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888888
网站首页 关于乐橙真人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0-8888888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469号
邮箱: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北京交通大学课程思政系列:新媒体概论示范课程案例分享

发布时间:2024-12-17 00:36:13 点击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推动案例教学在学校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加强课程思政经验分享,改进课程思政教学。为提升质量,北京交通大学本科院推出了一系列思想政治课精品案例。

2022年1月,本科学院推介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思政课程示范课程和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近期,思政课程案例版块将陆续为您展示北京交通大学校级思政示范课程的风采。本期推出的是:2020年学校课程思想政治建设案例《新媒体概论》(课程负责人:黄飚文,教学团队成员:刘凯、李冰、颜启红) 、王靖宇、王小培)。

新媒体概论:网络社会与数字生存

完成:黄飚文、刘凯、李兵、严启红、王靖宇、王小培

审稿人:刘凯

课程及案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新媒体概论》

招生对象:传播学与网络新媒体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通过新媒体理论与实践学习,提高学生新媒体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拓展学生专业视野,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念,实现培养“卓越新闻2.0”人才的目标。课程内容包括新媒体发展史、新媒体与媒介研究、网络社会、数字经济、新媒体文化、新媒体政治、新媒体日常生活实践、新媒体前沿理论研究等。

该课程被评为2020年学校课程思想政治示范课。课程负责人:黄飚文,教学团队成员:刘凯、李冰、颜启红、王靖宇、王小培。

案例介绍:

《网络社会与数字生存》是《新媒体概论》中讲授的新媒体社会学的核心内容。处于整个课程的中间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网络社会的主要特征;网络社会的流动性;数字化生存的图景;数字化治理;对网络社会的反思与批判。

网络创业思维导图_创业思维案例分析_网络创业思维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转移方面:掌握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时空变化、社会结构;了解网络社会的流动性、数字生存、数字治理等相关理论;从数字鸿沟、隐私泄露、网络谣言等方面对网络社会进行研究。批评与反思。

2.能力培养:提高新媒体和网络社会相关理论水平,熟练运用理论分析和研究新媒体现象,提高学生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理性表达能力。

3.价值观塑造:通过对网络社会和数字生存的认识,引导他们树立主流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引导,从而构建积极的网络职业道德,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此外,这一阶段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道德品质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案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因素分析

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自诞生以来就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强烈的政治性和鲜明的实践性。因此,新闻传播学教学工作在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时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如图1所示,本课程的思想政治要素主要分为三类: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习近平新时代新闻舆论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责任使命、原则、任务要求、根本保障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看。讨论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新思想、新视角、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党的新闻理论。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互联网治理法律法规。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培育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严格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3、重大历史事件中媒体、记者与廉洁创新案例。介绍各国重要历史节点、重大事件,开发成教学案例。从全面脱贫攻坚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等案例入手,中美贸易战、香港问题,我们将在活动中深入解读新闻传播的专业问题,坚持正确导向。把课堂变成“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创新点:如图1所示,在横向维度上,本课程以思想政治要素为设计依据,以专题研讨为实施方式,培养学生真正从高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社会主义观。理论层面 核心价值观等理论精神真正实现润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在纵向维度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从课前阅读、活动回顾到课堂讲授、产品设计、课程考核的所有教学环节,形成“学—用—评”的教学闭环,避免了问题的产生思想政治课的“肤浅”和“两张皮”。

案例教学总体设计

(一)教学设计

总体思路:本课程遵循“案例导入——理论导入——自由讨论——深入剖析——翻转课堂”的方法,将网络社会理论教学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习近平新时代新闻公共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指导课程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课程学习的目的如图2所示。

网络创业思维案例_网络创业思维导图_创业思维案例分析

图2 思想政治教学总体设计

(二)教学实践

结合案例教学内容,详细描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思政课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和开展。

1. 案例介绍(15分钟)

教学方法:案例研究

创业思维案例分析_网络创业思维案例_网络创业思维导图

教学内容:从近期新媒体事件入手,引导学生关注当前新媒体社会的主要特征。本学期选课以北京冬奥会为例,每节课前都会更新最新赛事案例。

教学过程:让学生自由讨论观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区别,如因疫情无法到场观赛、开幕式的风格、比赛项目的差异等。 ,并逐渐引发直播技术等媒体相关话题。北京冬奥会的8K高清直播和猎豹、飞猫等高速捕捉摄像机都是媒体技术的巨大进步;感谢移动媒体,今天人们不再只是坐在电视机前,而是通过社交媒体收集信息在线观看,还可以随时发弹幕。社交媒体在 14 年前才刚刚兴起。

思想政治融合:结合冬奥会开幕式光影叙事、火炬点燃法、冰墩墩、谷爱凌、苏一鸣等故事讲述奥林匹克精神和为国争光的民族认同。

2.网络社会理论讲座(30分钟)

教学方式:多媒体讲座

教学内容:介绍荷兰社会学家范迪克的网络社会理论、《信息时代三部曲》作者曼努埃尔·卡斯特尔关于网络社会时空理论的网络社会理论,以及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的液体现代性等相关理论。

上述三位学者的观点都比较晦涩难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课堂上设计了自由讨论:我们如何看待大众社会和网络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原子和比特?

