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潮菜与工夫茶的传承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以潮绣、潮瓷、潮雕、潮雕、潮剧、工夫茶、潮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闪耀出更加迷人的光彩。目前,我区拥有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潮州菜的烹饪技艺代代相传。在保留地方特色的同时,不断创新、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饮食文化。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门城兴卤鹅制作技艺”
潮州菜历史悠久,以其选料考究、刀工精细、烹饪方法多样而深受食客的喜爱。潮菜饮食文化是潮汕文化的一个缩影。目前,朝阳区已有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更多的是传承或者师徒。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门城兴卤鹅制作技艺”就是其中之一。红烧鹅作为潮菜的代表产品,以其风味独特、肉质细嫩深受大众喜爱。
据介绍,潮汕有一句著名的谚语,叫“无鹅不成宴”。卤鹅是潮菜的主要菜系。从选料,到香料与药材的搭配,再到焖制过程的火候,每一个细节都非常讲究。所有这些都会影响产品的味道和质地。
朝阳不少地方特色餐厅在秉承朝阳菜传统烹饪技艺的基础上,还创新方式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如“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朝阳姜薯”等,进一步深化朝阳菜系的发展。原材料的加工,既满足了食客的需求,又刺激了食客的味蕾,更弘扬了朝阳的饮食文化,“师傅的菜,家常菜的味道”。
除了各酒楼的潮菜烹饪大师外,区内还有不少扎根于民间“做桌”的潮菜大师。他们积极参与节日、家庭和乡村活动,并为活动准备传统的潮州美食。 “做桌”文化为潮菜的推广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继续探索植根于朝阳民间的“非遗”美食,鼓励符合条件的朝阳美食申报非遗项目建设,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朝阳美食发展 主题研讨会、文化交流及旅游推介活动将讲述朝阳美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