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新进展: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顺利验收,助力新时代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中心是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之一,也是北京“四个服务”的应有之义。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新时代北京如何持续完善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如何为外资企业和外国人提供更加友好、便捷的服务? 2024年有哪些新进展?一起来回顾一下→
重大项目建设更是“精彩”!
11月28日上午,位于奥体中心区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会展中心顺利通过验收,历时六年匠心打造的“国家会议室”完美呈现在公众面前。据悉,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是北京推进国际交流中心功能建设的重大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后,将与国家会议中心一期融为一体,形成总规模超130万平方米的会展综合体,成为北京主要的国际交流中心。活动的重要平台和窗口。此外,经过三年多的精心建设,国家会展中心新馆二期“紫金丝带”也于近日在竣工使用之际闪亮登场。该项目是北京拓展服务的重要平台,预计于2025年初正式投入使用,将成为北京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单体综合展览场馆。未来还将成为首都大型会展活动的主要承办者。这片土地已成为北京国际交往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离境退税“更快”!
为进一步提高境外游客离境退税服务便利性,促进北京旅游消费市场发展,北京市新增两家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店,分别是北京燕莎友谊商城有限公司、与出境时在机场办理退税的传统方式相比,“即购即退”意味着符合条件的入境旅客可办理退税离境退税现场在试点商店购物后填写《离境退税申请表》。非常方便快捷,方便二次消费。截至目前,北京已有16家离境退税“现买即退”试点门店。
政务服务质量更上一层楼!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协作,持“外国人(地区)护照”的外籍自然人可通过“e窗”微信小程序为在京企业服务,在线完成外商投资企业登记通过“刷脸”方式,进一步为境外自然人投资者开辟了创业全流程线上通道,降低了创业成本。北京市丰台区发布“示范区2.0规划”,强调整体优化提升国际化政务服务环境、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国际化人才服务模式,打造“海外化”环境,提高丰台区企业和国际人才的工作生活和服务体验;推动设立国际人才服务专门窗口,为国际人才政务服务提供“一站式服务”。
外资领域更加“开放”!
7月,北京市商务局印发《北京市深化服务业开放促进外商投资实施方案》,提出北京将加大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力度,努力成为北京市深化服务业开放促进外商投资的实施方案。在全国率先实现电信、数据、医疗、绿色环保等重点工程。场地是开放的。鼓励结合北京市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培训方式的职业技能培训资源,鼓励在北京市新兴产业和急需人力资源领域发展外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北京将优化外籍员工停留居留政策,对拟在京设立分、子公司的外企相关高级管理人员发放有效期不超过2年的签证或居留许可,并允许随行配偶及家属享受居留许可。相同的停留期限。 。
交通服务更“便捷”!
为提升北京交通等重点领域支付便利,北京轨道交通创新服务升级。外国乘客在北京乘坐地铁可直接刷境外发行的银行卡进闸机。该举措在中国大陆尚属首次。北京还推出了“BEIJING PASS”卡,支持在北京轨道交通、公交、有轨电车、市郊铁路、机场快线、出租车以及全国300多个城市的公共交通中使用。还可在北京30家知名公园刷卡购票或在景区及20家指定商户刷卡购物。此外,北京11条轨道交通线路、24个车站已试点配备翻译人员。同时,车站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外语口语培训,为旅客提供更加准确、丰富的信息,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支付体验更顺畅!
为方便外国人来华支付,北京将在2024年率先建设机场支付服务示范区和支付服务中心,在入境第一站为外国人提供咨询指导和多种支付服务。此外,北京3800多家银行网点提供100%“硬币钱包”。需要找零的用户可以通过ATM机提取10元纸币,实现“即时支付”。蓝色港湾成为全国首个“入境消费友好商圈”。许多商户的收银台前都贴有“支付宝+”便捷的支付指南。小商户可以使用二维码进行跨境业务。无论是在商圈还是景区,各种支付体验都“丝滑”,更加便捷的支付场景屡获市民和游客好评。
北京办签证更“方便”!
为持续优化北京涉外营商环境,进一步便利外国人就近办理签证证件,全面支持首都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6月27日起,已在门头沟、房山、平谷、密云四区设立办事处,并单独增设外国人出入境服务大厅。此次新增后,北京办理外国签证证件的场所已达21个。新设立的外国人出入境服务部可受理探亲、探亲等9类签证的延期、换发、补发。和学习;工作、学习、团聚、个人事务等四类居留证件的签发、延期和更换。发行及再发行业务;以及停留证件的签发、补发、补发等,实现市、区两级外国人出入境接待场所一致的服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