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入亚与EDG夺冠:电竞行业前景与挑战分析
电竞入选亚运会(以下简称“电竞进亚”)、EDG夺冠……近期,电竞圈接连传来好消息,有从业者大呼“ “玩游戏不再是真正工作的干扰。”从小圈子到主流大众,电竞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电子竞技尚未真正“破圈”,其整体盈利场景尚未真正展开。但随着电子竞技进入亚洲,这项运动的商业化可能性将更多地暴露在人们面前。
但当前电子竞技仍面临人才匮乏、青训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据《2020年全球电子竞技产业发展报告》披露的信息,当时,我国电子竞技从业者有5万人,人才缺口高达50万人。业内呼吁,在未成年人游戏监管趋严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电子竞技选手的培养选拔机制,防止人才梯队“枯竭”。
市场规模超千亿
电子竞技是一种以电子设备作为运动器材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竞赛。分为MOBA、射击、战术竞技和卡牌游戏。
其中,《英雄联盟》在2012年成为全球播放量最大的PC游戏,《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于2011年开始,2020年这项赛事在上海举行,吸引了超过6000名观众。本次赛事,来自韩国的DWG战队战胜了中国战队SN,获得了冠军。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今年EDG战胜来自韩国的DK战队才受到如此多的欢呼。
游戏行业评论员张树乐认为,电子竞技尚未真正破圈,其整体盈利场景尚未真正展开。但随着电子竞技进入亚洲,这项运动的商业化可能性将更多地暴露在人们面前。
2020年12月,电子竞技正式宣布成为杭州亚运会比赛项目。 2021年11月5日,2022年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特别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亚运会筹备工作的最新进展。杭州亚运会电子竞技设置首次公布。 《英雄联盟》、《王者荣耀》(亚运版)、《和平精英》(亚运版)、《炉石传说》、《刀塔2》、《梦幻三国2》、《街头霸王5》和《FIFA Online 4》入选。
与此同时,国际奥委会也在讨论电子竞技进入奥运会的可能性。电竞产业持续规范,电竞选手、电竞陪练教练等国家职业标准相继出台。
据悉,电子竞技涉及多个产业链,上游包括内容制作及授权、赛事执行、门票销售、内容传播,中游包括赛事参与、内容传播等衍生产业。
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研究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电子竞技整体市场规模近1500亿元,增速29.8%。其中,电竞生态(如赛事门票、周边、赞助、直播和陪练等)和移动电竞游戏的市场份额逐年增长,而端游电子竞技的市场份额逐年增长。 -体育赛事逐年减少。
报告指出,电竞用户的消费能力并不弱。其中28.6%的人个人月收入在5000-8000元之间,个人月消费集中在1001元-5000元之间,占比61.6%。
张树乐表示,目前电子竞技的商业化“确实只有在比赛直播中效果最好”,但即使在直播中,也没有实现更广泛的衍生品销售。他认为,电子竞技的商业化可以向球杆俱乐部学习,甚至可能在未来上市,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和业绩展示。电竞产业链从赛事到衍生品,仍处于蓝海状态。本质上,场景还没有开发出来,还有更多的商业前景和探索可能性。
盈利场景尚未开始
虽然电子竞技市场规模超过千亿,但与一些体育赛事类似,是一项前期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的“烧钱”生意。
EDG俱乐部主席吴立华曾谈到自己对电子竞技行业的看法,表示如果行业内没有“相对富有的个人投资者”,这个行业将很难起步。
电竞领域最知名的投资人是“王校长”王思聪。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9年,王思聪就涉足电子竞技领域,参与了脉投、云游控股、创梦世界等游戏公司的投资。此外,张康阳(苏宁集团名誉董事长张近东之子)、何猷君(澳门赌王何鸿燊之子)也是电竞领域知名的二代投资人。
除了这些热爱电子竞技的“富二代”之外,资本圈还看好这个行业吗?
