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与阅读写作的仪式感:探索咖啡文化与理想生活方式的奥秘
难道咖啡馆是灵感的诞生地,或者去咖啡馆读书写作是一种仪式?有一天,我无意中读到了陈丹燕的书《咖啡苦吗?》终于明白了一些原因。原来,书和咖啡有着同样的气息。读书、喝咖啡都是一种休闲方式,某种程度上也诠释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我记不清什么时候喝第一杯咖啡了。我才慢慢开始对咖啡文化产生兴趣。我越来越喜欢咖啡的味道和去咖啡店的路。
喝咖啡自然离不开咖啡的味道。遇见一杯好咖啡,是缘分,是福气。而更多时候,喝咖啡是一种环境、一种心情、或者一种感觉。
越来越多的人梦想辞掉工作开一家咖啡馆。这种现象被称为当今四大风俗。作为一名资深文艺青年,我也不例外。
我亲自体验过很多在当地和外地口碑不错的咖啡馆,也特地找了很多咖啡馆老板写的书来读,比如上海桃江路老麦咖啡的《老麦咖啡馆》,还有武汉藏宗咖啡森哥的《我只想开一家小咖啡馆》系列、咖啡行业高管李强的《我只想开一家咖啡馆》等等。
我一直想着在上海法租界那条安静的小路上,在梧桐树斑驳的树影后面的街边小店里,开一家小咖啡馆,然后在我的家里看书、写字、晒太阳、会朋友。自己的咖啡馆。当你发呆的时候,当你赚钱的时候,你就出去旅行,写一段时间。多么自由而美好的生活啊!
后来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接触商场、百货公司,目睹餐馆老板的日常生活。这时我才发现,开咖啡店和喝咖啡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开店远没有想象中那么愉快。不仅需要投资管理,还经常要自己跑来跑去,接待顾客、下订单、上菜、擦桌子。尤其是在创业初期,所有的工作都得自己做。干燥。还想着晒太阳发呆,只做春梦秋梦。
有的店老板也告诉我,现在开咖啡馆,不要想着赚钱。如果你不亏钱,你就会赚钱。更重要的是,给我举一个例子,有人开了一家咖啡馆,亏损了,然后就关门了。听了无数善意的建议后,我仍然能把咖啡店的梦想一直活在心里,可见我的咖啡梦有多么顽强。
咖啡馆的梦想深埋在心底,但收藏书籍的爱好却一直在路上。从小到大,读书和买书一直是我的主要爱好。参观了几大图书馆后,直接的后遗症就是我不再喜欢去图书馆借书了。相反,我直接购买它们,即使我没有时间阅读它们。暂时存放在柜子里,也是人生一大乐趣。
喜欢读书的人通常也喜欢写作。
自从有了智能手机,我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地方发表言论了。越来越多的自媒体风起云涌,数字阅读的快速增长,培养了一批波澜壮阔的低头人。 “阅读”越来越局限于微博、朋友圈里琐碎的图文。大家似乎更愿意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读书。我努力学习是为了好玩,很少看到有人在公共场合拿着书。
你还怀念书籍带给你的快乐吗?
网络商城尤其是亚马逊、当当、京东这三大购书巨头的冲击,培养了读者不要购买没有折扣的图书。网上购买图书不仅可以享受更多折扣,而且还提供正版和发票的送货上门保证。相比之下,实体书店折扣空间较小,位置也不方便。它们越来越成为一些读者尝试离线阅读的地方。一时间生意惨淡,让不少人文书店陷入是保持独立品味还是迎合市场需求的两难境地。
哪里有困境,哪里就必然有创新。近年来,“书籍+文创+轻餐饮”的复合书店模式席卷全球,几乎终结了传统书店的生存。除了优质的书籍和时尚的文创用品,咖啡是它的“标配”。
不说日本京文社、台湾诚品等巨头,国内书店行业也有新贵,如方所、单向空间、毛氏天空城、神火堂等,甚至老牌三联书店,新华书店经不住潮流的诱惑,开始尝试新路线。当咖啡遇上书,事情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尤其是一些不改初心的独立书店取得了成功,赢得了大量粉丝的尊重。
首先,什么是“独立书店”?
