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带娃的独特优势:耶鲁大学12年研究揭示父亲育儿的重要性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教育博主的分享,说在我国有孩子的家庭中,抚养孩子的人数及其比例如下:
母亲照顾孩子的比例最高,为28%;祖母参与照顾孩子的比例紧随其后,占23%;由祖母照顾孩子的比例为21%;家庭成员轮流带孩子的模式也逐渐出现,占比22%;保姆照顾孩子占3%。
不知道屏幕前的各位家长,你们的孩子是妈妈、奶奶、奶奶带大的,还是一家人轮流带大的?
如果以上都不是的话,那么呵呵妈妈就非常恭喜你了,因为你的孩子很可能正在享受一种独特而珍贵的养育方式——孩子的爸爸照顾孩子。
为什么由父亲抚养长大的孩子值得祝贺?
因为美国耶鲁大学进行了12年的跟踪调查,收集了各个年龄段儿童的追踪记录。结果发现,由父亲抚养长大的孩子往往有更好的学习成绩、更有活力、更善于社交。
为什么父亲养育的孩子更成功?
01 父亲养育孩子的优势一:不拘一格
2021年,美国布朗大学发布了一项研究结果:与疫情前出生的儿童相比,COVID-19疫情期间出生的儿童在语言、运动和整体认知能力方面出现了明显下降。
至于下降了多少?有机构曾做过对比调查发现,疫情前十年,即2011年至2019年出生的孩子平均智商在100左右。而疫情期间出生的孩子平均智商为100左右。 2019年至2021年出生的人,这一数字已降至78人。
从100到78,下降了22,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不需要专家来解释。我们仔细思考后就能得出答案,因为智商不仅受遗传因素影响,还受到环境、营养和教育的影响。疫情造成的持续封锁,让被困在家的孩子们大脑无法获取信息。足够的兴奋和互动。
作为家庭教育领域的自媒体作者,我仔细观察了身边一些朋友和网友分享的养育孩子的日常。通过这些养育孩子的日常,我发现与妈妈、奶奶、奶奶相比,爸爸更容易养育孩子。他们往往更倾向于抓大放小,不拘泥于小事。
例如,如果孩子在玩耍时弄脏了衣服,他的母亲和祖母会立即阻止他,但他的父亲不会立即阻止他,而是让孩子享受这种体验。
这种养育孩子时不拘一格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为孩子创造了更多接受不同刺激和互动的机会,促进了孩子大脑的发育。
父亲养孩子优势二:逻辑思维能力强
相信大多数网友都能观察到高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文科班的女生人数通常远远超过男生,理科班的男生人数也远远超过女生。
高中生选择文理科科目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兴趣,即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擅长哪一科。
可以看出,从高中阶段开始,男性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以及数学、物理等方面的能力普遍强于女性。
生活中,相比情绪化的妈妈、奶奶、奶奶,爸爸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加注重孩子的大脑训练。
比如,当孩子搭积木遇到困难向父母求助时,妈妈、奶奶、奶奶可能会倾向于直接帮助孩子完成搭建;而父亲则更倾向于引导孩子先观察积木的形状和结构,分析搭建的步骤。 ,鼓励孩子自己思考解决办法。
虽然最后积木都完成了,但相比妈妈,爸爸不仅教会了孩子们顺利完成积木,还教会了孩子们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思维能力。
因此,父亲养大的孩子在日后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往往能够更快地找到解决方案,表现出更强的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父亲养孩子的优势之三:更具探索精神
我的一个朋友是一位全职妈妈。有一段时间,她4岁的女儿想学骑自行车。结果她耐心地教了她一个多月,她还是学不会。
后来她妈妈生病住院了,丈夫无奈只得请丈夫请假照顾孩子一个星期。没想到,父亲照顾孩子还不到一周,女儿骑着自行车突然溜走了。
当朋友问她丈夫教女儿骑自行车的秘诀时,他说了一句话——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学会骑自行车,你必须愿意让你的孩子摔倒。跌倒几次就自然而然了。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男性比女性更具冒险精神、探索精神、包容性和好奇心。这些特点都会在孩子的教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男人天生就具有探索精神,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在抚养孩子时,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父亲都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好奇心和冲动,给孩子更多尝试和探索的机会。
就像我朋友的丈夫一样,他明白只有让孩子勇敢尝试,面对失败和挑战,才能真正掌握技能,享受成长的乐趣。
因此,相比于母亲、奶奶、奶奶等害怕或不愿意放手的父母,更具冒险精神、勇敢的爸爸带大的孩子往往有更多机会尝试新事物,在父亲的鼓励下能学到更多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变得不那么害怕失败和挫折,你就能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爸爸很忙,无法全职参与带娃怎么办?
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和育儿知识的普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父亲参与到孩子的抚养中来。他们不仅关注孩子的成长,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参与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教育。
然而,即便如此,参与抚养孩子的父亲仍然很少,因为在我们国家,大多数父亲仍然要承担起赚钱养家的角色,抽不出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
儿童教育专家指出:陪伴孩子不在于时间,而在于质量。
所以,爸爸们工作忙,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也没关系。只要利用碎片化时间为孩子提供优质陪伴,也能与孩子建立深厚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写在最后】
《三字经》云:“子不教,父有过”。
这意味着如果孩子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那么这主要是父亲的错。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古代家庭,也适用于现代社会的每一个家庭。
因为从古至今,父亲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孩子需要父亲的指导、照顾和榜样。
#教育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