苗圃]
结果当然并不令人意外——这些作物不仅能在中非种植,而且产量和质量都非常好。因此,经过大约100年的咖啡种植,中非形成了两大区域,主要是西南和东南部。作为咖啡主要产区,咖啡出口自然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
[即将成熟的咖啡豆]
以2022年为例:
中非共和国正式成为世界第十大咖啡豆生产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今年中非共和国咖啡豆总产量约为30.7万吨。据估计总人口约580万,人均年产咖啡豆53公斤。不过,从品质上来说,中非咖啡肯定不如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非洲国家,但注重性价比,出口到欧美大型咖啡饮料公司。
[中非:正在干燥的咖啡豆]
2. 无尽的木材切割
中非共和国也能出产一些钻石(即宝石级天然钻石),但好景不长,因为储量太少,无法与非洲那些钻石储量较大的国家相比。但相比之下,中非共和国的木材资源不仅丰富,而且是可再生的——只要留意开采进度,及时补种即可。
【中非热带雨林】
中部非洲森林总面积约10.2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6%。这里盛产一些热带名贵木材,如桃花心木、乌木等我们大量进口的树种。进入21世纪后,中非共和国林业工业发展更快。 2000年至2001年,正式超过钻石,成为中非共和国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当然,也存在问题:缺乏经验,导致只砍不栽。曾经超过13万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积迅速萎缩了近22%。
【这是肆意砍伐森林的结果】
2008年,中非共和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颁布了第一部森林法,其中提出了三个最重要的要求:
【在精心保护、合理开发的同时,不仅森林资源丰富,动物资源也非常好]
中非共和国现有森林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南部的乌班吉河和桑加河流域。现阶段可开展木材开采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从2021年开始,中非共和国木材出口金额正式突破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亿多元,相当于人均通过木材出口赚取的外汇120多元。
中非共和国前三大国际木材客户分别是:美国,占比约39%;法国,占比18%左右;和德国,占比约14%。但难度也相当突出:作为内陆国家,木材只能通过水路和陆路运输到有港口的国家,然后通过大型运输船出口。
【他们不是探险家,而是前往伐木场的全副武装的工人]
3.无尽的棉花
棉花是中非共和国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主要种植区位于乍得盆地北部和西北部。此外,中部和中南部的乌班吉盆地也是棉花产区。
中非共和国棉花种植面积约5.5万公顷,年产量约4万吨。目前的产量无法与 20 世纪 90 年代相比。当时,中非共和国境内至少有6万多公顷成熟棉田。全国有6个省区适宜种植棉花。棉农近20万,从事棉花种植的人口达数百万人。种植方面,约有200万人从事与棉花产业相关的工作——占总人口的30%以上。
【中非棉花采购季】
那么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依然是非洲大陆经常上演的熟悉剧本——内战。 2013年中非共和国战争以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大多数本应下地干活的农民被迫放下农具,拿起武器。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下降。例如,2013年至2017年的五年间,中非共和国的棉花出口量从每年2吨直接下降到每年仅2000-3000吨。
【棉农帮忙装袋、运输】
还有一个好消息:
(1)2022年4月,据福布斯媒体旗下福布斯摩纳哥报道,中非共和国国民议会一致通过了一项使用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的法案,这至少保证了有法定货币可以流通进口化肥。
(二)2024年7月,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2745号决议,决定解除对中非共和国武器禁运。这只能意味着一件事:中非共和国的战争终于停止了。
[这种情况并非中非共和国独有]
如果人们说这可能只是暂时的,那么这是有道理的。但至少现阶段大部分士兵都可以回家务农了。毕竟全国总人口只有580万左右,根本不存在剩余劳动力。
中非共和国的棉花还有一个非常尴尬的现象:由于缺乏充足的化肥和农药,每公顷棉花产量太低。截至目前,中非共和国每公顷棉花产量约为550-600公斤——如果不清楚,我给大家参考一下。到2023年,我们每公顷的棉花产量大约是2015公斤每公顷,也就是130多公斤/英亩左右。
【只要国家稳定,棉花产能就能慢慢恢复】
仅仅有足够的适合种植棉花的土壤是不够的。要解决这个问题,确实需要时间和金钱,还需要足够的具有一定教育水平、能够独立使用和修理一些简单农业机械的劳动力。
这些对中国和非洲来说太困难、太遥远。
【棉花等级确定后,装订完成】
4.无尽的地雷
在矿产方面,中非共和国近10年主要依赖黄金和钻石。
中非共和国的黄金储量约为60-70吨,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但产量不确定——没办法,中非的黄金开采和冶炼完全依靠劳动力和体力劳动。例如,2010年的产量约为65,000克,结果2012年下降至39,000克左右,2017年仅为90,000克左右。最近到2022年,才刚刚突破100,000克。
【300-400年前,非洲的黄金和钻石吸引了殖民者的心】
与黄金相比,钻石为中非共和国带来了更多的外汇。
中非共和国的钻石储量约为4000万克拉(不包括正在勘探的矿产资源)。这个规模肯定没有博茨瓦纳、安哥拉、纳米比亚等非洲钻石国家那么大。然而,中非共和国的钻石平均品质较高——80%以上的天然钻石可以达到珠宝级,即钻石。
【对于中部非洲来说,钻石的储量和价值将优于金矿】
排除走私,目前中非共和国钻石年出口量约为5万克拉,每克拉平均价格为160-280美元,执行的遣散费税率约为6.75%。增加钻石产量很困难,因为与黄金一样,中非共和国的钻石开采几乎完全是体力劳动和手工操作。
【中非钻石的特点是:储量不高,品质普遍较高】
除了传统的黄金和钻石开采外,中非共和国还拥有约2万吨的铀矿,以及少量的铜矿、镍矿、锰矿、铬矿、锡矿等,价值真正巨大规模化开采多少有点鸡肋——这么多国际资本热情不高。包括2021-2022年在中非共和国北部发现的一些石油储量,但没有人能确定距离实际开采还有多远。
【中非:大部分是毛坯钻石,需要运到南非或比利时进行加工】
结论
中部非洲作为传统农业国家,尚不具备推进工业化的条件和机会。然而,旅游业尚未受到中非共和国的重视。
作为一个森林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中非北部和东部地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如大象、犀牛、狮子、鳄鱼等。如果我们可以向肯尼亚、南美等非洲国家学习非洲在这方面,是一个非常好的朝阳产业,所以无尽的咖啡、无尽的木材砍伐、无尽的棉花采摘、无尽的矿山只能描述中非的一些简单轮廓。
【中非首都班吉街头】
如前所述,中部非洲实现长期内部和平仍然困难重重。这并不是太悲观,而是因为中非的实际情况:总共只有580万人口,却有60多个民族(其中巴彦族人数最多)。 ,而且至少一半的金矿和钻石矿仍由班达人、班图人和桑戈人控制。这些涉及经济利益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成为下一个直接导火索。
【如果有朋友问中国和非洲安全吗?绝对不好]
那么与中非关系最深、交往最多的法国会做什么呢?事实上,除了一些农产品和矿产贸易外,法国为中国做的事情很少。不信的话,你可以看看中国现在的基础设施。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很正常,但法国百年来在中国却没有发挥任何作用。由于没有建设像样的铁路线,且航空运输成本高、规模小,中非任何出口商品都需要先通过公路、河运,再通过其他国家的海港运往非洲。对外运输和贸易齐全。
【中非共和国:至今仍随处可见战争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