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888888
网站首页 关于乐橙真人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0-8888888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469号
邮箱: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短视频时代播音员主持人能力提升策略与媒介形象重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17 00:29:27 点击量:

【关键词】短视频时代;播音员和主持人;能力提升

CLC 分类号:TN94 文档识别码:A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13.012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对我国传媒业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也影响到了播音员、主持人行业。无论广播类型和主持人、角色、话语方式还是传播属性,一切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为了促进播音员、主持人与媒体行业协调发展,重塑主持人的媒体形象,播音员、主持人必须重新审视当前时代需求和媒体发展形势,跟上时代步伐提高综合素养,加快转型发展,促进传统媒体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短视频时代要求下主播、主持人应具备的各项能力,并阐述了提升各项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短视频时代主播应具备的能力要素

1.1 新技术应用能力

短视频主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包括大数据、VR、AI等,在技术的帮助下,短视频可以更精准地把握受众的需求,批量创作出大众更感兴趣的视频内容。在此过程中,传统媒体受众不断流失,传统媒体的话语权被削弱。面对短视频引发的激烈竞争,主播、主持人必须精通新技术,加强技术与传播内容的深度融合,才能打造出更具商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媒体产品,为大众提供优质服务。受众,满足受众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例如,播音员和主持人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受众数据和信息,绘制受众画像,准确判断目标受众对不同主题、不同类型媒体产品以及主持人形象的接受程度,并加以利用作为话题策划和塑造形象的重要基础[1]。

生活类节目结束语_趣味结束语_生活趣事节目结束语

1.2 内容创新能力

与早期媒体产品相比,短视频具有题材丰富、类型众多、内容新颖的特点。他们可以利用多种类型来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然后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内容素材,使短视频内容更贴近受众的现实生活。 ,引发观众情感共鸣。为了全面应对短视频发展的竞争,主播和主持人需要重点加强内容创新能力,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型,打造权威、新鲜、个性、有趣、专业、社交的媒体产品。这一属性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观看体验,从根本上解决了观众的审美疲劳问题。

1.3 操作思维能力

传统主播和短视频博主的思维存在本质区别。传统主播更注重把控内容质量,要求传播内容专业、权威。主要职能是引导舆论、净化舆论环境。他们被禁止这样做。报道不实消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社会影响。相比之下,短视频博主在内容创作期间不受限制,更多地专注于视频运营和品牌建设等其他工作,通过改进运营方式来实现最大的传播效果。短视频运营方案由创作目的、内容定位、粉丝运营、受众群体、变现规划等内容组成。主播、主持人可以借鉴短视频在运营领域的优点。不仅要严格把控内容质量,还要遵循实用原则,结合实际,科学制定运营方案,将主播自身的媒体形象和传播内容打造成广大受众认可的IP品牌,才能最大化。通过利用品牌形象吸引更多媒体产品流量来产生内容效应。

1.4 媒体形象维护能力

面对短视频的冲击,绝大多数播音员、主持人积极迎合时代潮流,转变角色和身份,更新传播属性、改变话语方式,根据受众需求推出多元化的节目内容,努力创造丰富多样的节目。主持人的形象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与此同时,播音员、主持人在转型发展时期,也面临着媒体形象的“失范”问题,包括职业价值观、形象风格、语言行为等方面的失范。例如,一些播音员、主持人致力于打造更受新生代观众欢迎的媒体形象,在节目中大量使用网络语言,但没有考虑网络语言、新闻事件、新闻场景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兼容的。由于网络语言的不正确使用,给部分受众留下了负面影响。对此,播音员、主持人必须重点加强自身媒体形象维护能力,打造符合节目定位、社会评价标准、观众认知水平的媒体形象。

生活类节目结束语_生活趣事节目结束语_趣味结束语

2、短视频时代主播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2.1 改变话语方式

说话方式是决定最终沟通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一些播音员、主持人的说话方式过于严谨、庄重,导致播音员、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难以拉近,导致新生代观众不断流失。而且节目内容缺乏趣味性和活泼性,实际传播效果大打折扣。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主持人的说话方式取决于当前的媒体环境和传播平台。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迅速发展。新媒体机构甚至自媒体逐渐成为媒体运营的主体。由于媒体环境的变化,使得原来的说话方式不再适用。对此,播音员、主持人的当务之急是改变自身的话语方式,以主流媒体向自媒体、主流话语向大众话语转型为方向。实现方法如下。

