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创业思维 建阳区麻沙镇杜潭村:打造美丽庭院与个性化家训,传承家庭美德
“量身定制”家庭培训,传承家德
家训作为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期望,也成为后人行为规范和精神追求的指路明灯。然而,传统的家庭培训往往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很难真正触及每个家庭成员的内心。为此,村妇姐妹们决定打破陈规,“量身定制”富有文化底蕴、充满个性的家训,让家德得以传承和弘扬。
镇村妇联通过了解户主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和人生追求,与户主共同探讨家庭修养精神。然后,以户主的名字为灵感来源,运用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创新思维,巧妙地将户主的名字融入到家训中。
为一家名为“瞿叔公”的户主制定了“述往昔、思往昔、谱新章”的家训,寓意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激励家族成员团结协作,开创辉煌新篇章。
在定制家训的过程中,我们还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一家之主“刘王源”制定了家训:“耕耘致远,修德立身”。就是在各行各业努力奋斗,保持远大理想。抱负和愿景;修身养性,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做人处世。
这一举措不仅得到了户主的认可和喜爱,也在玛沙镇引起了热烈反响。许多家庭纷纷效仿,开始尝试制定自己的家训,让家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妇女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都滩村的“妇女微家”大院陈林花大院,不仅是一个温馨的微家,更是村里妇女心中的“避风港”。每周三晚饭后,村里的姐妹们坐在这个温馨的论坛下“聊家常”,交换意见,共谋发展。
陈林华充分发挥“妇女微家庭”的凝聚、教育、服务功能,帮助妇女提高自我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她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帮助妇女解决就业创业、家庭矛盾、子女教育等实际困难。
为了更好地服务女性,陈林华还创新推出“微心愿”机制。她鼓励女性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梦想。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妇女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他们参与了村庄的建设和发展,为都滩村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力量。
发展庭院经济,拓宽就业渠道
除了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就业领域,姐妹俩也在院内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就业模式。鼓励家族成员充分利用家族资源,致力于打造特色庭院经济。通过这些灵活的用工方式,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在家开展手工艺品制作、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创业活动,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也带动了家庭经济的增长。
通过种植各种具有经济价值的农作物,如蔬菜、水果、花卉等,不仅美化了生活环境,还给家庭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小庭院美提升田园美
都滩村按照“251环带”建设中“线上提供精品、凸显特色”的思路,利用环带沿线文旅资源,推动“251环带”建设美丽的庭院”遍布整个村庄。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建设,显着提升了乡村的整体形象和知名度,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美丽的庭院以其独特的景观和氛围,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和情感体验。如亲子烧烤露营、亲子运动会、建本建站文化体验、节日打卡点等,为家庭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搭建了平台。游客在庭院里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品味文化,感受乡村的宁静与和谐。啤酒音乐节、科目三舞蹈比赛、砸蛋比赛、农民丰收节、粉红干节等大型活动成功举办,吸引近万人参与。
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融合多种要素,进一步发挥妇女主体作用,努力形成合力,强化长期常态:
01
聚焦中心工作,动员广大妇女姐妹努力成为美丽家园的建设者。
02
结合简阳文化、旅游等元素,打造“美丽庭院+休闲娱乐”、“美丽庭院+养生保健”等不同类型的美丽庭院,为美丽庭院建设增添更多内涵和活力。
03
充分发挥品牌特色,推动社会共治,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建设和管理,形成政府主导、妇联主导的良好局面。联合会推动,社会参与。
在美丽庭院建设中,简阳区各级妇女将努力贡献“她的智慧”、释放“她的力量”、书写“她的时代”,让千家万户的“小美好”汇聚在一起全区“大美”,全力推动“251”环带和乡村振兴深入发展,让简阳前景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