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ing Fit创始人徐志岩:24小时智能健身房品牌融资3.5亿,引领新商业时代
关注新商业时代,寻找下一个王兴、程维、张一鸣,请查看《创业100位未来领袖》。本文为第94期报道,受访者为Liking Fit创始人兼CEO许志言。
喜欢健身成立于2016年,是24小时智能健身品牌。目前覆盖100个城市,共200家门店。
1月15日,刚刚推出两年的24小时智能健身品牌Liking Fit宣布获得B轮和C轮两轮融资。C轮由光控中盈领投,方和资本、光速资本跟投,合计3亿元人民币。
B轮领投方为方和资本,前两轮投资方为同创伟业、中鲁资本、光速创投等,投资金额为5000万元。
两轮融资总额达3.5亿元,成为健身行业最大的融资项目。
不过,对于创始人许志言来说,这并不是他第一次经历这样的资本运作。用他的话说,“我也是一个烧钱的人”。
Liking Fit智能健身房是许志言及其团队改造的产品。该公司上一次获得广泛关注是在2015年,当时该项目名为“好厨师”,专注于专业厨师上门做饭。
是的,好厨子就是当年O2O浪潮中的一员,顺势获得了超过9000万元的总投资。不到两年时间,只剩下2000万。
据许志言回忆,那一年,太多的媒体曝光和活动,让人膨胀得几乎失去了理智。团队、财务、管理和期望都失调了。
“现在想来,当时所谓的辉煌都是无稽之谈,赚不到钱也没用。”
大多数O2O项目未能进入B轮,接下来是残酷的洗牌期。账户余额突破2000万转型的许志言对金融有了新的认识,这就是今天Liking Fit的创立初衷。
与如今市场上常见的精英创业者不同,许志言的创业故事有着浓浓的“古灵精怪”色彩。许志言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郊区。尽管他仍是90后,但他却拥有近十年的社会工作经验。
早在初中六年级的时候,他就在一次长跑比赛中获得了全市第一名。随后他被带到青岛体校练习自行车,并晋升为北京队,直至成为国家级运动员。
2008年奥运会也是全民健身热潮。恰巧那一年,许志言从北京队退役,短暂地开了一家健身房。那是他第一次接触健身。
不幸的是,随着奥运会的闭幕,健身热潮很快就结束了。由于传统的盈利模式,许志言的健身房很快就支撑不住了,他也从石景山搬到了西二旗。
西二旗是百度总部,许志言的新邻居恰好在百度工作。这位邻居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带领他进入互联网圈的人。
2009年,在热心邻居的介绍下,许志言到一家团购网站做销售员。他强大的销售基因和本地推广执行能力也是从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
随后几年,他频繁在互联网公司跳槽。 2012年,年仅20岁的他就走上了管理岗位,管理着数十名员工。
许志言真正接触O2O是在他加入易加捷创始团队时。
e家洁是一家提供上门家政服务的公司。他发现,每十份上门订单中有一半是做饭。在他当时看来,这是一个用户痛点。于是,他在2014年就出来做Good Chef项目。
那一年资本也很热情。中鲁资本迅速投资好厨,随后光速中国跟投两轮,总计500万美元。 2015年,同创伟业跟进投资,好厨子累计获得超过9000万元融资。
然后就是故事的开始了。
之所以花这么多篇幅介绍许志言的创业经历,是因为一个好厨师的失败给他留下了两个“病根”,深刻影响了今天的喜欢健身。
第一个根本原因正在变得极其低调。 2016年后,许志言开始拒绝媒体采访,专注于产品研发。扩张后的失败给了他巨大的挫败感。
许智言表示,从去年开始,新建健身房突然成为热门话题,很多新公司都在疯狂宣传自己的品牌。然而,已在全国70个城市开设140多家门店的Liking Fit却完全没有打广告。
原因之一是,当年的好厨师做了太多的PR,但最后转眼就消失了。
许志言说,当时,作为国内第一个厨师上门的项目,已经六次上央视了。除了国内各大媒体外,《好厨师》还被《纽约时报》、《环球时报》作为案例报道。
此外,好厨还联合阿里巴巴举办活动,连续15天在淘宝手机首页横幅曝光,平台导入订单量超过70万。
然而,最终什么也没有留下。随着O2O烧钱模式下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用户留存难度极大,好厨娘还是失败了,这给了他第二个病根。
第二个根本原因是对金钱的极度敏感。现在转型之后,许知言还得让财务部门告诉他,他的账户里每天有多少钱。
光速中国的潘翔是第一个投资好厨师的人,他对许志言的改变深有感触。
潘翔告诉创阳帮(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在创办Liking Fit之前,许志言是一位企业家,更注重本土推广和执行。他不会拘泥于细节,追求“快”,这很适合当时的互联网流量思维。
但由于竞争,补贴上花了太多钱。 2016年面临彻底转型后,许志言开始精心谋划,因为他希望走出“烧钱获取流量,再靠讲故事融资烧钱”的恶性循环。 。
正现金流成为许志言追求的新目标。
当时,光速中国联系了美国当地机构,邀请许志彦及其团队前往美国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访问。在美国,许志言看到了极其标准化的健身品牌,于是他重新燃起了对健身行业的兴趣。
回顾过去,许志言认为,促成从餐饮向健身转型的核心因素有两个:
1、健身需求更加明确,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业务;而家常菜更多的是故事和理念。
2、健身房是在地上的,总有收入,能赚钱。
喜欢健身自成立以来就给自己定位为24小时智能健身房。
用户通过一个App即可完成购卡、购课、预约上课、数据同步等功能。成为Liking Fit会员后,您可以通过免费的智能手环完成智能门禁、智能跑步机、智能健身房、淋浴等所有独立产品服务。
很多人可能会质疑,这个所谓的情报是否是融资的一个噱头?用户只是去健身房,需要智能吗?