第一,从主流媒体到自媒体。注重以有趣、幽默、犀利的内容赢得观众的青睐。在保证节目内容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主持人的宣传属性和视觉形象。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引导观众接受节目所传达的价值观。例如,播音员和主持人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节目内容,从“你好”、“你知道吗”等日常口语开始,拉近主持人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增强观众的观感。运用幽默的语言以一种风格谈论话题或热点社会事件,并利用一些肢体语言和表情引导观众更直观地了解事件本身以及主持人对事件的态度和立场,使观众能够感受到吸引力和亲和力节目内容[2] .二是从主流话语走向大众话语。随着信息获取成本的降低,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众从被动接受媒体产品转变为主动选择媒体产品。赢得观众的青睐是保证节目传播效果的重要前提。播音员和主持人需要将早期的主流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从而运用“日常常识和大道理”。本质是改变语言风格,更加贴近普通观众的视角。语气必须友好、自然,但使用时也要大胆。网络语言和民间俗语应该是“官话百姓说,硬话细说”。以《新闻联播》为例。作为发布重大新闻的权威官方媒体,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开设了官方账号。短视频新闻的封面标题包含流行术语。封面标题有“一起上热搜”、“香港人吃饭”。 “什么”,标题简单易懂,有利于受众理解新闻内容。

2.2 重构媒体图像

首先,重建外部图像。外在形象是播音员、主持人留给观众最直观的印象。它由主持人的外貌、服装、配饰等元素组成。它也被称为外部视觉图像。观众的第一印象决定了主持人的认可程度。 。外部形象必须从“程序内”和“程序外”两个层面来打造。节目内在形象就是将主持人包装成符合节目风格、迎合目标受众审美喜好的视觉形象。比如,在自媒体节目《逻辑思维》中,主持人罗振宇身穿T恤,戴着黑框眼镜,展现出书生气质和极强的表达亲和力。节目外形象是指主持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视觉形象。它对程序之外的图像没有提出太多的要求。但必须保证节目内外视觉形象的一致性,避免视觉形象反差过大,导致观众误会节目内容的真实性。性怀疑[3]。其次,重构内在形象。内在形象取决于播音员、主持人的文化修养、工作环境、生活背景等社会因素。在他们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气质,包括青春活力、忧郁、深沉等。在节目策划阶段,提前了解多位播音员、主持人的内心形象,选择气质更符合节目风格的主持人,并利用设计策划挖掘和放大主持人的个性和气质,成功打造出独特的节目风格定位。不仅可以提高节目质量,还可以帮助播音员、主持人形成独特的媒体形象。三是重构节目主持风格。主持风格是主持人的外在视觉形象、个性、才艺表达等因素的产物。主持风格的形成标志着播音员、主持人职业发展的成熟,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都需要重构。只有当主持人需要考虑进一步打造主持风格时。为了防止主持人的形象和风格失控,媒体、播音员和主持人必须消除对“撞车”主持风格的误解。而是在节目类型和节目风格的长期渲染下逐渐形成的,需要主持风格和节目内容的特点。彼此一致。

2.3 改变沟通思维

短视频的出现虽然对传统媒体造成了严重冲击,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但也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短视频平台用户规模大,互动性和社交属性显着,呈裂变式。其传播条件和传播效果均十分理想。对此,播音员、主持人需要尝试改变固有的传播思维,将短视频等新媒体渠道纳入传播矩阵,使节目内容面向更多受众,形成受众细分的新型传播方式。 、主客互动体验、多元融合。思维。

第一,受众细分。在媒体产品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如果一味追求所有受众群体的认可而制作节目,就会陷入节目内容缺乏鲜明特色、无法凸显自身优势的尴尬境地。播音员、主持人应树立受众细分的理念,灵活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根据历史收视数据将受众细分为多个群体。单一受众群体的审美偏好比较相似,根据节目定位来选择目标。受众,围绕受众的需求设计节目内容、主持风格和主持人媒体形象,设定传播重点培养一批忠实受众,打造赢得目标受众青睐的“个性化品牌”。二是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体验。播音员、主持人要自觉转变传播者身份,不仅要搭建节目场景、输出节目内容,还要引导观众开展多元互动活动,让观众沉浸在节目内容中,获得更多收获。真实体验,引导观众成为节目传播主体,自发在社交网络上宣传推广节目。例如,在节目中添加留言板链接,主持人定期播放观众留言信息,为观众解答问题,围绕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打破时空距离[4]。三是多元化融合。我国传媒业现已进入媒介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新老媒体机构开展了大量合作,以相互整合资源、互惠互利为发展主旋律。在主客观因素的推动下,一些播音员、主持人开始了跨界工作。播音员、主持人可以尝试参与不同类型、不同播出平台的节目,尝试制作影视剧。他们不仅能为观众塑造更加丰富、饱满的立体媒体形象,还能保持高度的个人关注度,不断提升个人价值,提高节目影响力。

