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食之旅:1.5小时航程体验麻辣火锅与江湖文化的魅力
飞行时间 1.5 小时
大约~大约~大约等于汉口到光谷的距离
我们去重庆的目的很简单
是胡!吃!海洋!喝!
回来的路上我还在想:
重庆的火锅麻到让人头晕!
重庆的空气很辛辣。
白天的重庆笼罩在薄雾之中,很难看到全貌。而到了晚上,河两岸一排排高楼亮起霓虹灯,灯火通明。这美丽的风景仿佛是重庆送给每一位游客的免费礼物。
这里的人确实很热情,但大多数都不会说普通话,语气中带着难掩的江湖味。用重庆话来说,“炮哥,人们会接受色情和教育,永远不会炫耀。” (大意是:重庆人守着。信用,做事不要马虎。)
作为一名吃货,我在武汉长大,深受码头文化的熏陶。搬到重庆后,我几乎毫无压力地融入了这座城市的氛围。
沟通顺畅。武汉话和重庆话之间没有障碍。我们可以不间断地用方言交谈。我们只是搬了两个塑料凳子,坐在路边吃面条。这对我们来说是小菜一碟。
但是,除非你恐高!
如果乘坐地铁,进站是在地下,出站是在几十米外的山顶上。如果您乘坐自动扶梯,您会感觉自己正在直线上升 90,000 英里。我们只能假装冷静来掩饰自己的软弱。
走在街上,看着轻轨在山脚下奔跑,蜿蜒在高楼大厦之间,这一切对于生活在平原的我们来说确实太神奇了。
当然,对于食物来说,这不是问题。
为了追求更纯粹的麻辣锅底料,我们在重庆闲逛了3天。我们不仅吃火锅,还有川川、豌豆拌面、手拉面、豆腐饭、田鸡鱼……都吃完了。直到最后,我的嘴都麻了,满足的感觉中夹杂着痛苦。
以下是吃货们奉献的打卡指南。
*选择标准:要么位置难找,要么资质够老,要么独特,但必须是当地人强烈推荐给我们的。
是时候放毒了,开始吧!
重庆火锅店排名前50名。哪一个最好?问一个重庆人,他会告诉你楼下的。
如何判断一家火锅店是否好吃?老字号的标准是,首先必须是历史悠久的老店,其次一定不能有装修。毕竟火锅本来就是一种接地气的码头美食。但现在,一些装修精美的餐厅适合招待客人,而且味道还不错。
外地人来重庆吃火锅要点:虽然重庆人吃火锅不点鸳鸯锅、锅中锅、麻酱。但请记住,你是外国人,不是吃红油长大的。不要强求,尽力而为。 (凉糕、凉虾是最有效的救命良药)
体验市场的老味道,
你知道重庆人说的“三拖一”火锅是什么意思吗?
对环境挑剔的人肯定会给黄姐火锅差评。
从江北最繁华的CBD打车仅需5分钟,但位置非常紧张。在等待拆迁的破旧区域,司机不愿意开车进去。
虽然这里的环境有一定的风格,但是当我们看到餐厅下午5点左右开门营业并开始翻桌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来对地方了,感受一下老重庆人吃火锅的氛围。
老式煤气灶,油腻狭窄的台面,每道菜都放在一个小铁盘上,价格很实惠,素菜2到4元,招牌泡椒牛肉才15元一份。
这与20世纪90年代重庆街头的老火锅非常相似。当时流行“三送一”,即蔬菜价格为荤菜3元,素菜1元。 (比较有名、正宗的“三拖一”,在弹子石大佛段老街还存。)
锅底醇厚,辣味对外地人友好。我们在门口买了冷虾,微辣控制得很好。吃完后我们没有哭。
我最喜欢的是鸭肠,9元一份。口感酥脆,20块钱也很难买到。
重庆的老字号火锅店越来越少,所以这家店就显得尤为珍贵。或许重庆人之所以喜欢它,就是因为它有一种老重庆的感觉。
你敢挑战真正的麻辣汤底吗?
