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清真糕点 2022年山东青州市委市政府推动大变化大提升大发展大跨越总体目标
仅仅过去了短短五个月
整个城市都能听到
他们都在说:
“青州的变化还真是大啊。”
干部作风更加“真”
2月12日,“青州干部大讲堂”开班。青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宏上台讲话。市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镇、街区、部门单位的“一把手”在台下聆听讲座。
为将“青州干部讲堂”打造成定期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青州市专门组建了一支由117人组成的宣传队伍。班子成员主要是镇、街道、部门负责同志。讲座内容围绕主要职责和主要业务展开。 “讲业务”、“讲政策”、“讲思路”、“讲方向”,主讲者都是市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镇、街区、部门的“一把手”。迄今为止,“青州干部大讲堂”已举办9届。与此同时,大部分乡镇、街道和许多部门单位也开设了各种“讲堂”,如“稷下学校”、“农村夜校”、“密水论坛”、“热线小课堂”、“市场监管”等。 “大讲堂”、“国土知识课堂”等一系列课程相继举办,创建“学习型”院校活动全面启动。
弘扬学习精神,采取实际行动。通过“干部讲堂”,大家互相学习经验、方法、技能,依托“讲堂”开展“大比武”。 “报告厅”真正成为青州市提高干部素质能力的“加油站”、干部教育培训的“金品牌”、青州争创一流的“助推器”。
产业正在“做强”
2月16日,青州市46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397亿元。项目涉及高端装备、文化旅游、医疗健康、重大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
青州市要求各项目单位争分夺秒抓进度、精心抓质量,促进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要求各级各部门真正做好“服务员”,有求必应、有困难就帮、有问题就解决,为项目建设创造最佳环境。全市1235名厅级以上干部担任服务企业专员,为1762家企业、118个项目提供精准可靠服务,落实惠企政策、精准排忧解难,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目前,青州市已有11个项目获批省级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102个项目立项为市重点项目。
5月,潍坊市投资促进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1-4月超3亿元大投资项目情况报告。青州市核准项目数、投资额、开工项目数在16个县市中排名第一。多项三项单项指标位居县市第一。
一个个企业在稳步发展中取得进步,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地生根,为青州这座千年古城的新崛起贡献了“工业力量”。
金融更加繁荣
今年,青州市提出“金融振兴城市”,让“金融水”精准灌溉实体经济,让金融成为青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通过实施“授信扩容”工程、修订银行考核评价办法、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极其明显的效果。一季度,青州市本外币贷款余额733.42亿元,比年初增加41.83亿元。贷款增幅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增长6.1%。各项存款余额1095.17亿元,比年初增加86.63亿元,增长8.6%。其中,人均存款首次突破9万元,达到91388元。
上市是最好的动力转化方式,上市是最好的转型升级方式。青州市全面构建上市支持体系,初步形成“企业努力上市、政府帮助上市、社会推动上市”的共识。为此,青州市成立了企业上市工作专班,形成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解决企业上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一企一策”,制定上市方案,实施部门跟踪保障,为开心股份、亚泰机械等签约上市公司召开专题协调会3次,解决了10余起问题。问题。 4月13日,潍坊雷腾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开元证券江苏分公司举行上市合作签约仪式。截至目前,青州市已有8家企业今年签约上市,总数将达到10多家。此外,青州市还筛选了制造业、现代农业、畜牧业等重点行业的36家重点上市储备企业。并形成了“一批上市、一批申请、一批引导、一批储备”的梯队。
文化与旅游更加“融合”
目前,青州市已初步形成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资源深度融合共建共享的“青州模式”。新华社报道了青州市的做法。
一是实施机构整合,完善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青州市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选择旅游资源丰富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进行差异化改造,灵活设置服务信息公开、游客服务、特色文化服务等。展示和文化服务。创意产品、地方特产展示等功能区实现了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全覆盖,基本建立了“纵向联通、横向互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网络体系。