写过《你好,独立书店》的青岛作家薛源是这样定义独立书店的:
首先,它是独立的。它并不依附于某个组织、机构或部门而存在。它绝对不是国有资产,也不是大型集团公司控制的部门。
其次,独立书店的人文品格非常重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小书店。
书店的经营体现了书店经营者的精神理念和人文素养。这样的书店规模可能不大,但它存在的意义就是有明确的读者群,精神方向非常明显。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这样的独立书店的存在,体现了这个城市阅读人群的存在,也体现了这个城市人文品质的一个方面。它就像一扇窗户,呈现出一座城市人文精神的花园。
看着午后温暖的阳光,蜷缩在书店的一角,徜徉在书本静谧的时光里,手指拂过书页的触感常常让人怀念。那些默默守护着最珍贵的东西的独立小书店,总是隐藏在隐秘的小巷或者狭窄的通道里,等待着有缘人去发现。
那么,有哪些优雅的独立书店呢?
诚品书店
说到诚品,大家都知道也都知道,诚品书店成立于1989年,以书店为核心,包含人文、艺术、创意、展览等多种文化业态,除了书籍之外,还有文具、纪念品、工艺品、特色轻餐等都具有核心竞争力,使其成为复合型文化生活场所。
诚品刚开业时,具有独立书店的性格,充满理想主义和人文情怀。它对书籍的热情、理解和品味是一般连锁书店无法模仿的。
如今,诚品已成功将独立书店的人文精神商业化。诚品与本土制造商的联姻一直很密切。诚品本身是本土厂商,租用专柜,但这并不影响诚品的精致。
如果说去年年底文艺界的一件大事,那就是中国大陆第一家诚品书店苏州诚品店的开业。几乎一夜之间,所有人都涌向苏州。其中有真正热爱读书的人,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可能不热衷于逛书店,一年只买几次书。恰恰是这群人对“诚品”的热情丝毫不减。
我也不例外。一周之内,我两次从上海赶往苏州,与诚品近距离接触。在隔壁的新光天地七楼,无意中发现了另一家有细节、有韵味的苏州品牌文创书店——“初见书房”。我第一眼就爱上了它,并期待再次光临。
先锋书店
先锋书店成立于1996年,是文艺青年来南京的必去之地。秉承“好书总在先锋书店”的阅读理念,先锋自主研发文创产品多达4000种。它还出售昂贵的咖啡和茶点。先锋书店将自己定位为文化创意品牌店,而不仅仅是书店,已成为南京的文化名片之一。
我最喜欢的是鸡鸣寺附近的那家店。它是由一个旧车库改建而成的。入口不起眼,但里面的空间很大,是音乐和书籍的世界。
单向空间
原北京单程街书店创始人许知远认为,书店应该是一个由书籍、对话、图像和思想构建的公共空间,通过创造独特的文化体验来吸引读者的关注、停留和消费。
经常有大大小小的各种文化沙龙讲座,许知远和笔者也会时不时去其他城市讲学。去年我来过上海两次,都去了。
“山读”有期刊和多个应用程序。 “闪读”推荐好书,“闪说”预览记录活动,“闪读”激发味蕾和购物欲望,设计精美,信息实用。满的。书店在选书能力、活动举办等方面积累的大量难以复制的内容资源和经验,通过虚拟的“书店App”完美再现。
方索
独特的文化组合,涵盖书店、审美生活中心、咖啡店、美术馆、精品服饰等,艺术氛围浓郁,造诣深厚,活动丰富多彩。
我们与太古合作,目前在广州和成都拥有两家店,并计划于2016年在重庆扩张。
猫的天空之城
这家源自苏州的文创书店以其舒适、体验、艺术品味深受年轻一代的喜爱。尤其是明信片空间,寄托着年轻人的情怀和梦想。
如果你想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张明信片,如果你想一边喝着招牌手工奶茶发呆看书,如果你想买一些可爱又独特的家居用品,就去猫空吧。
钟书阁
钟书阁第一家店位于上海松江泰晤士小镇的一栋英伦风格建筑群内,闵行第二家店刚刚开业。
再来说说松江店。主人巧妙地将每个空间与书籍结合起来。到处都是书,不仅在墙上,还在玻璃地板上和地下。这是相当令人震惊的。
独特的空间布局和浓郁的书籍氛围,让它无愧于“最美书店”的称号。店里有很多国外的艺术画册,非常精美,但是价格确实很贵,但这就是它们的价值所在。
季风书园
说起上海的书店,季风书店绝对是上海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秉承“独立文化立场、自由表达思想”的文化理念,季风书园以其独特的气质成为上海的文化地标。