2.4 提高创造能力

播音员、主持人作为节目的重要创作主体,迫切需要在节目内容同质化的背景下加强创作能力,为观众提供更多新颖有趣的节目内容,使媒体产品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培养创作能力时,重点要从生活中取材,丰富节目创意。

首先,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以观众的日常生活为素材,从平凡的生活中提取不平凡的闪光点,引导观众发现现实生活中被忽视的地方。以脱口秀《拜托了,冰箱》为例。主持人通过脱口秀+表演的方式,通过揭秘冰箱的秘密,与厨师、嘉宾一起畅谈美食生活、有趣的八卦。主持人的定位与相声节目类似。一个挑逗。同时,为了增强节目的趣味性,在主持人正式介绍本期美食之前,会根据观众的要求设计一些游戏环节。例如,主持人蒙住眼睛根据质地和味道猜测食物的类型,并利用游戏环节来增加节目的亮点。 ,而不是把节目内容限制在食物本身。二是丰富节目创意。由于长期暴露在网络环境和大量信息的轰炸下,新生代观众更容易对节目内容产生疲劳,节目的吸引力不断下降。播音员、主持人要树立创新思维,实现“创新”,对语言特征、节目链接设置、内容设计等进行优化和改进[5]例如,2018年,多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与抖音平台合作推出“博物馆抖音创意视频大赛”,发布了多部以国宝为节目主体的微视频作品,融入轻松幽默的现代元素,通过新一代观众更习惯的方式看到国宝。

2.5 强化适应能力

趣味结束语_生活类节目结束语_生活趣事节目结束语

短视频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媒体环境和市场结构,也对传统的节目制作和传播模式产生了严重冲击。固有的流程、方法、工作经验不再适用。如果播音员、主持人不能在短时间内熟悉新流程,将对节目质量和传播效果产生深远影响,最终会落后于时代潮流。对此,播音员、主持人需要加强适应能力,主动学习新的节目制作流程和各种新媒体技术,借助技术支撑和创新思维,持续为用户提供优质内容。一方面,媒体机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定期举办专业培训活动以及交流会、宣讲会等活动,以新的节目制作流程、成功转型案例、国内外优秀节目案例为培训内容帮助播音员、主持人弥补能力短板,稳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最终打造一支专业化、复合型、全能的播音主持队伍。另一方面,主持人也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了解VR、大数据、AR等新技术的正确应用方法,围绕技术调整自己的媒体形象、主持风格和话语方式。特点[6]。比如,重点学习短视频、微视频的剪辑技巧,包括截屏、合并、添加滚动字幕、文字重叠等技巧。您可以独立制作10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并具备独立完成节目内容采集、编辑的能力。

三、结论

短视频时代的到来不仅对媒体行业产生了严峻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加快播音员、主持人转型发展步伐,是进一步提升节目质量、满足观众需求的关键。媒体机构和播音员、主持人要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认识到自身短板,坚持转变话语方式。重塑媒体形象、转变传播思维、磨练创作能力、强化应变能力的正确路径,顺利实现转型目标,全面提升播音员、主持人工作能力,保障我国传媒业健康发展。

参考:

[1] 郭大为.短视频时代主播能力提升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 2023, 44(09): 187-189.

[2] 王宇.播出、主持微视频作品的研究与创作建议[D].重庆:重庆大学,2021。

[3] 李斌.短视频网络主播的角色定位与功能转变[J].媒体,2021(22):62-64。

[4] 李梅.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媒体形象的变异与重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22。

[5]郭一鸣,马思思.信息时代播音主持的“变”与“不变”[J].文化产业,2023(29):7-9。

[6]王世同,吴宜婵.播音主持语言技巧在短视频语言表达中的运用分析[J].媒体论坛,2023,6(11):67-70。

Copyright © 2002-2024 乐橙真人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07016787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