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电竞行业研究报告》指出,2011年电竞投资持续火爆,并于2017年、2018年达到顶峰。随着电竞市场的洗牌和千博大战的结束, 2019年中国电竞资本市场整体投资热情大幅下降,投资金额仅为9.1亿元,同比下降下降91.3%。随着COVID-19疫情蔓延,电子竞技成为最早恢复线上并成功举办全球赛事的体育内容,带动了市场关注度和投资的回升。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增电子竞技相关企业超过3400家。 2021年1月以来,电竞领域累计发生融资事件37起,融资金额83.8亿元。 2021年1月以来,电竞领域累计发生融资事件37起,融资金额83.8亿元。
张树乐形容资本圈对电子竞技的态度是“想进入但不想第一个进入”。这并不是因为担心电子竞技“不务正业”的形象,而是因为这个行业目前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机会,而且仍然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
张树乐指出,电子竞技本身就具有很多商业变现的可能性。其最大的商业价值就是电竞产品的直接投放。从早期由硬件厂商全力支持的电子竞技赛事,到现在的电子竞技直接为其所依赖的游戏产品带来强大的影响力和粉丝粘性。我们可以看到电子竞技的广告效果;此外,直播是电子竞技比赛和电子竞技赛事最重要的传播渠道。电竞比赛直播是直播最初腾飞的跑道;电子竞技相关的手机已经成为继屏幕和摄像头之后的主要沟通渠道。 ,又一个能够强力洞察用户需求的存在。
面对如此广阔的蓝海,资本圈仍保持观望态度,不愿贸然成为“吃螃蟹”。
电子竞技是一项依赖游戏内容的运动,仅在游戏开发方面就面临诸多困难。张树乐表示,此类游戏的开发时间一般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原因是,为了保证游戏的平衡性,减少游戏中可利用的缺陷,游戏上线后需要做大量的测试工作,并需要不断的打补丁。
7月29日,中国音乐数字协会游戏工作委员会、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2021年1月至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1年1月至6月,中国游戏实际销售收入国内电子竞技市场规模720.61亿元。 ,同比增长0.17%,同比持平,略有增长。电竞用户规模为4.89亿,同比增长1.13%,增速也在放缓。主要原因是缺乏新的重量级电竞产品进入市场,我们目前依靠现有产品维持现状。报告认为,随着各地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市场环境的改善以及赛事影响力的扩大,电子竞技市场仍具有较为广阔的增长空间。
人才短缺吗?
与其他行业不同,电竞选手和观众都非常年轻。
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研究报告》指出,19-24岁的电子竞技用户占比54.1%。张树乐指出,电竞用户主要集中在Z世代(指90年代末至2010年代初出生的人)。
一位电子竞技从业者告诉记者,外界对电子竞技仍存在误解。有些人简单地将电子竞技等同于游戏,认为这是“不务正业”,这导致很多家长对此产生抵触情绪,不去做。我太愿意让我的孩子进入电竞行业了。再加上严格限制未成年人游戏的监管政策,未来电竞人才的培养问题亟待解决。
今年8月,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项史上“最严”监管政策明确规定,所有网络游戏公司只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每天20:00至21:00向未成年人提供一小时服务。其他时间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上述新政策规定是否会造成电竞人才缺口?
很多未成年玩家之前都参加过电子竞技俱乐部。不过,在最严格的防沉迷令出台后,不少电竞俱乐部纷纷表示,旗下选手必须年满18岁才能参加比赛。未来,国内电竞选手的年龄也将普遍跳过18岁线。一个玩家的职业生涯大概对应一个电竞游戏项目的生命周期,大概是10年左右。
对于未来电竞人才匮乏的焦虑,张树乐认为无需担心。他表示,电子竞技本身就是一项智力运动,是手指和大脑的舞蹈。它并不一定需要像其他传统运动一样从小开始。相反,更成熟的知识结构能够形成战略战术更迫切需要的全局观。因此,18岁之后开始电子竞技是没有问题的。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包括中国传媒大学在内的部分高校开设了电子竞技专业。此外,腾讯、趣玩网络等游戏公司还与浙江传媒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高校合作,共建电子竞技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