思政融合:引入网络社会和信息时代的相关理论,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培养信息时代的创新思维、社交网络的联结思维、学习中的虚拟体现。云思维。

3.数字生存与数字治理讨论(30分钟)

教学方式:小组讨论

教学内容:网络社会对人们影响最大的是尼葛洛庞帝的“数字生存”图景。数字生存是一种社会存在状态,即以数字形式出现的存在状态;它是一种生存方式,即应用数字技术,在数字空间中一种新的生活、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是在数字环境中发生的行为、经验和感受的总和。本环节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以下五个方面亲身体验数字化存在的状态。

(1)体验虚拟的存在状态:超越现实,实现自我;

(2)感受网络人际交往的魅力:说真话,注重过程;

(3)体验虚拟社区的真实感:另类的自我,真实的呈现;

(4)尝试新型情感沟通和体验:抛弃物质属性,重新学会爱;

(5)欣赏网络语言的各种形式:另类的语言表达、另类的存在体验。

讨论完数字化生存后,同学们受到启发,讨论如何进行数字化治理。

“数字治理”概念是指数字技术条件下,以政府为主导,平台、企业、社会组织、网络社区、网络社区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相关事务的制度安排和持续过程。公民个人。在数字治理的问题中,当涉及到网络舆情、公众讨论、媒体观看等问题时,很自然地融入了马来西亚新观等思想政治内容。

思想政治融合:实现数字治理,需要认识和运用好互联网。正如习总书记所说,要“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络舆论引导的时机、程度、效果,使网络空间清晰。”面对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习近平新时代新闻舆论思维。

4. 对互联网协会的批评(25分钟)

教学方式:多媒体短片+讨论

教学内容:在了解网络社会和数字生存的相关理论后,最后要求学生对网络社会进行批判和反思。课堂上将播放斯皮尔伯格的《少数派报告》、《她》、《人工智能》、《头号玩家》等电影片段,反思数字技术可能给社会带来的问题,并介绍数字鸿沟和隐私泄露问题。给学生。 、网络谣言等问题。

介绍完上述内容后,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批评和反思这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最后布置了题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谣言传播”,让学生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本堂课学到的理论进行分析,形成一篇短论文。

思想政治融合:当学生讨论数字鸿沟和隐私泄露时,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特别是在讨论网络谣言的成因和传播时,我们从《马来西亚新展望》引入了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通过对网络社会的反思,学生可以产生在喧嚣时代不被科技绑架的理性讨论和人文情怀。

(三)教学反思

一、教学效果

从课程作业和考试成绩来看,学生基本能够掌握网络社会和数字生存的相关知识。从教学评价反馈来看,学生普遍认为这种结合案例讨论的方式使理论学习更容易理解和深刻,同时也提供了认识网络治理的难度,特别是坚持指导的重要性。该课程不刻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引导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新闻理念,树立新媒体时代的理性人格。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2、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一,《网络社会与数字生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两节课的时间有点紧张。学生的讨论时间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超时。但如果刻意限制学生的讨论,问题没有解释清楚,就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其次,马新观等思想政治因素的融合比例和方式可以更加自然。三是思想政治效果难以量化评估。

3.改进想法

1)尝试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提前预习相关理论并在课堂上呈现。这样,整个课堂就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讨论,老师只做指导,可以解决讨论时挤掉讲课的问题。问题;

2)通过开发马新观特色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案例库,同时打通实践环节,解决时效性、思想性、专业性难以有机统一的思想政治融合问题。

3)加强教学团队对马来西亚新观、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史、传媒哲学等的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过去的

预计

网络创业思维案例_网络创业思维导图_创业思维案例分析

1.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1)| 《信号与系统》: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采样

2、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思政课融入列车调度指挥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3、课程优秀思政案例(3)| 《电磁场与电磁波》: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课程优秀思政案例(4)| 《会计原理》:解析京沪高铁报告激发爱路报国情怀

5、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5)| 《土壤力学》:一盘散沙的启示

6、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6)| 《机械原理》:制度自由度的计算

7、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7)| 《大学物理》:静电场中的导体

8.课程优秀思政案例(8)| 《无线通信基础》:回顾无线通信发展史,立志科技报国,成就事业伟大梦想

9.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9)| 《数据库系统原理》:家国情怀,全面发展

10.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10)| 《物流》:我国物流发展的辉煌历史——自豪与使命

11.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11)| 《经济学原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12.课程优秀思政案例(12)| 《供应链管理》:“啤酒游戏”课堂情景学习项目

13、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13)| 《交通装备》:新时代我国交通装备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4.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14)|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小故事和大原理

15.思想政治课程优秀案例(15)|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工科课堂思政课程教学设计

16.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16)| 《几何与代数(上)》:从行列式问题谈秦九韶

17.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十七)| 《生命中的生物学》:宿舍睡眠话题引发的制度信心讨论

18.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18)| 《建筑设计Ⅲ》:《建筑设计Ⅲ》课程的一横一纵、多点协同思想政治建设

19.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19)| 《知识产权法(一)》: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

20.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20)| 《大学英语预科一、二》:传递中国文化理念,塑造国际化人才信念

21.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21)| 《广告入门》:公益广告分析与策划

22.课程中优秀思政案例(22)|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之虚拟内存

23.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二十三)| 《体育一》:传承太极拳,坚定文化自信

24、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二十四)|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思政科教一体化并行接口平分教学设计

25.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二十五)| 《经典控制论》:润物细无声:经典控制论课程思想政治建设案例

26.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二十六)| 《操作系统(A)》:直面操作系统困境,鼓励自主可控责任

27.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二十七)| 《交通经济》:见证中国铁路发展,坚定交通强国雄心

28.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二十八)| 「交通组织」:交通网络及渠道

29.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二十九)| 《交通设计》: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的“交通设计”

30.课程优秀思想政治案例(三十)| 《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世界一流集装箱码头助力建设运输强国

31.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三十一)| 《钢结构设计原理》:茅以升精神在钢结构中的传承

32.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三十二)| 《环境工程概论(全英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设计与思考

33.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三十三)| 《轨道车辆设计》:高速列车车头造型设计与实现

34.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三十四)|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平均标准差控制图

35.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35)| 《无机与分析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入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

Copyright © 2002-2024 乐橙真人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07016787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