去小龙坎一定要打卡这家店。
沙坪坝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老住宅区。这里有大学城,有著名的磁器口、红岩文化景区,还有武汉吃货们熟悉的小龙坎。
但小龙坎只是重庆的一条路。这条路上真正有名的老火锅店——大龙火锅,是沙坪坝最受欢迎的火锅店之一。重庆乃至全国有很多家叫大龙的火锅店,但这家老店却有一句非常霸气的标语:“本店没有分店、加盟店,只有这家”。
大龙火锅可以说是最容易找到的餐厅。你可以在路牌上看到他们的名字,感觉他们的受欢迎程度已经得到了官方认证。
整个大龙占据了巷子里的7个店面,非常霸气,但就是这样的嚣张,到了晚上还是排起长队。我建议你在不同的时间来。这里的营业时间是从中午到晚上。
大龙火锅底真的很辣!
我们点的微辣锅底是放在锅底的。辣椒的辣味迎面袭来,我们的眼睛开始有点流泪。红油入锅后,花椒开始发力,越来越麻,舌头感觉不再是我们自己的了。这次我们每人吃了两碗冷虾,总算是平静下来了。 (请相信我们是早上吃热干面时总是加3勺辣椒的人。)
菜品上,嫩肉片是必点的,但对于这家开了几十年的老店来说,随便点一份其实都好吃,只要你的舌头坚持到最后,还有味觉。
来到大龙火锅巷子,可以省下肚子,尝尝这里的老字号抄手店——烧抄手,皮薄肉多,与店家自制的剁辣椒酱绝配。
外国游客吃火锅的合适姿势:
一边吃火锅一边看朝天门夜景,真舒服!
许多受欢迎的火锅店都集中在渝中区。如果你进入解放碑洪崖洞的任何一家,总是可以排队到一天结束。
但这家位于河对岸的南滨路上的店,有一个长长的露天露台,正对着解放碑朝天门。大堂的每张桌子都可以看到整个夜景,真是舒服。
这家店的装修是复古风格,豪宅门口放着竹凳。店里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老重庆的微妙细节。
正如前面所说,我们不能按照旧的标准武断地认为一家装修精美的火锅店不好吃。这家店用的老重庆铁锅,牛油底很香,辣度真适合外地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毫无负担地点了鸳鸯火锅。没想到重庆的清汤锅味道这么鲜。值得推荐。
水八块是这里的必点菜。是重庆火锅最早的形式,意思是:牛肉、牛心、牛肝、牛油渣……价格大概是八片牛肉一铜板。这对于像我们这样想尝尝所有东西的游客来说是完美的。
还有重庆小面50强。重庆人坐在街上,用旧瓷碗吃面条的场景,就像武汉人端着一次性碗热干面边走边吃的场景一样。它属于城市的街道。
我们选择了3种特色面条,任何一种都值得一去。
万杂面
软糯糯的豌豆+美味的杂酱,光是闻着香味就让人垂涎欲滴。
万赞面的始祖
据说,华氏万杂面是重庆最早做万杂面的面馆。
毗邻百年老庙老街花市。该地区正在拆除。花市万杂面的招牌大多被帘子遮住,但门口排队的食客不会让你错过。
吃豌豆面时,一定要先将它们搅拌均匀,让每一口有嚼劲的面条都沾满了辣肉末和糯豌豆,这样你才能享受到香、糯、有嚼劲的口感。
面对繁华的解放碑步行街,坐在塑料凳子上吃面
对于万赞面,我们还推荐距离万赞花市仅5分钟路程的大众面。
这家店已经开了20、30年了。正对奢侈品牌云集的解放碑步行街。虽然位置很好找,但是店招牌很小。如果不是远远地闻到了豌豆的香味,我们差点就错过了。 。
虽然它的老式风格与整个解放碑格格不入,但却阻挡不了络绎不绝的食客。在他们心里,这家店的味道超越了花市里的豌豆。
豆腐面
重庆街头随处可见豆腐饭,但豆腐面却没有。一碗香辣面条,沾上滑嫩的豆花,简直完美!