面对这个问题,许志言举了跑步机的例子。
背景是Liking Fit 开发的跑步机。
几乎所有的健身房跑步机都配备了屏幕,因此用户可以在跑步时观看电视。然而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还在看电视呢?
许志言选择将互联网视频网站的SDK接入到Liking Fit的跑步机上,也避免了视频广告。这款跑步机配备了32英寸显示屏,甚至还内置了手机级别的4G内存。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想,跑步机需要4G内存做什么?是为了玩王者荣耀吗? ——这里许志言借用了特斯拉“硬件前端”的概念。
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社交场所,健身房已经成为“泡妞”的高成功场所。如今,Liking Fit的跑步机已经初步实现了社交功能。刷手环后,它可以向你推荐异性用户。
同时,他们还在测试全国马拉松功能,可以通过App推送,全国所有门店的跑步机用户都可以同时开始跑步比赛。
为了实现这种级别的交互功能,4G内存将发挥作用。这与特斯拉提前出售其汽车硬件性能,然后通过软件升级逐步解锁性能的做法是一样的。
许志言说,作为健身行业的外行,进入这个圈子后才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甚至有些公司通过出售设备和软件来赚钱。如果你把这个放在互联网上的任何一个B2C领域,肯定会有人立即全部免费。
正因为如此,像他这样来自互联网圈的“闯入者”才有了改造行业的机会。
对于用户来说,Liking Fit只有一款App,但公司内部管理实际上有8个App:分别对应跑步机、智能健身房、淋浴房、物联网系统、智能门禁AB门、体能测量仪器、私人训练终端。还有管理方面。
上述所有硬件功能都是通过App升级迭代的。
不过,Liking Fit归根结底还是一家健身房,收入是绕不开的核心指标。这也是许知言最关心的问题。
目前,Liking Fit在一线城市的直营和加盟场地大部分面积为500平方米。据说,根据计算,这是楼层效率最高的区域。
许志言告诉创阳帮(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健身房的业态决定了它是高密度的经营。 “密度”二字几乎囊括了这个行业所有的商业本质。
传统健身房受限于以销售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大多数健身房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然而,用户选择健身房的首要标准是“有多近”,而不是“有多大”。更大的面积并不能带来更多的用户,只会带来更多的租金,降低面积效率,进而增加销售压力。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逃跑事件发生。
力健身试水1.0版24小时健身房模式后,在上海复兴SOHO和凌空SOHO开设了两家直营示范店。
据官方数据,目前两家店每月可带来约25万元的收入。他们已经收回了投资,投资回报率超过50%。
这笔收入的前提是Liking Fit并没有将大量销售额用于本地推广。用户基本都是通过App来购卡,分为月度、季度、半年、年度四个级别。
他之所以有底气不卖绑定用户的三年卡、五年卡,是因为许志言希望通过智能健身房的模式,突破传统健身房的营收陷阱。
因为Liking Fit是一家小型健身房,除了打扫卫生外,其他员工都是共享区域。每家店的固定人工成本极低,因此盈亏平衡点约为600名会员。相比单店的辐射半径,达到600名会员很容易,所以不需要那么多销量。
当然,选址是一门学问,Liking Fit 不可能让每家店都盈利。据许志言介绍,目前单店盈利成功率在70%左右。不过,相比传统健身房用两家新店的预售来支撑一家亏损的老店,这种财务模式已经相当不错了。
截至2月,Liking Fit已覆盖100多个城市、200多家门店。其中,已开设门店140家,其中直营店10家。今年,为了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快开店速度,他们推出了新的合资模式。
投资一家Liking Fit新店一次性投资约300万元,从此即可成为Liking Fit的合作伙伴。 Liking Fit负责店铺的日常管理。合作伙伴只需投入资金,然后双方分享收益。
令人意外的是,许志言提出了“保本”策略——如果单店投资出现亏损,一定时间后将300万返还给投资者——此举也引起了健身行业的地震。
不过,许志言却显得十分自信。他声称,这个惊人的提议源于公司对其商业模式的信心。
这位死里逃生的企业家,现在最大的自信来自于经历失败后对金融的恐惧。
用许志言的话说,同样规模的健身房,Liking Fit单店投资为300万元,而传统健身房至少要600万元以上。之所以能够省下两倍的钱,是因为负责供应链的许志言基本上走遍了智能健身房里的所有SKU以及背后的供应商。
为了弄清楚一台跑步机要多少钱,他在山东省德州市宁晋县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解了当地的历史、人口、政府补贴,甚至钢材价格的波动情况,才做出了报价。真实成本价的估计。熟记于心。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句话用来形容今天的许知言再合适不过了。亲身经历了一次大泡沫之后,他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价值——能赚钱的公司才是最有价值的。
“我现在只想成为一家盈利的公司,不想在融资的时候站不稳脚跟。”
前沿科技领域