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泰山乡村振兴新画卷:潮泉镇幸福宜居区、老湖镇移民迁建、道朗镇乡村旅游、大津口镇文旅典范
超泉镇的幸福宜居区、老虎镇的移民搬迁、刀郎镇的乡村旅游、大金口镇的文化旅游模式……整个片区各有美景,开辟了乡村振兴新画卷。
“乡村振兴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挑起重担、抓好落实。今年是全省重点任务年,泰安市奋勇拼搏,扎实推进他们既定了目标,就不会放松,无论风雨无阻,勇攀高峰,不畏艰险。爬山时,永远不要停留一路顺风,重压下不休息。”我们将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标准、更多的精力,坚决抓好泰安乡村振兴,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模式”,为泰安做出贡献。” '安市委.
小山村驶入发展快车道
“以前,我们村是有名的省级贫困村,因为贫困,女孩子不愿意嫁到这里。” 4月14日,走进岱岳区刀郎镇东西门村,村党支部书记朱世银告诉记者,“这里四面环山,交通闭塞,土地贫瘠,谁能想到,这些缺点现在将变成优点。”
2019年以来,我们抓住机遇,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鲁商集团投资建设高端民宿项目,找到了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新通道。 “依托九女峰先导区,打造泰山脚下中高端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高端民宿、劳务就业、农林特产等产业。小山村驶入发展快车道,实现了工商资本与村集体的合作共赢。”朱时隐说道。
青山之中,溪水环绕,咖啡店出现;绿树间,民宿星罗棋布,书吧“云”就在这里。 “农村的房子可以变成客房,农民可以变成股东,乡村可以变成风景区,劳动力可以变成经验,人力可以变成人才,资源可以变成资本,产品可以变成资本”。变成商品,就能让群众富裕起来,让村集体有收入。”鲁商乡村发展集团九丰项目总经理袁晓飞说。
如今的东西门村已不再是以前那个贫穷的山村了。东西门村的精品民宿已建成6栋,另有12栋正在建设中。项目全面建成后,每年可接待住宿游客1万人次以上,村集体收入将增加80万元以上。
农村的发展还在于文化建设。从东西门村驱车10公里,北张村色彩缤纷的壁画格外引人注目,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2018年,北漳村邀请省内多所大学的艺术生,以3000多平方米的墙壁作为“画板”,为村子创作了一幅以“花田北漳”为主题的巨幅墙画。灰白色的村庄成为了时尚与艺术的“网红地”,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它不仅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风景,而且增添了文化氛围。
“北张村以此为契机,利用闲置庭院建设精品民宿、猫咪主题咖啡馆等设施,将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助力。”刀郎镇北张村党支部书记王培勇说。
十大试点地区扎堆
小山村的华丽蜕变,得益于泰安市十大乡村振兴试验区之一的九女峰试验区的发展机遇。十大先行区面积33.3万亩,覆盖73个村、4万户、13.6万人。泰安市集中人力资源、资源培育,宜农、宜商、宜旅游。从人居环境角度,基础设施和功能服务突破,与“硬件+软件”、“优势+特色”、“全球+协同”共同规划推进。
湿地栈桥是鸟类的天堂,也是旅游的好去处;打渔撒网,工业园区的热闹,奏响了家乡创业就业的动人交响曲;水浒英雄的故事广为流传,宋城的繁华仍可见……这就是东平县老虎先锋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老虎镇影视产业蓬勃发展,旅游业蓬勃发展。近万人享用了“旅游米”。加工业快速发展,“两区共建”解决了6000多人的就业问题。港航业发展蓄势待发,正在建设的泰安港老虎作业区可吸纳就业3000多人。
“老虎先行区实行全区搬迁、全区配套、全区建设、两区共建的‘三成两建’模式,实行‘一线一廊七区’ “两园四厅重点工程,成为国家库区移民乡村振兴的典范。”东平县老虎镇党委书记石金龙说。
各先行区在种植面积、加工数量、产品产值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可阻挡”的规模效应。九女峰先导区引进20余家工商资本,19个村庄整合为一区,打造全省最大的休闲农业和生态康养集聚区;邱家店先导区发展苗木、花卉、针织贸易、休闲农业等产业。已成为全国大江南北的苗木驯化基地和江北最大的苗木花卉交易基地。
“气势磅礴”的规模效应引发“千军万马”的带动效应。杨柳先导区打造“智能起重特色小镇+农业园区”格局,发展起重企业362家,解决就业1.7万人;拥有占地2.6万亩的惠美泰山百合园等6个特色农业示范园。 ,带动周边26个村1.2万农民增收致富;湖屯试验区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村级参与”的方式,带动华盛光伏农业、滕头花园等龙头企业入驻,年营收超亿元;大金口先行区建设了泰山赤林鱼类繁育养殖基地,走出了“旅游兴村”的集体经济发展道路,实现了村强民富。
从“美在眼前”到“立体美”,从“美在一处”到“美在一区”,十大先锋区簇拥在一起,竞相绽放。泰安各先行区依托自身优势,凸显区域特色,走出了一条务实高效的乡村振兴之路。东平县老虎、岱岳区九女峰、新泰市杨柳三个试点区被认定为省级示范区。岱岳区九女峰先行区荣获中国文旅融合示范奖,新泰市被评为中国乡村振兴示范县。
打造乡村振兴“优势链”
当下泰安乡村振兴正蓄势待发,以创建示范试验区为载体和抓手,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1215”试点,连接“盆景” “化“山水”成一片片“风景”,逐步实现区域振兴和综合振兴。
“1215”试点是选择村级班子基础好、集体经济实力强、产业带动优势大的10个地区作为市级试点地区,20个地区作为县级试点地区,100个村和500分 作为重点优先村和优先点。
针对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经营规模小、农业企业成活率低等问题,泰安坚持人才、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协调稳步跟进,强化要素支撑。支持,施行一整套政策“组合拳”。
泰安采取落实领导保证、成立专门工作班、编制发展规划、制定工作计划、每月调度一次、每季度观察一次、半年总结一次的“八个一”工作方法,并于年底评估一次。 “挂图厮杀,旗帜前进”,形成了“多点开花、携手并进”的示范格局。
泰安为乡村振兴插上了金融腾飞的翅膀。整合省市两级乡村振兴涉农资金20.9亿元,设立示范区建设财政奖励补贴专项资金1亿元,专项支持10个市级示范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优化乡村振兴 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国有资本、民间资本、科技资本下乡,真正让城市资源要素流向农业农村。
坚持人才影响力,泰安已培养“五乡”人才19244人。各市县选出第四轮第一书记895名,成立乡村振兴服务队28支,深入落实“金十”政策和47项配套细则,兑现人才奖励资金1.3亿元,畅通智力、技术流动、管理下乡。走道。
工业蓬勃发展,乡村美丽,村民致富。去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21元,与临沂、聊城并列全省第四。
2020年,泰安将重点打造齐鲁乡村振兴样板,深入实施“1215”试点,巩固提升一批市级试点区,打造咸庄镇、御岛新乡村振兴试验区下漳镇梨园先导区。泉沟镇乡村振兴试验区等11个市级乡村振兴试验区。
“通过先行区创建,形成点连线、线连片、典型示范、整体联动的良好效应,加快建设产业繁荣、生态宜居、文明乡风的振兴乡村泰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蒋世科说: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