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古代糕点印板:传统纹案与吉祥美好生活的象征
摄影记者 肖浩
实习生颜瑞华
你在吃小糕点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它们上面的图案呢?现在这些图案大多是用机器印制的,但在古代,这些图案是用糕点印版印制的。中国古代糕点印版是古代糕点加工压印成型的专用工具。范围包括:月饼印版、年糕印版、蛋糕模具、糕点印模、巧果卡、年糕印版、金汤圆印版等。古代糕点印版曾经与人们的生活非常贴近。清朝以前,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不仅讲究粮食,而且讲究粮食的图案。传统的糕点印版传达了中国人民对美好、吉祥和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些温暖的木料上雕刻着花草、瓜果、龙凤……经过反复的冲压、捶打、层压,在糕点上雕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瞬间将糕点变成了小巧精致的艺术品,飘逸雅致。又美丽。
在武汉,有一位糕点印版收藏家,收藏了11000多块中国古代糕点印版,可以用来收藏。 6月下旬,记者走进收藏家吴江的龙吟古美工作室,感受一场中国点心文化的复兴。
采访中,吴江不止一次说道:“看到这些糕点印版,我仿佛回到了古代,与古人交谈。美丽的图案赋予食物一种仪式感,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糕点。”
从外行到内行用了21年
1976年出生的吴江,接触糕点印刷版已有21年。吴江的母亲是江浙人。从小她就带他吃过很多苏式糕点。除了味道鲜美之外,这些小巧精致的糕点,最让吴江印象深刻的就是上面的图案,“状元糕、吉地糕、梅花糕、海棠糕”糕……每一个图案都各不相同,赏心悦目。 ”。
后来去北京出差,去潘家园时看到了山东巧果木卡糕点印版。那精美的八宝图案顿时引起了吴江的注意。 “当时我也是门外汉,觉得雕刻很漂亮,就毫不犹豫地买了。”
买了之后,吴江想了解一下上面的图案,打算买书研究一下,却发现基本没有相关的书籍。他越看这些图案越是着迷,“这些印版上的民间谚语和神话故事代表什么?我该在什么季节使用它们,为什么样的人使用?于是我就陷入了困境。”决定把收集糕点印刷版作为一项主要爱好。”
中国点心具有仪式感,体现了时代背景和智慧。
在吴江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了各种糕点印刷版。时间长了,由于人们的长期使用和爱抚,这些糕点印版的表面都包裹着一层厚厚的涂层。包浆反射着吉祥之光,散发出温暖祥和的光芒,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些久远的时光……
“走遍全国这么多年,我发现中国古代糕点印版中的吉祥图案是比较独特的民间艺术。制作糕点印版的工匠们将古语“物必以图饰, “图必有意”,“言必有心,意必吉祥”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态度在树木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是民间智慧通过民间艺术的集中体现,也是古代艺术的大众性、多样性、专业性等特点的艺术表现。吴江告诉记者,“吉祥图案的主题可以概括为祈福、纳吉、祈寿、祭祀、庆贺、谚语等。从民间传说的角度来看,许多传统吉祥图案也被称为“一吉祥话一图案”,如:和合二仙、状元吉帝、嫦娥奔月、龙凤现身等。 。吉祥,仙鹿抱枝,天官赐福,福禄寿,八仙生日,鲤鱼化龙,吉祥喜庆有余,麒麟送子,魁星斗,四大天王,连升三级等等……这样的吉祥图案图案主题无不体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朴实、真善美的心情。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们的生活,通过运用“转喻”、“类比”、“双关”、“象征”等反映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其他信件。表现手法将传统“图案”与“吉祥文字”完美结合,体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对生活的不懈追求。 ”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物质水平发展到很高的今天,我们对吃、对食物有了新的认识。中国传统的模具,传达了数百年来人们对美好吉祥生活的追求。”
