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绿色通道申请指南:先入学再交学费,详细解析高校新生资助方式
海南大学
申请绿色通道的两种方式
先报名后交学费
海南大学开通绿色通道,允许学生先入学后缴纳学费。海南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资助科科长王静表示,学生可以通过两个途径申请绿色通道:一是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提交《高等教育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如果学校审核确实有困难,可以先申请入学,然后再缴纳学费;其次,您可以到达学校后现场提交申请,也可以先申请入学,然后缴纳学费。
创造1300个勤工助学岗位
月收入400元左右
勤工助学方面,海南大学在校内设置固定岗位约1300个,每月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月收入约400元。 “这些校内助学岗位优先考虑贫困生,有困难的贫困生到校后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王静说,此外,学校在校外还设有一些不正规的助学岗位,而这些岗位也是针对贫困群体的。学生。
对于有需要的学生
提供最高4000元临时救助
对于有需要的学生,海南大学将在开学时提供洗涤用品、被子等床上用品,同时还将提供1000元的入学补贴。
王静表示,在国家各项助学政策的帮助下,特困学生基本上不会太多。但为了防止部分学生因家里突发意外而造成特别贫困,学校实行临时救助。对情况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一次性提供1000-4000元的临时救助。 “在大学期间,如果学生家庭突然遇到意外事故或者特别困难,可以随时申请临时救助,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帮助。”她说。
此外,学校还将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孤儿、残疾人等提供学费减免资助。
海南师范大学
预留近一学期
为贫困学生提供学费
海南师范大学学生处肖老师介绍,学校开通了无障碍入学绿色通道,学生可以先报名后缴纳学费。对于贫困学生,学校预留一个学期左右的时间来交学费。 “临近学期末,贫困学生申请的助学贷款和助学金已基本发放完毕,可以说贫困学生已经没有了缴纳学费的压力。”肖老师说道。
500个永久勤工助学岗位
帮助贫困学生
肖老师表示,学校目前有约500个固定勤工助学岗位,还会有一些临时岗位提供给贫困学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 “一般勤工俭学的岗位都是安排在图书馆或者办公室,每周可以工作2-3个小时,月薪两三百。”肖老师说,虽然收入不是特别高,但工作轻松,而且是扶贫。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他表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到校后可以申请勤工助学岗位,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安排。
·提醒
提前准备贫困证明
各高校勤工助学岗位有限,但学生较多,学校优先招收贫困学生。此外,学校内部的各种经济资助也必须根据贫困证明来确定。因此,特别提醒贫困学生入学前提前准备好贫困证明。据悉,大部分考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都会收到《高等教育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请贫困考生如实填写,并到家属所在地乡(镇)、街道民政部门核实填写。盖章后提交给学校。相关表格可复印使用或从国家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站(http://)下载。
社会各界帮助贫困学子实现大学梦
资助标准及申请渠道请点击此处。
除了政府和高校落实助学政策外,我省一些热心企业和个人也开展了社会助学活动。南国都市报记者整理了今年我省部分社会助学项目。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根据需要申请。
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部分)
●贵州茅台集团设立的“国酒茅台·国家助学金支柱”
赞助人数:300人
资助标准:5000元/人
主要资助条件:2017年我省本科A批录取本科生
●三亚天涯海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设立“百分百关爱天涯海角慈善基金”
赞助商数量:360
资助标准:5000元/人
主要资助条件:2017年我省本科A批、本科B批录取的本科生
●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设立“三亚蜈支洲岛助学基金”
赞助商数量:200
●海南威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设立的“威特奖(助)学基金”
赞助商数量:120
资助标准:5000-10000元/人
主要资助条件:2017年我省本科A批录取本科生
●海南创新书店有限公司设立的“创新书店助学基金”
●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罗牛山助学基金”
赞助人数:100人
●海南三亚南山功德基金会
如何申请以上项目:
凡符合申请海南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助学金资格的贫困学生,可登录“海南助学网”(http://)进行注册并按要求提供相应证明材料,点击“我想要申请”窗口登录寻求帮助。社会各界慈善单位、企业和个人也可以通过网站查询通过审核的贫困学生的状况并作出承诺。
咨询热线:(0898)65357770 65355017
省总工会“金秋助学”项目
贷款对象:未纳入国家助学体系或已纳入国家助学体系但需要进一步救助的困难职工及困难农民工子女。
资助标准:应届毕业生原则上不超过6000元,往届大学生回访原则上不超过3000元。具体帮扶标准由各级工会根据本地区各单位实际情况确定。
咨询热线:(0898)65326920
“椰子创始人贫困学生资助项目”
资助名额:120人
资助标准:5000元/人
主要资助条件:2017年被我省本科A批录取的全国高等学校和省重点大学本科生(不含提前批)(师范院校享受免费教育的学生不纳入资助范围)
咨询热线:(0898)65331079(记者黄婷党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