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创新:花匠与花成功打造鲜花+咖啡网红店,创始人分享跨界秘诀
在传统花艺行业,“鲜花+”也成为常态。来自重庆的花艺品牌“园丁花”以“鲜花+咖啡”的形式成功跨界,打造网红店,并在万象城开设网红店。新城市形象店。其创始人陈恒凯做客《面对面大咖》第73期,分享跨界秘密。
传统花店因频次低、利润薄而遭遇瓶颈。
“我们的店和大多数传统花店一样,是一家夫妻店。”园丁花创始人陈恒凯回忆起刚开店时的情况。夫妻俩原本在长沙打拼,是上市公司的员工。因为妻子喜欢花,而孩子出生后,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妻子Jelly辞去了工作,开了一家小而美的花艺工作室。
刚入行时,Jelly就开始学习花艺,积累经验,并在长沙开了一家30平米的浪漫花屋,收获了一些粉丝。此时,当重庆人追求异国他乡的梦想时,他们的家人也希望回到家乡生活。
于是,他们来到重庆进行了调查。
他们发现,重庆的花卉市场还比较传统,线下门店居多,花卉销售和周边业务几乎是唯一的盈利点。因此,传统花店的选址尤为重要。但繁华地区的房租、水电、管理费等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偏远地区需求较小。这是传统花店的瓶颈,也是他们寻求变革的初衷。
“或许我们可以增加新的业态,让花店获得‘重生’?” 2015年,夫妻俩正式返回重庆,创办“园丁与花儿”。
首次尝试“花+”并获得粉丝关注
尽管花艺行业在中国发展迅速,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消费者尚未形成购买习惯。 “我们需要一种吸引消费者的方法。”陈恒凯表示,人们购买鲜花的频率不高,鲜花也不是刚需,所以店面一定要开在人流量经常的地方,然后想办法留住消费者。
怎么保存呢?他想了一个办法,在花店里开一家咖啡店。
在人流量较大的商圈,咖啡店本质上承载着社交、商务、休闲等多种需求,覆盖人群广泛,潜在消费者众多。
陈恒凯在南平协鑫星光时代广场开设首店,试水“鲜花+咖啡”新模式。他表示,该店刚开业时,顾客群的年龄定位是20岁以上的人群。年轻人是主力军。也能迎合愿意接触新鲜事物的老年人,产品设计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 。 “店面设计之初,风格比较中性,尤其是软装,体现出一种温馨感。在客户服务方面,我们注重细节。”
在商圈店收获了不少粉丝后,陈恒凯和果冻来到南山,在山上建了一座花园。
咖啡与鲜花携手打造“网红店”
“我们做自然插花,也希望插花回归自然,如果有一个小庭院,有一个花房,那就很美了。” 2017年,陈恒凯和Jelly将南山的一栋废弃建筑改造成“北欧花屋”。
整个建筑采用金色钢结构,色彩运用合理,内部有开放式酒吧,水磨石简洁低调。全尺寸玻璃屋顶,屋内种满鲜花,空气中弥漫着花香,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点一杯咖啡,深吸一口气,咖啡的香气似乎变得更浓了。
陈恒凯表示,他们在推出新的花艺产品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每个月都会推出新产品。 “我们推出与品牌的联名款,以热门电影、热门IP为主题设计花艺产品,甚至针对每个星座月推出相应的星座系列,把花做好,给消费者更多选择。”
其次,他们还坚持咖啡产品和鲜花齐头并进。选择好的原料,给顾客多元化的选择,比如给卡布奇诺添加口味。 “现阶段,花卉销售占比30%-40%,咖啡产业占比60%-70%。”
在园丁花卉南山店,他们卖鲜花和咖啡,还举办展览、课程、花艺沙龙等。未来,陈恒凯希望花店能再次跨界,或许“鲜花+民宿”可以也带来更美好的体验。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魏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