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咖啡馆成功案例:四川广汉市筱筱家咖啡馆8年经营秘诀与日营业额1.8万的背后故事
咖啡馆能下沉多远?
在五六线开店已经不再是什么稀罕事了。已经有人去“村”里开咖啡馆了。
有的已经开业8年,有的最高日杯量400+,日营业额达18000人。
对面是田野,周围都是农舍。这些乡村咖啡馆是怎么开的?
01
从大城市送来的牛奶
这家“乡村咖啡馆”已经开业8年了
在四川广汉市郊区,潇潇咖啡馆庆祝成立八周年。
这家店位于距市区六七公里的一个村庄。从大路拐进小路,才能看到木雕招牌。
周围是普通的乡村,对面是农田,咖啡馆看起来就像一个农家院。但一进去,你就会觉得这家隐藏在村里的店就像是一线城市的精品咖啡馆。
绿植、椅子、草坪、窗边的吧台、手写菜单搭配老式台灯,温馨有家的感觉;
店内主要销售经典咖啡,也制作少量特殊混合咖啡。产品售价20至40元,还出售餐食和甜品;
每种咖啡都有不同的杯子,牛奶是从成都送来的。早期,豆子是由国外的朋友邮寄的。后来我开始学着自己烤。
村里就开设了这样一家专业咖啡馆。有人来喝酒吗?
老板笑着说,她选择了靠近油菜花地的地点,“在村里开了一家咖啡馆”,吸引了大量游客野餐、郊游。
2013年,她厌倦了城市生活,选择回到家乡创业。乡村的房屋、庭院都是现成的,只需要装修一下就可以开业了。 “这是我的家,不管我赚多少钱,只要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就行。”她说。
开店过程中,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作为一名大学生,潇潇回到家乡创业,被媒体报道。咖啡馆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生意最好的时候,“顾客都会排队喝咖啡”。
来店里的很多顾客都是多年的老顾客了。成都有一对情侣,每次约会都专门来这家店。
02
每日最高成交额为人民币18,000元
“这是一个巨大的下沉虚空。”
在天津蓟县,文乐在乡村风景区附近开设了3家咖啡店,面积在60至70平方米。
有的开在民宿里,与民宿共享流量;其中一间位于西井峪民俗文化村,古朴的砖墙与时尚的咖啡形成强烈的对比。
罐罐咖啡主打经典款式,美式售价26元,拿铁30元左右。单店每天最高杯数400+,营业额可达18000元/天。
在Can Coffee之前,文乐已经在蓟州区开了一家吉昂吉咖啡馆,在市区做咖啡生意。
文乐将于2022年开始研究下沉市场的投资机会。在他看来,咖啡下沉市场存在一定的空白,而位于天津的蓟州区是一个绝佳的空白市场。
这里既有当地居民,也有大量游客。天津市几个区中,仅蓟州区就有1500万人次的游客。
文乐说,来到咖啡店的顾客大多是“对咖啡有强烈需求的游客”。为了精准捕捉这类人群,文乐在选址上花了不少心思。
他选择靠近一个有文艺气息的景点,并把它绑在了民宿上。在他看来,这两年民宿已经相当火爆,愿意入住民宿的顾客与喜爱咖啡的顾客重叠。
例如,Koku Coffee 就开在民宿里。文乐借用了民宿的露台,打造了“日落咖啡”的概念。很多游客都会在夕阳下打卡喝咖啡。
今年五一,文乐还计划开设第五、第六家分店,均为新店。一个计划开设在水库沿岸,面积约300平方米,另一个计划开设在户外野外豪华营地的一栋旧厂房内。 。
03
Country Cafe,顾客是谁?
听了他们的故事,我发现无论是广汉的小小家咖啡还是蓟州区的坑波咖啡,“乡村咖啡馆”其实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1、最大的用户群体是“习惯喝咖啡的城市游客”
潇潇说,虽然她在农村开的,但村里很少有人来喝咖啡。她的主要业务仍然是城市顾客+游客。
在美丽的田园风光中喝一杯咖啡,是乡村咖啡馆最大的用户场景。
城市里的游客对油菜花田有着天然的感情。春天,油菜花盛开,非常适合野餐。潇潇家咖啡对面还有一家草莓基地。没有座位的时候,顾客还可以去草莓基地采摘草莓。
至于从一开始就专注于游客业务的科丰咖啡,其客群几乎占80%的游客+20%的本地顾客。
2、维护城市客群,持续向农村引流
这两家店针对当地顾客的经营方式有所不同。
四年前,笑笑在市区开了一家分店,面积60多平方米,专门与市区老客户做生意。
文乐在天津市区开了一家吉昂吉咖啡店。通过吉昂吉的流量,也给开在乡村景区的可可咖啡带来了更丰富的客群。
事实上,所有城市顾客都有郊游的需求,都有机会成为乡村咖啡馆的消费者。
3、城市可以做特色款式,农村应该以经典款式为主。
乡村咖啡馆通常出售经典的意大利、美式和手冲菜肴。
不过,笑笑在城市开店时,考虑到城市消费者更加“时尚”,所以增加了调酒产品。
文乐的Ji Ang Kee会做出更多样化的特色混合,也会尝试与辣椒、西红柿等更有创意、独特的组合,这与地处乡村、主打经典咖啡的Koku Coffee完全不同。
原因是郊游的经历已经很丰富了。当人们走进乡村的咖啡馆时,他们想喝一杯简单的咖啡。城市咖啡馆的竞争更加激烈,人们对产品的丰富性和新颖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4
回老家开咖啡馆
会成为新的商机吗?
打开小红书,你会看到有很多像小小家、可可咖啡这样的乡村咖啡馆。
乡村咖啡馆的兴起,让人们看到了咖啡下沉市场的新方向。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提升乡村经济。现在的村庄与过去有很大不同,这可能会给咖啡企业家更多的机会。
但在农村卖咖啡,光有创意和专业还不够,还需要脚踏实地。
小小家和灿菜咖啡都在致力于“咖啡+”模式,即咖啡+餐/甜品业态。
在开店的过程中,笑笑观察到,很多来店里的消费者不仅仅满足于喝一杯咖啡。开车、旅行时的消费让他们想吃点东西填饱肚子,所以2022年之后,潇潇一家也开始卖饭了。
蓟州区科丰咖啡还将在店内推出咖啡+甜品组合,通过产品组合提高客单价。
而且与一线城市相比,下沉市场更适合消费升级,试错的灵活性更大,失败的成本可控。
下沉市场的步伐和市场反应的速度也都比较慢。 “村里开了一家咖啡馆”很快就会成为当地新闻。
本质上,乡村咖啡馆是下沉市场寻找下沉市场一二线城市客户的另一种选择,满足他们的咖啡场景需求。
曾在北京做过风险投资人、对品牌运营非常了解的文乐表示,他非常看好这个市场缺口,正在利用不同的门店来验证模式。
05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游客走进乡村景区喝咖啡或许是咖啡真正融入日常生活的体现,喝咖啡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咖啡走进大众,从来都不是三言两语的事情。它需要一杯一杯的产品,一件一件的储存,不断的尝试。
在乡村开咖啡馆也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