当被问及吴江为何如此喜爱这些糕点印版时,他说:“收藏的过程可以给人以启发,让人感到幸福和快乐。通过对古代糕点印版的收藏和欣赏,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吉祥。” ”。图案是民间滋养的审美沃土,应该积极探索、收集、唤醒、研究、分享,然后通过元素的设计和应用,给人们带来远古的感觉。艺术元素的滋养或治愈。更重要的是,它给人以灵感、幸福和快乐。我们现在从事的工作就是帮助艺术品、器物、古玩、古器皿中的吉祥图案和古美。设计、寻找和解释它们的序列和再生。探索这种吉祥图案,发现巧妙的古代之美,是我最重要的职责。”
当记者问到哪个糕点印版最值钱时,吴江告诉记者,“在我心里,这11000块都是无价之宝。这些都是我21年来的心血。没有人是最有价值的。因为它们都是价值不菲的东西,而且我还没有卖掉,所以很多人一开始并不看好收藏这种冷门物品,因为它不像收藏字画、瓷器、珠子、鼻烟壶,它可以立即变现。然而,我始终相信,时间可以买回东西。古人有云:藏宝以待老人。现在我提前了,我享受这些糕点印版给我带来的快乐……”
致敬瓦尔达女士,中国的东西终于回归东方
采访中,吴江向记者展示了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他小心翼翼地戴上手套,拿出照片。这张照片是第 90 届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阿涅斯·瓦尔达 (Agnès Varda) 拍摄的。他的手部照片,照片内容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古代糕点印版师工作时的高清照片。
照片中,一名身材略瘦的工匠,光着上身,正在专心制作这块蛋糕印版。谈起这张照片的来历,吴江说:“20世纪50年代,他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担任中国政府官员。作为代表团的正式成员,她受邀来中国拍摄了一张照片。” 2012年,瓦尔达导演受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湖北美术馆邀请来中国展出他的影像作品,无意中发现了这张照片。当我参观艺术时当时我非常兴奋,立刻就和这张照片合影,想买下来,但我联系不上瓦尔达,但我一直把这件事记在心里。”
2018年,吴江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纽约一家画廊机构。作为一名中国古代糕点印版收藏家,他联系了瓦尔达女士,并得到了瓦尔达女士的支持。瓦尔达在回复吴江时写道:“由于这张照片是在周总理的影响下拍摄的,我受邀到中国拍摄这张照片。我也希望这张照片能够回到东方国家,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你在做这方面的收藏和研究,我相信你可以通过保存它来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价值,所以我会给你这张原图。”
吴江有些遗憾地说:“不过很遗憾的是,第二年,2019年3月29日,瓦尔达女士在巴黎去世,享年90岁。但我很感动,也很感谢瓦尔达导演。谢谢你无边的爱让我珍惜如此珍贵的形象。”
一个人玩得开心不如和大家一起玩得开心。未来我想打造文化IP。
采访中,记者惊叹于如此多的糕点印刷版,并听吴江介绍。他说:“这些糕点印刷版可以自己‘喝水’。这些木材需要保持稳定的空气湿度,而且这里的室温必须常年保持在26度,而且没有可见光。这就要求人们定期对其进行维修,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吴江开玩笑说:“这些年我的口袋已经空了,除了钱什么都没有,日常开支都扔给他们了。”
通过这些年以糕点印版吉祥图案为主题的田野调查、收藏、鉴赏、设计研究和元素分享,吴江了解了古代糕点印版从何而来、如何发展、如何分布以及民间流传。传统。 、制作风格、吉祥图案、谚语含义等一一界定、解读,并专门研究。
吴江告诉记者,“这两年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一个人玩不如一起玩’。”从去年开始,我想做一些独特的研究,将糕点印版上的图案数字化,自动提取后,我们会做一些基因研究,并与其他学科分享,现在中国元素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品牌使用。国潮已经流行起来,我希望通过我所做的事情,能够创造出更多有生命力的文化IP。
采访最后,吴江感慨道:“好的东西一定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力,需要等待它的价值回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承载着万千人的糕点印章中国多年的“家庭文化”将会重新焕发它的社会价值和商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