一大早过江去南屏的原因
对于我们这些酒店在渝中的人来说,这家店的位置确实有点远,但是它的味道绝对值得专程前往。
我们选择了长江索道过江,欣赏两岸风景,虽然缺点是需要排队。
吴记豆面是一家开了10多年的老店。它毗邻一个农贸市场。周围气氛很热闹,来吃饭的大多是附近的居民。
好心的老板,看到有新面孔过来吃面,就亲自示范如何拌面:动作一定要轻柔,把面从豆花中间提起,让面沾满面。酱汁和汤,注意不要碰到松散的豆腐。
豆腐面里的豆腐,口感和我们吃的豆腐老爷子很像。咬一口麻辣的面条,再吃一口香喷喷的豆腐面,我们就认定了甜豆腐男才是王道,我们也爱上了豆腐面的魅力。
抄手面
面条+手擀面,一次吃两份重庆特色小吃,满足感极高↑↑↑
传统猪油底料,一碗面就能吃饱
一到晚饭时间,聚源面馆就挤满了人。桌子上依次摆放着十多个大碗。老板一家人围着一个人,下面一个人,另一个人在加调料。装配线作业太繁忙。
这家老面馆已经开了近30年了。黄豆底汤是用猪油融化的,味道鲜美。自制的面条比市面上常见的面条更宽更粗,味道也很浓。
抄手面的份量真的很扎实,可以分两份吃。老顾客还会点招牌红烧鸡腿。我保证每天早上吃3两热干面。吃完这个我会很累。一天。
毛血旺、酸辣粉、泉水鸡、梁山鸡、烤串、纸包鱼、羊肉汤、漂亮田鸡、牛蹄花、豆腐饭、各种江湖菜……除了火锅面,重庆的美食还有真的很难在短短几天内全部吃完。我们推荐 6 家您不容错过的餐厅。
重庆李川川的始祖,辣到一碰就泪流满面。
重庆的李姓川川馆和武汉的名声响亮的蒸虾馆一样多。要想追溯第一家沥川川餐厅,就一定要在解放碑后面的宏盛巷尝尝。
但别以为这家店离解放碑很近就很容易找到。不仅路边有很多李川川让你迷惑,而且你还得爬上一个斜坡才能在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找到他。如果你去那里吃午饭,你必须做好准备。做好排队等待几个小时的心理准备。
(第一次看到这么口语化的店内公告,我几乎都能用重庆话读出来▼)
我在这里吃到了几天以来最嫩的鸭血和最薄的牛肝。当然,招牌嫩肉片的滑嫩也让我们流连忘返。
沥川川的锅底对于我们这些经历过风雨的人来说并不算太辣。直到我们蘸了店里的招牌干菜,瞬间辣起来,我们就喝完了一瓶味怡。
不要小看这道干菜中辣椒的比例。这种辣度,我们只有拌着油蝴蝶才敢吃。这是商店的秘密签名。虽然很辣,但是很香。太辣了,我们哭了,但又受不了。活下去,继续下沉。
还有薄如蝉翼的牛肝。放入沸锅中煮20秒后,握起来已经有巴掌大了。入口微脆,嫩滑,刷新了我们对牛肝的认识。
天桥下、防空洞里,吃一顿接地气的江湖美食
电影《火锅英雄》中,主角在防空洞里吃火锅的场景,是我们对正宗重庆味道最鲜明的概念。不过,重庆好吃的冬子火锅并不多。相反,说起防空洞,提到最多的就是这家以鲫鱼闻名的江湖菜馆。
这家餐厅在防空洞里开了20多年了,就在汽车出没的立交桥下。现在这种天气,防空洞内湿度不断上升,地板湿漉漉的。人们更喜欢在路边吃饭。桥上汽车川流不息。桥下店铺热闹非凡,别有风味。
油亭鲫鱼是必点的一道菜。其特色是特制的鱼油蝶,里面夹有各种提味香料和炸脆豌豆。
吃法是先舀一大勺鱼锅里沸腾的辣红油倒在鱼油盘上,然后从锅里捞起一条鱼,放入油蝴蝶,慢慢地就可以了。独享香辣鲫鱼。 。
鲫鱼煮得很嫩,没有腥纹,但还是有很多刺,不适合心急的人吃。有几个重庆人过来吃饭、喝酒、聊天,一边用筷子夹着鱼骨头,悠闲。
重庆的豆腐饭和面条一样多,但绿色的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是一家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店。进去后可以看到店里循环播放制作浮花豆腐花的视频。
这里的豆腐是用青豆做的。看起来就像是一碗搅拌过的豆腐。如果你想吃它,你必须用力按下它。像这样轻轻地、轻轻地做。不要按它。破碎的。
然后就可以享用这道香滑爽口的豆腐花了。用青豆做的豆腐花更加细腻。搭配店里的调味料,辣味更衬托出豆腐花的香味,配米饭特别美味。
当然,豆腐饭还需要配上小菜。推荐这里的蒸菜,又香又好吃,一点也不辣。
在电影拍摄地的轻轨站旁边,点一份口感最滑嫩的青蛙。