随后,季风书店陕西南店因合同到期而面临经营困难,引发业内热议。如今已成功搬迁至地铁10号线上海图书馆站,但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渡轮书店
府口书店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作为一家书店的纯粹、简约和专注。小地方低调,书籍种类繁多,都是主人精心挑选的。
作为上海独立书店的先行者,渡口不仅卖书,更卖一种精神态度,为自己留下了一个独立的图书空间。橱窗里的林青霞海报和安静的小院就是它的标志。经常举办各种学术讲座或文化活动。这是笔者经常光顾的书店之一。
千才书店
位于常德张爱玲故居一楼的千才书店,有着独特而浓郁的文化气息,内部装修也极其“小资”。灵活的座椅、精致的圆桌、随意的花朵点缀、复古年代感的装饰,让这里的书籍显得优雅精致。
这里是张粉丝必去的圣地。似乎在这里我们更能理解张爱玲笔下的情感。笔者经常点一杯“非常爱灵”(店里自制的无酒精鸡尾酒),坐在那里一下午。
汉源书店
摄影师尔冬强开设的汉源书店几乎成为绍兴路的标志。它结合了一家书店和一家咖啡店。主要卖传记、散文、摄影、经典小说,而不是市场上所谓的畅销书。书。
具有浓郁的老上海风格。除了从墙到天花板的书架和琳琅满目的艺术书籍外,这里还收藏了许多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复古物品。还提供精致的咖啡、茶和小吃。气氛安静优雅,也是张国荣粉丝常来的地方。来上海必去的地方。
平日里店里比较安静,有熟客安静地看书或写字。每到周末,就有大量粉丝远道而来参观店内,显得有些热闹。
1984书店
1984年独立书店,毗邻上海图书馆。它或许不是上海最文艺的书店,但一定是上海所有文艺青年都知道的。这里就像一个杂乱又漂亮的杂货店,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是1984年的真品收藏。
清新的色彩、大量的书籍、温馨的氛围和顽皮的猫咪。还有自己的小院子,种着桂花树,不过下午茶时间人太多了。
衡山·和吉
这是一家书店和一家咖啡馆,可用于展览和讲座。被誉为全国第一家电影主题书店。这里有很多关于文学和摄影的专业书籍。
去年底开业后,吸引了一大批上海热爱书籍、杂志、摄影、生活方式的潮流人士。店主是令狐雷,前杂志社老板。
神火博物馆
具有魔都氛围的新一代体验书店,还融入了韩寒的Together快闪店。我最喜欢的是它去年底新开的“Relaxation Store”。位于威海路上海出版集团大厦一楼。书店又分为其他类别。分支机构各不相同,并且是专门独立建立的。堪称媒体人和媒体爱好者的阅览室。
当然好的独立书店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
如果说诚品苏州店的开业是去年年底文艺界的一件大事,那么无印良品上海旗舰店的开业也同样大受欢迎。其冷淡的主旋律以及按照生活场景对书籍进行分类的尝试,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如今,就连历史悠久的新华书店也开始尝试时尚跨界的文创书店,旗下新华书店已成功开业。
读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喝着一杯香浓的咖啡,翻阅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听着咖啡的爵士音乐轻轻地飘在耳边,是一种美好的感觉。
突然,我发现咖啡和书有一个共同点。这两件事都不能说是必需品。前来享受的人们大多追求生活品质。读书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平静的美。
店里的顾客也带着自己的小故事或者小东西。或许,你可以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用一杯咖啡来反思过去,提醒自己未来要如何走。
给你一杯好喝的咖啡,你想和谁说话?
作者简介:一沫,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专栏作家、房地产规划师、自由撰稿人。简书@壹moclearly,微博@壹moclear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