二是实施资源聚合,打造宜居宜行的窗口站。青州市投资逾100万元改造7200平方米游客服务中心,新增图书阅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文创产品销售、党建展厅等空间。同时,充分利用旅游数字服务系统,发布青州文化馆、图书馆、非遗工坊、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精准满足旅游群体需求。
三是实行功能整合,丰富主客共享产品供给。 “山”是古青州地区特有的吉祥动物。为弘扬“山”文化,春节期间,开发了铝艺、饰品等7种新文创产品,并在部分星级酒店、星级民宿、重点景区展示。 、销售,广受市民和游客欢迎。青州市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为历史文物、民间故事、风土人情等文化资源载体,通过演艺活动、展览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为游客提供多种优秀文化产品。依托青州古城5A级旅游景区,景区定期演出4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均每年演出700余场,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青州特色文化。通过在景区、民宿、酒店推行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了云门隐民宿书店、杏花村景区书店、石青艺术酒店。同时实施“1+N”文化旅游演艺工程,引进天津“名人茶馆”队、安徽滁州演艺团等20余个演艺团体常驻演出。深挖历史资源,精心打造室内村史馆和室外壁画,涌现出王家莲村、井塘古村、赤涧村等一批特色文化旅游名村。
花更“红”
近日,山东省公布了第一批“山东好产品”名单,“青州花卉”成功上榜。
目前,作为全国花卉产业大本营,青州花卉种植面积已达13.1万亩,拥有花卉企业200家、花卉专业合作社300家、花卉专业村136个,花卉种植品种3000多个,年花卉交易额1200亿。
集中力量实施“科技促花卉”工程。青州市持续加大花卉创新研发投入,以科研开发支撑花卉龙头企业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目前,青州已有亚泰花卉院士工作站等9家研发机构,先后研发出“青州仙兰”、“花艺双汇”、“青州雪枫”、“云门素”等15个花卉新品种,实现了目标山东省兰花花卉育种取得突破,花卉苗木年产量突破6000万株。绿色圣兰实业、亚泰农业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涌现出来。此外,青州的清凉花苗快繁技术处于全国前列。兰花、明矾、火焰南天竹等已建立差异化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并投入批量生产。里格海棠在国内率先成功组织培养。 。青州多肉种苗繁育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多肉植物种苗和种源。多肉种苗占市场份额50%以上,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区域。
全力推动花卉电商产业发展。目前,青州市80%以上的花卉企业开展了电商直播,年线上交易额已达36亿元。天津宝莲灯、泰安北美冬青、唐山云竹等26个地区的特产花卉都在利用青州电商进行终端销售。为搭上电商直播快车,青州市依托青州花卉学院、潍坊职业农民学院、高宏花卉职业培训学校等三所机构,积极开展免费电商培训。该市每年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占花卉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多肉盆栽电商来源地。
“青州味”更“浓”
5月18日,青州市调理菜产业发展大会暨“快餐网”青州分公司上线暨调理菜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召开。全市近200家企业及相关部门齐聚一堂,共商行业发展大计。 “青州味”炒菜品牌开始走红。
作为全国首个调理菜产业互联网平台,“快药网”在青州设立分中心,必将为青州调理菜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云门酒业牵头成立了凉菜产业联盟,目前已有会员130余家。全面整合调理菜产业各方力量,培育领先品牌,做强产业集群。
青州调理菜产业具有广泛的基础优势,是潍坊乃至山东重要的果蔬供应基地。果蔬种植面积70万余亩,年产量280万吨以上。蔬菜中的胡萝卜、辣椒,水果中的银瓜、山楂、桃子、柿子等都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此外,青州民族特色和优势突出。有龙生糕点、森澳食品、木邦食品等十几家清真食品企业,数百家清真市场主体。各种清真糕点、小吃、牛羊肉制品等远近驰名。
为全面推动调理菜产业发展,青州市制定了年度计划和三年计划,出台了10项政策措施,将陆续开展调理菜产业14项重点行动,重点加强优质水果和蔬菜以及清真食品。两大特色产业将推动调理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2022年底实现调理菜全产业链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市场主体超过400家各种类型的准备好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