在地铁2号线李子坝站,轻轨穿过住宅楼墙体。这里已经成为重庆的一景,受到很多电影镜头的青睐,比如前段时间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打卡这里,有凉山鸡、茶泡饭、鲻鱼花三大公认美食,还有一家电影中拍摄的咖啡店——咖啡屋。这里的大露台可以俯瞰长江,轻轨从头顶穿过。
上面提到的地方太出名了,就不一一介绍了。我们要说的是附近另一道不容错过的美食——成大嘴美蛙,一家只做美蛙的餐厅。为了保证青蛙的新鲜,需要提前一天预订座位和青蛙的数量。
这家店唯一的特色就是嫩!极其温柔!蛙肉晶莹剔透,几乎看不到任何纤维。一口蛙肉,让你同时体验到弹力和入口即化的口感。
不过锅底真的很辣!到了餐桌上,已经能闻到煮了10分钟的大龙火锅的辣味了。您可以亲自体验一下。
来到这家餐厅,我突然发现为什么重庆人可以吃辣了。
晓园路小区距离著名的观音桥商圈不远。这里藏着不少街坊美食,但最受欢迎的绝对是这家老院子肥肠鸡。
地点在一栋居民楼的庭院旁边。下午 5 点开门,5:30 开始翻桌。生意太好了,为了不打扰邻居,老板还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家庭区,禁止拳击”。
我们点了一份小锅菜,68元。肥肠和鸡肉是主角,份量也是最大的。鸡肠软嫩,配菜里的芋头和土豆煮得用筷子就散开。它们特别好吃。
很多来这里吃饭的家长都看到周围才几岁的孩子,面无表情地从红油锅里捞着美味的食物。我们感到很惭愧,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重庆人可以吃辣。 。
在四川美评学院黄桷坪校区觅食,你品尝的是文学与艺术
黄桷坪原本是一条老街。当我乘坐开往这里的公共汽车时,我发现公共汽车上有一名售票员。她从我手里拿走了两枚一元硬币,然后给了我一张五分钱的零钱,零钱已经被擦得一干二净了。他熟练地撕碎了钞票,给了我两张票,我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90年代。
但这条街以涂鸦而闻名。全长1.25公里,面积约5万平方米。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涂鸦艺术作品。在新鲜街头文化的冲击下,老街呈现出不一样的活力。
当然,这些涂鸦都是这里四川美术学院的功劳。漫步在艺术氛围浓厚的校园里,还可以参观坦克仓库艺术中心。
作为一个吃货,来到黄桷坪,当然要来这里吃最经典的美食。
无极蹄花汤看起来和其他家常菜馆没什么两样,但尝过它的招牌蹄花汤后,你就会知道为什么有人不远千里来到黄桷坪来吃这家餐厅了。
一大碗猪蹄端到你面前。别急着动筷子。你必须先喝汤。黄豆猪蹄是用小火慢慢炖的。骨头的甜味、猪蹄的胶质、黄豆的清香都炖进了汤里。在果汁里。
然后吃猪蹄。武汉人看到碗里这么大的猪蹄,第一反应就是“老板,拿刀来给我分一下”。不过这里的猪蹄软软的,用筷子都能戳进去。取一大块,沾上特制的辣椒酱,又是一番鲜辣的味道。
老重庆人吃饱喝足了,就该喝茶、打牌、吃瓜子了。我们去了离胡记铁花堂不远的交通茶馆。穿过古老的门楼,就能看到那块小招牌,仿佛跨过它就能到达另一个时空。
这家已经有近30年历史的茶馆,年代久远,有点顽固。
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日新月异,这里永远都是一如几十年来的悠闲生活。即使茶杯使用后出现破损,也不会更新。这种原汁原味的老城生活是许多影视作品的拍摄地,比如《疯狂的石头》。我们来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节目组在这里拍摄。
这里的美妙之处不仅在于环境,还在于人。
无论你是名人、大人物,坐在老人旁边打牌、下棋,还是拿着长枪、短炮向他们射击,他们都只会看你一眼,然后悠闲地专注于棋局,他们手中的卡片。
从重庆回来已经好几天了,但红酥油锅的香味还残留在牙缝里。
这座城市的童话夜景常常浮现在脑海中。
偶尔会想到坐轻轨过长江,翻山越岭。
还有充满人情味的山城街道。
三天没能走完重庆之行,留下了很多遗憾,想吃的美食也太多了。你最喜欢哪种重庆美食?大家评论区见!
-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